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教學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一直以來教師都難以攻破它,學生畏懼它,寫出來的文章缺少亮麗的語言包裝,不會吸引讀者。本文作者結合教學實踐,從“注重積累,為文章出彩奠定基礎;營造首尾,讓文章回味無窮;巧用修辭,讓文章有形有色;刻畫細節(jié),讓文章有血有肉”這四個方面來引導學生,讓他們的作文語言亮麗生輝。
關鍵詞:作文語言;亮麗生輝;作文教學
作文是用文字或口頭語言表達思想感情的活動,是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綜合訓練的重要方式。作文教學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又是難點,一直以來教師都想辦法攻破它,可結果都是不盡如人意。而大部分的學生對作文都產(chǎn)生畏懼心理,好不容易絞盡腦汁寫了一篇字數(shù)較長的文章,語言卻是平淡無味,不是記流水賬,就是詞不達意,無法吸引讀者??鬃釉唬骸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文章如果缺少了亮麗的語言包裝,再深刻的立意,也會顯得黯然失色??梢娨黄恼碌牧咙c是多么重要!那么,教師應該如何讓學生的作文語言亮麗起來呢?根據(jù)自身幾年來的教學經(jīng)驗,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注重積累,為文章出彩奠定基礎
沒有積累,不會學富五車;沒有積累,必然是井底之蛙;沒有積累,寫起作文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寫文章就像蓋房子,要先打好地基。這打好地基就是要積累豐富的語言。對于小學生來說語言的積累明顯不足,要想讓學生的作文語言出彩談何容易?那么教師就要指導學生平時做有心人,廣泛閱讀,而積累素材、廣泛閱讀正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薄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币虼私處熞獮閷W生創(chuàng)造閱讀條件,引導學生廣泛閱讀,多積累,為今后習作奠定基礎。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小學課本的資源。小學課本中許多經(jīng)典的文章都是圖文并茂,語句優(yōu)美,都是很好的寫作范文,教師要引導學生熟讀成誦,將書中的優(yōu)美句段慢慢內(nèi)化成自己的東西。其次,教師除了要引導學生從課本中積累知識還遠遠不夠,這只能是鳳毛麟角,更重要的必須借助課外閱讀。大量的課外讀物,內(nèi)容廣博,知識豐富,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是學生采擷知識的源泉。
近幾年來,我們學校開展了“五型多元”的閱讀活動,注重學生的閱讀,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就是這樣做的,根據(jù)課本每一單元的學習主題,一個月向學生推薦一本與主題相關的書籍。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做好以下三件事:一是做好“讀書筆記”;二是積累“精彩句段”,每天在課前做2至3分鐘輪流展示;三是寫“讀后感”,一段時間后在班級匯報交流。當然根據(jù)這個閱讀要求,要根據(jù)不同年級的特點向學生推薦一些童話、寓言、歷史故事、民間故事、科幻小說以及中外名篇名作等。經(jīng)過長期這樣的積累,學生閱讀面廣了,知識也豐富了,頭腦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教師在教學中再引導學生從書中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文章去,學生寫起作文就會得心應手,寫的文章自然也就亮麗起來。
二、 營造首尾,讓文章回味無窮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開頭在文章起著開篇布局的奠基作用,而一篇文章的開頭展現(xiàn)給讀者的是第一縷“陽光”,好的開頭就能激發(fā)讀者的興趣。而結尾是一篇文章的壓軸部分,同文章的開頭一樣是至關重要的。結尾巧妙,收束自然得體,能讓讀者感到余音繞梁,回味無窮。而部分同學在寫文章時虎頭蛇尾,這樣會大大影響整篇文章的整體效果。如果文章的結尾能緊扣開頭、首尾呼應;或重申觀點,再次點題;或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等等。那么結尾就是給讀者一道亮麗的“風景”,讓讀者意猶未盡。如一學生寫《讓》作文開頭寫道:“‘讓是什么?是公交車上一次善意的讓座,是被人誤解后也不計較的微笑,是處處以他人為先的舉動……‘讓其實很簡單,也很溫暖?!苯Y尾寫道:“讓,多么簡單的一個字,卻蘊含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讓,一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卻溫暖了一個人的心。讓,讓世界更美好!”這樣的開頭與結尾相呼應,更突出文章的中心,深化了主題,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此,教師要教給學生寫文章開頭與結尾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文章開頭可采用:1. 開門見山,直接入題。在文章一開頭就把要寫的事、人直截了當?shù)貙懗鰜?,讓人一看到就明確主題。如,一學生《我的理想》一文的開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當救死扶傷的醫(yī)生,有的人想當警察,有的人想當白衣天使……而我想當一名人民教師。2. 環(huán)境描寫,渲染氣氛。這樣文章的開頭是通過描寫與文章內(nèi)容有關的風景、場面等,渲染氣氛,烘托環(huán)境,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3. 巧設懸念,激發(fā)興趣。4. 倒敘開篇,引起回憶。把一件事情的結局或事情最重要的片段提到文章的開頭進行敘述,然后再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進行敘述。運用倒敘,可以激發(fā)讀者強烈的閱讀興趣。如一學生《難忘的一次演講比賽》一文開頭寫道:“‘耶,我終于成功了!我站在領獎臺上手中拿著獎狀,心里不禁歡呼著。回想著,這張獎狀凝聚著我所付出的努力……”5. 詩句俗語導入,順暢自然等等。
而文章結尾可采用:1. 首尾呼應,突出主旨。首尾呼應既讓文章的結構更完美,又讓文章的主題更加突出。2. 畫龍點睛,點明主題。在文章的結尾處寫出含義深刻的點睛之筆,突出主題,使讀者更加明白作者寫作的意圖。3. 總結全文,概括文意。用精煉的語言對文章進行總結,使讀者對文章有一個清晰而完整的認識。4. 戛然而止,引人深思。有的文章到后面詞意俱盡,水到渠成,便戛然而止,以不結為結,引人深思。5. 景物烘托,情景合一等等。
學生掌握了寫文章開頭與結尾的基本方法后,在平時的訓練中教師再精心引導學生寫好開頭與結尾,就會給文章增添無窮的魅力。
三、 巧用修辭,讓文章有形有色
一篇文章如果沒用修辭,讀起來平淡無味,就不會吸引讀者。巧用修辭手法,能讓文章有形有色。比喻用得好,語言更生動具體形象;擬人用得好,語言活靈活現(xiàn);排比用得妙,語言能增強氣勢;夸張用得好,烘托氣氛,引起聯(lián)想;引用名言名句可以使文章神采飛揚……比如,某學生寫《有趣的踢毽子比賽》一文中寫道:“我抬起右腳一踢,毽子就會在空中悠閑地翻著跟頭,身子搖搖擺擺地像仙女在空中翩翩起舞,那婀娜的舞姿怎能不讓人陶醉?然后就像一個不倒翁似的穩(wěn)穩(wěn)落下。我一見調皮的毽子又落下,急忙抬起右腳往上一踢……”這段文字巧妙運用比喻、擬人、反問的修辭手法把毽子寫“活”了,變成了有生命的事物,使句子更生動、形象,從而突出了“我”踢毽子時的有趣,也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一學生寫《春》一文這樣寫道:“春,來到樹上,小鳥悄悄飛上藍天,高聲唱道:‘春來啦!春來啦!春,來到草地上,小草懶洋洋地探出小腦袋,不悅地問:‘誰在外面嘰嘰喳喳?春,來到小河邊,小魚偷偷探出頭來,眼望藍天不解地問:‘是誰偷走了我的玻璃窗?”這段文字合理運用了排比、擬人的修辭手法,使文字鮮活靈動,富有情趣。再如一學生寫《關愛,無處不在》一文中寫道:“關愛是一縷春風,溫暖著每個人的心靈;關愛是一支火炬,照亮了每個人前進的道路;關愛是一個港灣,安撫著每個遠航而歸的人……在生活中,關愛無處不在?!边@段文字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來作為文章的開頭,使文章的節(jié)奏感加強,增強了氣勢,既點明了文章的題目,又引出了下文。
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文時,要讓學生學會巧用修辭,修辭用得好,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枯燥為生機,化腐朽為神奇,這樣的文章才會有形有色,有吸引力。
四、 刻畫細節(jié),讓文章有血有肉
作家李準曾經(jīng)說過:“沒有細節(jié)就不可能有藝術作品,真實的細節(jié)描寫是塑造人物,達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比藗円渤Uf:“細節(jié)決定成??!”一個人做任何事是否會成功,就要看他是否注重細節(jié)。而寫文章也一樣,一篇文章如果沒有細節(jié)描寫,就沒有生命力,就不會打動人。而成功的細節(jié)描寫往往是文章的點睛之筆,它能讓文章有血有肉。在小學作文里,部分學生即使到了五六年級寫的作文已經(jīng)條理清楚,語句通順,但是文章平淡無味,就像一潭死水,沒有活力,它的癥結就是沒有刻畫細節(jié)描寫。小學的教材里,大部分的文章都是寫人記事的文章。而寫人記事的文章更離不開細節(jié)的描寫,因為生動、具體、形象的描寫可以讓人“如見其人”“如歷其事”“如臨其境”,從而來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如一學生寫《難忘的一次體驗》一文時,剛開始沒把自己挑戰(zhàn)“鐵索橋”害怕的心理活動及怎樣戰(zhàn)勝困難的細節(jié)描寫出來,文章平淡無味,讀起來味如嚼蠟。后來,我引導學生要把他挑戰(zhàn)“鐵索橋”時的心理活動、神態(tài)、動作等細節(jié)刻畫出來,這樣文章才會出彩。最后,學生的文章就修改道:“馬上要挑戰(zhàn)‘鐵索橋了……但是走了大概10米的地方,我的手開始不停地發(fā)抖,雙腳也不聽使喚,身體不由自主地搖晃起來,我頓時緊張起來,心里好像有一面小鼓在咚咚地敲,心想:要是剛才沒在大家面前說大話,我就不挑戰(zhàn)了。我可不會游泳,萬一掉下去該怎么辦?我試著讓鐵索停下來,沒敢動。雙眼忍不住往下一看,天哪!這么高!我只覺心里一沉,握在鐵索的雙手都出汗了,雙腳就像灌滿了鉛一樣,怎么也提不起來了,哆嗦了一會兒。我慢慢地鎮(zhèn)定了情緒,知道開弓沒有回頭箭,于是深深吸了一口氣,鼓起勇氣繼續(xù)慢慢地往前挪,十米、九米、八米,勝利在望,五米、三米……一米,終于到對岸了!”當這位學生把挑戰(zhàn)“鐵索橋”的細節(jié)描寫細致地刻畫出來,一篇文章就鮮活起來,而且給人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
因此,細節(jié)是文章的生命,它決定一篇文章的成敗。有時一個動作,一句話語,一個眼神,都能真切地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質。教師在指導學生習作時要善于引導學生刻畫細節(jié),把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tài)、動作、心理活動及環(huán)境等描寫細致地描繪出來,這樣文章才會熠熠生輝。
五、 總結
總之,想讓學生的作文語言出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見效的,教師平時要培養(yǎng)學生多讀書,多積累,多思考,多練筆。在平時的作文訓練中,就必須要求學生在語言上精心錘煉推敲,掌握運用優(yōu)化語言的技巧,那么只要持之以恒,學生的作文語言一定會亮麗生輝。
參考文獻:
[1]陳瑾.作文語言如何出彩[J].漢語言文學研究,2008(4).
[2]楊加萍.作文語言如何出彩[J].語文教學與研究:讀寫天地,2015(7):68-69.
作者簡介:陳細蓉,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城關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