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麗
摘要:緊隨經濟發(fā)展腳步,經濟模式不斷完善,信息化手段逐步進入人們的生活,靈活運用于多個領域,并對于生產生活進程推動作用明顯。而體育教學是中職生素養(yǎng)培育的重點,在具備良好身體素質的條件下才能提升全面素養(yǎng)和能力。目前,信息化教學手段是所有教學的必要方式,中職體育也應該對信息化手段有效利用,一方面引導學生更完整地了解相關體育文化,拓展基本的體育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這樣的方法更好地帶領學生進行身體素質鍛煉。所以,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對于信息化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研究,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體育教學活動。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中職體育;課堂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12-0090
把信息化教學手段運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是對體育教學策略的提升改進,對教學過程的完善。但是一些教師在沒有深入了解之前片面地認為信息化教學的應用對于體育課來說意義不大,認為其在教學活動中沒有實際作用,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忽略了信息化手段。必須改變這種心態(tài),轉換角度對待問題,學習和了解信息化手段的具體應用并且不斷改進創(chuàng)新方式,利用它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給單一的教學體驗注入新鮮能量,引導學生進行體育鍛煉。下文就一些實際教學經驗與大家探討關于信息化手段的應用。
一、豐富教學資源
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習慣性地教給孩子們如何運動,老套地講述與運動有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與運動相關的技能,讓學生能夠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獲得參與感,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但實際上總結學生體育教學經歷,這些固定化的教學內容在學生之前的體育學習時就已經能大致掌握,對于運用也比較熟悉,所以體育教師對其進行重復講述,很多時候只是在浪費時間,體育教師本身的存在感也會降低。學生對于體育課的重視程度也會下降,逐漸忽略體育課堂,導致教師對于課堂紀律與課堂進程失去控制。此時,將信息化手段引進體育教學就顯得尤其重要,能夠讓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在單一的身體運動層面增添多元化的體育資源,并進行有效的數據分析。把網絡共享資源同步到教學活動中,也可以挖掘一些孩子能夠輕松理解的短視頻、圖片或者音頻讓學生自學,在過程中他們能夠控制播放速度,對于重點內容重復觀看等。教師也可以搜集整理一些信息材料,讓學生從創(chuàng)新性的體育教學中獲取新的知識和課程體驗。
例如,在學習“籃球運動”的時候,可以剪輯一些NBA籃球比賽視頻,讓學生感受一下這熱血沸騰的瞬間。
二、提升教學效率教育質量
體育教學對于學生運動技能學習有一定的要求,而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需要通過教師精練的語言講述,再通過自身示范引導對所涉及的技巧進行分解剖析,而問題在于單純的內容講解不夠立體形象,對于細節(jié)內容不能夠直觀表達。在動作示范時,想要學生能夠看清楚動作細節(jié),就要重復講解重復示范,這個過程對于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要求很高,既要保證動作的規(guī)范性,也要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但是這樣一來,課堂利用效率明顯降低了。在對一些高難度體育運動技術動作演示時,例如騰空翻轉等瞬時動作,利用信息影像把復雜瞬變的動作以慢鏡頭或者畫面定格等方式展現,就會讓學生清晰明了地理解技巧要點。
例如,“運動性傷病的預防措施”學習時,把正確的運動傷病解決辦法和醫(yī)護措施視頻分享給每一個學生,讓他們仔細反復觀看。
三、完善評估和數據分析問題
必要的體育測試和教學評估是對學生體質素養(yǎng)掌握的重要手段,從這些固定的真實數據中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能夠及時進行針對性解決,避免問題堆積,時間長了產生更壞的影響。通過現代化先進的信息技術能夠更仔細地對學生動作進行分析檢測,把體測數據同體質要求標準對比,總結統計學生的優(yōu)劣勢。可以把具體動作錄像,再一幀幀細節(jié)講述,不斷發(fā)現問題,糾正錯誤,把學生引向正確的位置。
在考核時,信息技術手段能夠真實地記錄學生的體質水平,同時特殊軟件的應用,測評學生身體素質和包括評論心率、心理負荷等,對于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和對于各個學生的教育策略設計有很大幫助。
四、激發(fā)學生情感熱愛
體育教學一般情況下是教師示范動作,然后讓學生模仿動作,不斷重復練習直到動作與教師要求相近,這樣乏味的體育活動很難激發(fā)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學習效果也很差。因此,教師要學會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可行的教學模式,打破舊的單一授課束縛,從學生興趣激發(fā)方面入手,發(fā)展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好奇心,培養(yǎng)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運用更加直觀、視聽結合的多媒體教學手段,能夠使課堂學習質量上升。
例如,在學習“認識國球”這一章內容時,要求學生網上搜集資料主動理解與學習關于我國“國球”的有關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對于國家體育項目的熱愛和對國家文化的學習。
五、教師教學態(tài)度的轉變
體育教師對于信息化技術的正確認識影響著整個體育教學過程,只有深入了解信息技術,改正舊的不合適的教學態(tài)度,并且認真學習掌握信息技術,從教師本身提升,才能加強課堂體育教學質量。
體育學習不僅僅是課堂的娛樂,還要將它融入生活,貼合實際。而傳統的體育教學活動一直都重視學生體質素養(yǎng),關注學生的體育鍛煉能力、身體素質的培育,但是卻會忽略學生對于體育精神的理解感受以及情感價值的建立。體育精神的樹立能夠將日常體育教學層次上升,從實際的生活感受提高到情感理解,讓學生明白體育所代表的情緒精神,建設崇高的體育運動理念,從心底出發(fā)去感受熱愛運動。同時,多元化的教學體驗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知識。在中職體育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讓體育教學更加開放,對學生的培養(yǎng)更加有利。
參考文獻:
[1]王靜.信息化教學模式及信息化教學方法在有效課堂中的應用與研究[J].體育風尚,2017(2).
[2]張好強.信息化教學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7(17).
[3]王坦.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廣東省肇慶市封開縣中等職業(yè)學校52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