張偉春
【摘要】在語言知識中,詞匯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而獲得語言運用能力的關(guān)鍵是詞匯的學習。在很多的英語情景表達中,詞塊的運用對句子的形成是極為重要的,其能有效提升學生對英語表達的流利度和準確度。因此,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過程中運用詞塊教學是切實可行的,應當廣泛使用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本文主要通過對詞塊教學法進行分析,探究其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關(guān)鍵詞】詞塊教學;小學英語;詞匯教學
由于小學生正處在學習英語的初級階段,而使用詞塊教學法能讓學生可以通過詞塊的方式大量地積累單詞,并且背誦一些語法,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不斷地使用積累的單詞和語法,從而加深對這些語料的理解,進一步提高自身的詞匯積累量。因此,詞塊教學法能讓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加深對語法的理解,最終達成熟練使用的目的。
一、詞塊教學法實施的理論依據(jù)
所謂詞塊就是將單詞的功能和形式組合起來,且具有與語法和詞匯相同的特征。詞塊的構(gòu)成有動賓結(jié)構(gòu)、固定的短語等。最先提出詞匯組塊概念的是Becker,而詞塊理論是由CeCarrico和Nattinger提出的。通過相關(guān)研究,他們將人們通常以為的短語詞匯重新定義為長度不等的詞塊,并且認為詞塊是具備一定語用功能的詞匯復合物,具備約定俗成的特點。
第一,簡約主義原則。詞塊教學的結(jié)構(gòu)簡單,它與傳統(tǒng)語法講授法相比,更不注重詞塊內(nèi)部的語法規(guī)則,只強調(diào)其語用功能和交際功能,不用去分析一大堆語法規(guī)則,人為地把交際用的語言又分割成零散的東西,好像解剖一樣,弄得學生既要學習詞匯,又要記一大堆語法規(guī)則,不知道記哪個好。采用詞塊教學就因為不用去分析詞塊內(nèi)部的結(jié)構(gòu)和規(guī)則,只要詞塊有語用功能,能表達意思,能交際就行。采用詞塊教學法還能快速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
第二,遵循學生語言習得的天性。小學生普遍不具備系統(tǒng)的語法知識,他們只能根據(jù)外界的語言輸入不加分析的產(chǎn)出語言,然后才不斷地調(diào)整和修正自己的語言,最后獲得熟悉使用語言。采用詞塊教學能快速地提高學生習得英語詞匯的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第三,實用主義原則。語言是用來交際的,詞塊因為是以意群等來分和學習的,更強調(diào)其語用意義而非其語法意義,所以很多時候,詞塊本身就能表達比較完整的含義,如get out,feed the animals。
二、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詞塊教學措施
第一,老師在帶讀時以詞塊為單位(語群)進行停頓,培養(yǎng)以意群為語群的朗讀習慣。老師在范讀時要求學生用筆劃一下老師朗讀時停頓的語群,一個一個語群地劃或用筆圈,嘗試著按語群跟著老師讀。當然這要求學生熟悉需要掌握的基本的英語詞匯,而通過對基本詞匯的掌握,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詞塊的學習。例如,在人教版英語三年級上冊Look at me單元中,le's talk 部分教師可以這樣帶讀:Hi,Mike!Let's/make a puppet/.讓學生知道朗讀時在什么地方要停,包括Good morning、Close /your eyes等也是一樣。只要從一開始便要求你學生按詞塊朗讀,久而久之養(yǎng)成習慣后學生的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會大幅提。開始時一定要學生用筆標注詞塊,長期堅持,從量變到質(zhì)變。這就要求在進行小學英語聽力教學時,教師在使用詞塊教學法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對詞塊的分析和歸納,從而能有效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另外,詞塊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聽力教學中具備的優(yōu)勢,是在于對單詞的拓展,在鞏固學生基本單詞的基礎上對單詞進行擴充。
第二,創(chuàng)設真實有效的語境,使詞塊的意義顯性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在文中找出相對應的詞塊進行學習和記憶,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英語上冊第五單元Let's eat的Let's talk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這樣用筆劃語群can I/ have some water?/Can I /have some juice/,please?此外還可以讓學生根據(jù)對上下文的理解,在課文句子中將Smell the chicken,Make the cake,Eat the hot dog,Cut the bread等詞塊找出來進行整句試讀。這時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找出來的這幾組詞塊的組合搭配中,有些單詞是之前很熟悉的舊詞,可以讓他們以新詞換舊詞,擴大詞匯量,使得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得以提升。
第三,做一些詞匯替換練習。挖空學生已學過的詞塊讓學生做填充練習,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在講解英語詞匯時,應當先采取一系列有效探索練習幫助學生提高詞匯意識。例如,在講解到Let's eat like some…這樣的詞塊,用bread,milk,cake,rice等食物的單詞去做一些替換練習;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想到日常生活常見食物的單詞,如jam,egg,coke等等去替換。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形成一定的詞塊網(wǎng),將原有詞匯量進行擴充,從而形成一個大的詞塊網(wǎng),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單詞。另外,在進行探索詞匯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在其中的主體性,有效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愛思考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應當積極鼓勵學生,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詞塊的積極性,從而激發(fā)學生主動去學習生詞,并且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的能力,而學生在自我評價的過程中,能夠明確自身的缺點,從而不斷地補充自己和完善自己,最終使得學生進入一種發(fā)展進步的循環(huán)中。
第四,強化朗讀練習,嚴格要求背誦任務,做到“口到、心到、眼到、手到”,做到對所學詞塊爛熟于心,然后孰能生巧。提高詞塊的重復率。如老師開始,男生跟讀,然后女生跟讀,或者1組開始,2組跟讀,然后3組跟讀,帶著節(jié)拍讀,帶著韻律讀。如小學三年級上冊45頁的story time 中的句子就是這樣重復再重復,從而加深學生對語言的記憶。小學英語教師在詞匯教學中要以培養(yǎng)學生興趣為主,以詞塊為單位進行教學,為進一步保證學生能流利地使用新掌握的詞塊,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盡量給學生表現(xiàn)的機會,如指導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級英語上冊第三單元We love animals中,老師可以讓學生表演這些動物,如monkey,panda,rabbie,duck等,老師按語群發(fā)指令,如:act/like a monkey,act/like a panda 。老師發(fā)了幾遍指令后,試一下有沒有學生會這樣發(fā)指令的,一定要把發(fā)音準確這一標準扔掉。隨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進行發(fā)指令比賽。通過這鐘方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詞塊學習意識,并且能鞏固已經(jīng)學到的知識。完了,教師要及時地給予評定,盡量以表揚為主。通過這樣反復的強化訓練,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詞塊意識,讓學生體驗到其遠超于純粹記憶單詞的學習效果,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使用詞塊教學法,能讓學生通過詞塊學習對英語詞匯有更深刻的認知,從而幫助學生進行鞏固復習,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詞塊量。因此,使用詞塊教學法能有效幫助學生快速提升英語聽力水平和快速提高閱讀速度。
參考文獻:
[1]嚴淑萍.“詞塊”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甘肅教育,2016(18):109.
[2]周紅玉.詞塊教學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J].新智慧,2018(23):8.
[3]陶睿.詞塊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8(7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