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軍
摘要:數學學科是一門抽象邏輯思維性很強的學科,需要學生的思維能力、計算能力、空間能力等多項能力。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無法滿足當代學生能力要求,因此,需要新型的教學模式以及新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從而來提高整體的課堂效率。其中,進行課堂小結是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是它很容易被一些教師忽略掉,它是幫助學生對于所學習的內容總結,有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因此,數學教師要在課堂結尾的時候做合理、適當的課堂總結,來幫助學生解決課堂困惑,改善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模式,從而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小結;困惑探析;應對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4-065-1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對一堂數學課的了解程度、對發(fā)展過程中所體現(xiàn)的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程度以及對于所學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取決于數學教師對于課堂一些重難點的總結。數學教師通過一些策略來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讓中學生能在教師的幫助下,把課堂的疑惑以及重點進行有效的總結,來加深學生的記憶和理解。久而久之,在教師的帶領下,學生對常見問題有一定的認識,學生的思維也會得到升華。下文,本人針對初中數學課堂小結中的困惑探析及應對策略展開討論,以供參考。
一、分組討論學習,提高學生積極性
在做課堂小結時,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讓學生自己來進行總結,從而達到課堂小結來解決疑惑的效果。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來表達自己對于問題的觀點和看法,在討論中總結出一套共同的結論。在小結時,主要增強小組的問題交流和學習合作,改變課堂教學中“教師講課,學生聽講”的單一的教學形式。通過小組討論學習,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主動的去探索知識,從而使不同程度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提高。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時候,數學教師可將學生進行小組分配,坐在一起的六名學生為一個小組,數學教師在小組里選定一名組長。當教師把課堂所學習的內容講完的時候,給學生七、八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小組之間互相說一說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內容,然后進行歸納和總結,同時每位成員把自己對于課堂中的困惑討論一下,小組內沒辦法解決的困惑記錄下來。最后,教師派小組組長進行發(fā)言,然后教師根據每個小組的困惑進行解答,再根據課堂的重難點進行總結。這樣一來,每個小組成員可以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可以提高每位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調動了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設置延伸性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教師可以采用延伸性問題來進行課堂小結。在一節(jié)數學課課尾的時候,中學生難免會覺得課堂單調沒有興趣,然后課堂上就可能會走神、犯困,使課堂效率比較低。這種方法在課末小結的時候,為學生提供一些與課堂相關的延伸性問題,激發(fā)學生探索的熱情,把課末小結作為聯(lián)系課堂內外的紐帶。讓學生根據課堂所學習的新知識運用到數學問題中,即可以讓學生很好的消化所學習的新知識,又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課堂效率。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的應用》的時候,當數學教師講完課堂學習內容時,然后在多媒體上展示本節(jié)課的延伸性問題。如:“一根長32厘米的繩子被折成一個直角三角形(RPQ),PQ=16厘米,∠P=90°求RQ的長度?(RQ為斜邊)”然后,給學生五分鐘的時間來做這個題。五分鐘之后,教師結合本節(jié)課的教學知識來講述這個題目,通過做題讓學生更加了解所學習的內容,達到小結的效果。
三、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小結,增加數學課堂趣味性
一節(jié)數學課所學知識過于理論性,會使數學課堂單調,從而使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數學教師可以在小結時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思維導圖。在小結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可以幫助數學教師更加全面系統(tǒng)的整合課堂知識,讓教師通過色彩的使用和線條變化,圖片選擇的美感,字體的使用等,來進行所學知識的總結,從而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調動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當講完初三上學期第一章的《特殊平行四邊形》時,數學教師可以用電腦提前制作一個顏色鮮艷的思維導圖的ppt。當講述完一張內容的時候,教師帶領學生根據思維導圖來進行所學內容的總結。最后,讓學生根據老師所制作的思維導圖,并結合自己的想法畫出來自己的思維導圖,并畫在筆記本上,在以后復習的時候用。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數學教師要組織好每一堂的課堂教學,關注班級里每名學生的學習情況,注重數學課堂的小結,調動學生的注意力,使課堂效率更加高效。同時,數學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貫徹以民主教學的教學思想,在課堂小結中解決學生課堂中困惑的數學問題,從而使學生對于課堂的所學內容達到高效的掌握效果,使中學生為高中數學打下良好的數學基礎,成為未來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關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實施[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5.
[2]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 [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青城中學,甘肅 蘭州 73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