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斌
摘 要: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良好的語感,為將來能夠用英語交流奠定基礎。英語閱讀在英語教學中是很重要的部分,能使學生具備廣泛地獲取信息的綜合素質,形成廣泛閱讀的愛好,提升學習的能力和開闊自己的眼界。文章著重探討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并對不合理之處進行反思。
關鍵詞: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反思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6-0130-02
目前的英語閱讀教學開展得不夠深入和廣泛,不能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普遍不高。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學觀念和方式的變革,英語教師應吸收新的觀念,不斷改善教學方式,在學生已經(jīng)掌握了較多單詞的基礎上,向他們提一些合理有趣的問題,還可以給學生講一些外國的歷史和名著,建議學生去了解和閱讀,進而讓學生形成對英語和閱讀的愛好,提高英語閱讀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基于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對英語閱讀教學的設計與反思進行探討。
一、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
1.重單詞教學,輕文本理解
一些英語教師的英語教學觀念有些偏差,只是簡單地認為小學英語就是單詞和句子的掌握,往往比較關注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和文章大意的理解,讓學生聽錄音跟讀、跟教師讀、全體齊讀、分小組讀、個人朗讀等,浪費了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卻不會給學生深入剖析文章,不會根據(jù)文章的特點對學生提出不同角度的問題。如此一來,學生的英語學習會停留在較低的水準,不會獨立分析和思考問題,不敢直接表明自己的看法。
2.教學方式落后
有些英語教師仍然堅持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不能及時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太過死板,教學方法太過無聊。而教師不重視閱讀教學方法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使得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講,導致課堂教學質量大打折扣。
3.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過分看重興趣
學習英語的目的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應用它,能跟英語國家的人交流,能看懂英語,能了解這個世界的方方面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旦學生對英語閱讀有興趣了,自然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去學好它。但是部分學校的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并不合理,只是流于表面,浮于形式。教師們過分地注重學生的興趣,設計了各種花里胡哨的活動,努力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想營造氛圍高漲的學習環(huán)境。可是,這樣的活動除了能一時吸引住學生的目光,實際上并無多大意義和效果。
英語語言的學習能讓學生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而閱讀能拓展學生的想象力,增長學生的見識。英語教師應該為實現(xiàn)這樣的教學效果添磚加瓦,貢獻力量,持續(xù)地跟隨時代要求的新興教育觀念,在實際教學中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上的反饋不斷地做調整,還要反思英語閱讀教學的設計和運用的可改進的地方。
二、英語閱讀教學設計
教師在設計英語閱讀課程內容時,一定要讓學生理解文章內容,并從文章中獲取信息。第一,文章背景介紹。文章背景介紹旨在讓學生提前了解故事發(fā)生的背景。這部分的設計應該根據(jù)學習內容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式,一般沒有必要呈現(xiàn)所有的生詞,只呈現(xiàn)那些對閱讀理解形成重大障礙的生詞即可,因為學生會在閱讀時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判斷出生詞的意思?;顒迎h(huán)節(jié)大概有問答、討論、小測驗、游戲等?;顒右婚_始,教師可先從標題和圖片入手,讓學生猜測文章主題,使學生初步了解文章內容。第二,學生閱讀環(huán)節(jié)。這部分是讓學生在閱讀時認識和把握重要的內容。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在英語閱讀時一邊讀一邊完成任務。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要讓學生有思考和理解的過程。教師一開始應該著重引導學生理解文章大意,至于提問最好在學生已經(jīng)看完文章的時候再進行。第三,思考交流環(huán)節(jié)。英語閱讀不僅能讓學生動口講英語,還能讓學生用英語互相交流和探討。在英語課堂上,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教師可以聯(lián)系所讀的故事,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進行討論,在課堂上講述類似的個人經(jīng)歷等。
三、英語閱讀教學反思
1.情境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主要以感性認知為主,且注意力容易被分散和轉移,因此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特點,創(chuàng)設合理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使其能夠主動地進入到知識學習中,通過積極參與,吸收、內化知識,實現(xiàn)教學目標。因為課本閱讀板塊大都是綜合練習,所以在進行閱讀教學的目標概覽時,教師最好把在前幾個板塊中教學的單詞和句子放在一個情境里,通過篇幅較小的文章再次展示給學生,起到讓學生復習鞏固的作用。
2.因材施教
由于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不同,性格特點也各不相同,因此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各有不同。教師應把握好這種差異,使英語閱讀教學活動的設計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例如,對于高年級的、英語水平較高的學生,教師就可以放開手讓他們去表演,去仿寫;對于低年級的、英語水平不高的學生,教師就要多培養(yǎng)他們的學生興趣,加深他們對文章大意的理解。學生一開始學習英語時,由于好奇心的驅使會比較專注于學習。但當學生學了兩三年以后,積極性可能會降低,原因在于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學習的需求會變,注意力會轉移。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課上多增加一些唱歌、跳舞、表演等娛樂性的因素,以激發(fā)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為之后的高難度英語閱讀奠基。而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單純的娛樂性因素已經(jīng)吸引不了他們了。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間接興趣,如教給學生日常交流的英語,培養(yǎng)學生課外英語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品味文章背后的深意。這樣,學生在不斷深入的學習中獲得了滿足感,就能維持對英語閱讀的好奇心和興趣。
3.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
閱讀材料是語言學習過程中極為重要的學習資源,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解讀,而且可以讓學生學習英語文章的內容、結構、手法等,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英語文章時的語感,從而集中精神和注意力去學習。因此,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應該充分考慮英語閱讀材料的可讀性和趣味性,看是否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還要考慮英語閱讀材料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閱讀難度過大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畏懼心理,不愿意深入探究。另外,生活化的閱讀材料更容易獲得學生的青睞,因此教師在選擇英語閱讀材料時應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材料,讓學生能夠利用閱讀過程中學到的知識進行交流和溝通。
4.開展信息化教學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刺激學生感官,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拓展學生閱讀面,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思維。因此,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轉變以教師為主體、以講單詞和語法為重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重點的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和更廣泛地進行英語閱讀。
四、結語
總之,英語學習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英語教師必須明確英語閱讀教學的目標,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并采取合理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沈婷婷.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反思[J].英語畫刊,2018(29).
[2]張萍.核心素養(yǎng)視角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探索[J].小學教學研究,2019(09).
[3]雷靜.論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策略[J].海外英語,2019(06).
[4]王勤.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效果提升的策略研究[J].內蒙古教育,2019(08).
[5]崔旸.小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S2).
[6]紀立付.情境教學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