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欣
摘 要: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學是一種把學科知識與語言教學有效結合起來的教學理念,強調在研究學科知識的同時來獲取語言能力。ESP理論是以需求分析為前提的特殊用途英語教學理論。本文將CBI教學理念ESP需求理論進行對比分析,闡述了高職院校ESP教學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找到了CBI教學理念在高職院校ESP教學應用中的可行性,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研究視角。
關鍵詞:CBI教學理念;ESP教學;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
一、引言
為應對當今全球化競爭趨勢,高職英語教育需要培養(yǎng)出更多符合社會需求和市場需求的應用型和實用型的高素質人才。國內(nèi)高職高專院校近年來將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專門用途英語”以及需求分析理論引入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改革中,并掀起了一股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熱潮。但是,受師資力量有限、學生英語基礎薄弱、教學模式單一等諸多因素影響,高職院校ESP教學在教學理念、課程定位、教學模式與方法等方面存在著很多問題。為此,本文將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教學理念即“以專業(yè)學科內(nèi)容依托的教學理念”引入高職院校ESP教學改革中,分析CBI教學理念的內(nèi)涵與特征,找到CBI教學應用于ESP教學的可行性,期望能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供問題解決方案并開拓新的研究視角。
二、CBI教學理念與ESP需求分析理論概述
(一)CBI教學理念的含義與特征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也稱Content-based Approach)即內(nèi)容型教學法,是基于學科內(nèi)容進行外語教學的一種理念。這一理念最早在公元389年有圣奧古斯丁提出,他認為語言學習需要注重有意義的內(nèi)容學習。20世紀80年代,CBI在世界各地的EFL教學中被引入并廣泛應用。CBI教學理念提倡把語言學習和學科內(nèi)容的學習有效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既提高語言能力又增長學科知識的雙重目的。近年來,CBI教學理念得到了國內(nèi)外外語教學領域專家學者的一致認可,并普遍認為CBI教學理念顛覆了傳統(tǒng)的外語教學方法,將語言教學重心轉移到語言應用上來,這種教學理念必將成為新形勢下外語教學改革必然。
CBI有以下四個主要特征:第一,以學科知識為中心,將語言和學科內(nèi)容相結合學習。課堂內(nèi)容的組織以學科知識為核心,而并非語言的形式、功能、情景和技能的學習。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的獲得主要通過學習和操練特別的話題,如歷史、數(shù)學、醫(yī)學、商務、文化、政治、經(jīng)濟等。
第二,學生以原先積累的經(jīng)驗為基礎來學習和評價新的內(nèi)容信息(尤其是與自己的職業(yè)相關),而不是靠單純的語言學習來提高語言技能。
第三,學習內(nèi)容與學生的興趣和職業(yè)需要緊密相關而不是單純的學語言。在CBI理念下的教學過程中教學內(nèi)容和學習活動的組織符合學生的語言、認知、情感的需要,也符合學生語言水平、個人興趣和職業(yè)需要。
第四,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創(chuàng)建真實的交際環(huán)境,理解和傳遞有意義的信息。教學文本、光盤、錄音帶、視頻輔助的選擇主要來源于地道的以英語為母語的國家,原汁原味。教學內(nèi)容和學習活動主要圍繞理解和傳達有意義的信息,并以英語為工具在真實環(huán)境中完成真實的任務。
(二)ESP需求分析理論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即“專門用途英語”,指與某種特定職業(yè)或學科相關的英語,是根據(jù)學習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要而開設的英語課程(Hutchinson and Waters 1987)。1964年,M.A.K.Halliday,Angus McIntosh和Peter Strevens合著出版的《語言科學與語言教學》(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一書,首次闡述ESP理論,并主張要根據(jù)學習者的具體要求來決定教學目的和教學內(nèi)容。1987年,在《特殊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一書中,Tom Hutchinson和Alan Waters對ESP的概念進行了深化和發(fā)展,提出ESP不應該被視為一種特殊類型的語言或教學法,它也不只包括某一種特定的教材,它是一種基于學習者需求的語言教學和語言學習方法。
三、高職院校ESP教學現(xiàn)狀綜述
近年來,高職院校改革力度不斷加強,ESP教學也被廣泛引入各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中,但是收效甚微,總結起來,從高職院校ESP教學現(xiàn)狀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ESP課程定位不明確,教材缺乏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知識點的更新
目前,高職院校ESP課程缺乏統(tǒng)一的課程管理,大部分高職院校ESP課程還是將教學重點放在英語水平相對比較薄弱的學生基礎上,重基礎教學,輕ESP教學。ESP課程教學內(nèi)容無法采用真實語言材料,加上ESP課程教學材料有限,很多高職院校都將一本教材反復利用,沒有做到學科相關知識點的及時更新與補充。甚至有些高職院校ESP教學教材直接選用普通高職院校的基礎英語教材,無論是從教材的內(nèi)容還是從教材所選用的知識點、語言點的應用性來說,與學生所學專業(yè)聯(lián)系并不大,從而使得高職學生無法提高學習興趣,學習效率偏低。
(二)ESP教學理念守舊,教學方法單一
很多高職院校ESP教學理念就是“補差”,認為只要將學生遺漏的英語基礎補齊,能通過大學英語AB級或是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便是圓滿完成教學目標。殊不知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提高其聽說能力的實用性遠超過一張四級證書。ESP教學方法上仍較多采用語法翻譯法,忽視了文化因素和職業(yè)應用素質的教學,沒有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際運用能力,課堂缺乏趣味性,使得高職ESP教學處于一種“學生無力學,老師吃力教”的惡性循環(huán)模式中,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三)ESP教學師資力量匱乏,教學模式單一
大部分高職院校都開設有ESP課程,但實際執(zhí)行情況和課程目標差距較大,缺乏師資培訓,教學組織也不夠條理有序。而且高職高專ESP教學仍然不可避免地套用本科院校的教學模式,教學計劃參差不齊,還有相當于一部分學校將ESP課程設置為選修課,沒有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
四、CBI教學應用于高職院校ESP教學中的可行性
鑒于目前高職英語教學培養(yǎng)目標對應用性和實用性的高度要求,大量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已引入ESP教學。然而,高職院校ESP教學現(xiàn)狀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如果能找到CBI教學應用于高職院校ESP教學的可行性,將有助于解決問題,促進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改革與發(fā)展。
首先,CBI教學理念與ESP教學在“需求”上具有相溶性。高職院校ESP課程要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無論是教學大綱的制定還是教材的選擇或編寫,都要事先對學習者的需求進行實事求是的分析。CBI教學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符合不同學習者的特定需求,其課程設置、內(nèi)容編排及活動設計需充分考慮學習者的認知能力、語言水平、個人興趣和專業(yè)發(fā)展等方面的因素。這與ESP的“需求分析”不謀而合。
其次,CBI教學理念與ESP教學的教學目標與學習內(nèi)容上具有一致性。CBI教學以特定學科內(nèi)容為依托,將語言知識技能的掌握和學科知識緊密聯(lián)系。利用語言的工具性,在學科知識獲取的同時促進語言能力的提高。ESP課程是為了滿足學習者需要利用語言進行專業(yè)交流而設計的,是與某種特定職業(yè)或目的相關的英語教學,其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都與所涉及的特定學科專業(yè)知識相聯(lián)系。因此,CBI教學理念與ESP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是一致的,兩者完全可以融為一體。
最后,CBI教學理念與ESP教學在語言材料資源的選取上具有統(tǒng)一性。CBI教學要求使用“真實的語言材料”來獲取新信息,課程學習中所用到的核心材料,如課文及各種視聽材料等,均需從目標語言現(xiàn)實材料中選擇,確保學習任務在真實的語境中完成。而ESP教學一個顯著特征即為將詞句、語法、語篇等置于特定專業(yè)或職業(yè)相關活動中進行運用。ESP教學也強調教學資源必須是真實的專業(yè)語料,教學活動也需要模擬真實的職業(yè)情景。
五、結語
基于以上分析,CBI教學理念具有應用于高職院校ESP教學的巨大可行性,而且無論是CBI教學理念還是ESP教學都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形成體驗式、合作式、探索式等自主學習過程?;贑BI教學理念下的高職院校ESP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同時找到學生語言學習與專業(yè)知識信息獲取的有效結合點,從而找到高職院校ESP教學存在的諸多問題的解決方案,為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改革帶來新的視角與研究方法,推動我國高職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Halliday,M.A.K.,A.McIntosh and P.Strevens.The Linguistic Sciences and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Longman,1964.
[2]Hutchinson,T.& Waters,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M].NP: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Stryker S.&B. Leaver.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Education[M].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4]商偉霞.國內(nèi)高校CBI教學研究綜述[J].山東外語教學,2009(6):19-22.
[5]顧憶華.基于CBI教學理念的高職高專ESP教學模式探討[J].外國語文,2011(5):134-137.
[6]劉燕,謝杰.基于CBI教學理念的高職ESP課程定位及可行性分析[J].海外英語,2015(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