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口語交際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的現(xiàn)實,建議教師從傾聽、表達、應對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口語交際 低段學生 能力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01A-0098-02
與傳統(tǒng)教材相比,部編版語文教材在口語交際的設計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關注普通話的學習與運用;注重讓學生在傾聽中把握交際要點,聽后能講出故事的大概;訓練學生認真傾聽,禮貌對話的交際禮儀;培養(yǎng)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與自信;注重口語交際與學生的生活相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語交際習慣,等等?;谝陨咸攸c,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就要改變傳統(tǒng)口語交際單篇教學的方式,從傾聽、表達、應對等方面優(yōu)化學生的口語交際學習過程,以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實施:
一、培養(yǎng)傾聽能力,奠定口語交際基礎
傾聽是表達與交際的基礎。沒有傾聽,也就很難與人有更好的交流。低年段學生可塑性非常強,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首先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從而為學生更好地進行口語交際活動奠定基礎。
(一)讓學生了解傾聽的重要性
心理學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心理,都是渴望談論自己、表現(xiàn)自我,渴望有人傾聽自己的講話。如果有人傾聽自己的講話,他們的反應就是積極的,從而鼓舞人的精神、培養(yǎng)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進人的社會適應能力。表現(xiàn)在學習階段,學會傾聽有助于學生開展人際交往、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等活動,能夠更好地學習和成長。教師只有讓學生明白傾聽的重要性,并且以身作則,尊重學生,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與發(fā)言,才能讓學生在平等的交流與互動中感受傾聽帶來的各種好處。
同時,我們也建議家長在家庭生活中,抓住機會就向孩子滲透傾聽的重要性,做到認真傾聽孩子的話并積極予以回應。如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體會認真傾聽的益處及不認真傾聽帶來的后果等,從而讓孩子切身體會到傾聽的重要性。
(二)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知道了傾聽的重要性以后,我們還要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傾聽方法。如讓學生認真傾聽,學會抓住關鍵詞語傾聽,傾聽時眼睛要看著別人,不要有其他肢體動作等。同時,在教學中最好能通過具體場景讓學生明白“傾聽完整”是指在傾聽別人發(fā)言的時候,不要隨便插話,一定要等別人說完以后,再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白プ£P鍵詞語傾聽”是指當別人的發(fā)言很長的時候,要能夠抓住其中的關鍵詞,以便能夠更好地理解傾聽的內容。
如在《聽故事,講故事》的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運用學到的傾聽方法先認真聽故事;在聽故事的時候,為了便于自己講故事,可以借助圖畫來記住故事內容;在講故事的時候,再把自己在聽故事的時候記住的畫面連起來講一講就可以了。這樣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聽是講的基礎,講是聽的提升。
(三)讓傾聽融入學生生活
要想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就不能僅僅依賴于課堂上的口語交際課。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師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傾聽能力,同時,要拓寬傾聽渠道,如鼓勵學生之間互相說說身邊的趣事或生活學習中的煩惱,多聽廣播、故事、新聞等,讓學生在生活中樹立善于傾聽的意識,并且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傾聽能力。
二、培養(yǎng)表達能力,奠定交流溝通基礎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傾聽是基礎,落腳點是交際,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表達與交流。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認真傾聽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從“交際”這個目標對學生進行各種訓練,讓學生敢說、會說,能清楚地說,從而為今后的良好交流溝通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創(chuàng)設交流情境,激發(fā)表達興趣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輕松、自如、活潑的情境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表達的積極性。基于這點認識,教師就可以通過趣味情境的營造來激發(fā)學生的表達興趣,提升口語交際教學質量。
如部編版語文一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小兔運南瓜”中配備了三幅插圖,其中第二幅插圖是個問號,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把這三幅插圖投影到大屏幕上,讓學生仔細觀察每幅圖,然后再用充滿趣味的語言對學生說:從第一幅圖中我們知道了小兔找到了一個南瓜,在第三幅圖中我們看到小兔已經把南瓜運到家里了,那么,小兔是用什么方法運南瓜的呢?大膽發(fā)揮你的想象力,想一想、說一說吧!在這充滿趣味性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增,能把自己的想法盡情地表達出來,促進了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二)采取多種形式,豐富表達內容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除了常規(guī)的創(chuàng)設情境、借助圖畫等方法,教師還可以采取直觀演示、動手實踐、說做結合等方式來調動學生參與口語交際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表達。
如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做手工”這一口語交際的主要要求是讓學生能夠把自己做手工的過程說清楚,并且能夠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為了促進學生之間更好的交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以下三個方面的活動:一是讓學生向同伴介紹自己的手工作品,并說說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設計的。二是讓學生學會有序地表達。讓學生以圖畫、文字的形式把自己做手工的過程記錄下來:我做的手工是? ? ? ? ?。我先? ? ? ?,接著? ? ? ,然后? ? ? ?,最后? ? ? ?。哈哈,我的手工真是? ? ? ?。三是讓學生爭做“識記小能手”。在學生分享自己作品的時候,鼓勵學生認真傾聽其他學生是怎樣自制手工作品的,并能夠抓住一些關鍵詞語記憶,最后再試著復述出來。
(三)創(chuàng)設交際機會,提升溝通能力
在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交際內容的需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口語交際和表達的機會,從而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實踐過程中訓練表達技巧,提升表達能力。
如教學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打電話”這個口語交際內容時,可以創(chuàng)設多種打電話的情境“給老師打電話請假、約同學周末看電影,給爸爸打電話……”讓學生進行打電話的模擬表演,然后再鼓勵學生上臺表演相關的場景,并提出交際要求:做到“給別人打電話的時候,要先說自己是誰,沒聽清時,可以請對方重復”。這樣教學,為每個學生創(chuàng)設了充足的交際時間與機會,人人有事可做。
三、培養(yǎng)應對能力,奠定生活交際基礎
成功的口語交際教學,不僅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交際能力,還需要學生能夠有一定的應對能力。何謂“應對能力”呢?“應對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在傾聽別人發(fā)言的基礎上,能夠就這些發(fā)言進行快速反應。當然,應對能力的形成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形成的,需要教師在課堂和生活實踐中注重對學生進行訓練。
(一)在課堂上進行口語交際
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渠道,在口語交際課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口語交際的方法,注重口語交際在課堂中的落實,鼓勵學生積極應對,以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如教學部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長大了要做什么”這個口語交際內容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際,主要把自己長大了想做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做的原因說清楚。在學生進行交際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能夠根據其他學生的發(fā)言,給予有針對性的回應。在這個回應的過程中,教師還要充分以身作則,尊重學生的發(fā)言,鼓勵學生能夠客觀地把自己的想法與意見表達清楚。經常引領學生進行傾聽、表達與應對的實踐活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一定會得到質的提升。
(二)在生活中進行口語交際實踐
語文與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口語交際作為語文教材的組成部分之一,其最終目的是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服務。教師可以以學生熟悉的生活為原型,選擇適合學生進行口語交際的話題,比如“我是怎樣上網查資料的”“我家鄉(xiāng)的周邊環(huán)境”“今天的趣事”“向大家推薦一本讀物或者一種好吃的”等話題,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實踐活動。
綜上所述,在低段口語交際教學中,教師要認真揣摩教材的編排意圖,并從傾聽、表達、應對等方面予以學生具體的指導,在此基礎上,還要注重豐富口語交際活動的形式,以優(yōu)化學生的口語交際教學質量。
作者簡介:徐新(1979— ),女,廣西玉林人,大學本科學歷,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語文閱讀教學、作文教學。
(責編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