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彥
摘 要:在教育方式不斷發(fā)展和完善的今天,需要對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的諸多弊端做出修改,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課堂就是新時代的教育理念,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往往是老師單方面的熱情高漲地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多數(shù)是被動地接受,使很多學生缺少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長期下去,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老師講過無數(shù)遍的知識還是不懂不明白,造成課堂效率低下,而生本教育則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自己主動去學習探究,自己獲得結論,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喚起對學習的熱情。課題名稱的解讀:生本教育是在家與改革下逐步發(fā)展完善出來的新型教育理念,是一種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生命為本”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的發(fā)揮人的生命的潛能和發(fā)展本能,最大可能的發(fā)揮自主的能動性,在自由的空間里盡情施展自己的才能,從而達到最大的自我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 數(shù)學教學 生本教學
引言
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正確看待教師和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上的主導地位,積極去響應新式教育模式,改革以往傳統(tǒng)的“師本教學”理念,在思想上真正做到“生本教學”的教學理念。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用實際行動去改變不良的現(xiàn)狀,大膽學習和研究各種新型教學方式,實現(xiàn)小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上的主導地位。本文就基于生本教學理念上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進行相應的討論與分析。
一、生本教學理念的具體意義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學理念主要以“師本教學”為主,重點強調教師是課堂上的講解,往往會忽略學生對教師所傳授內容的接受效果,在學生缺乏自身對課題內容的思考下,削減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本文重點提到的“生本教學”是時代不斷發(fā)展與改變之后的產物,它的主旨是,一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其中“生本教學”重點強調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導地位,與傳統(tǒng)的“師本教學”相比,它更提倡將知識切實落到每個學生的身上,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向出發(fā),讓學生真正的掌握每一個知識點。
二、生本教育在實踐教學中的具體操作策略
作為一名小學數(shù)學老師,如何在自己的課堂上實施生本教育呢?小學生年齡小,自主學習能力不強,很多事情都要依賴于老師家長完成,畢竟不像初中高中的學生那樣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來實施生本教育呢?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入手。
1.愛生才是生本教育的根本
一個老師只有從心里愛學生,喜歡學生,熱愛自己的教育事業(yè),才能真正地去實施生本教育,我們知道生本教育不同于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育,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而探究能力為主,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差,自控能力也差,也許在課堂上,他們會吵吵嚷嚷,會說了半天也所不到點子上,甚至會有學生趁老師趁同學不注意在下面玩耍打鬧,影響課堂紀律,有的老師面對這種情形,會心里覺得厭煩,覺得這樣的開放式課堂,亂糟糟的,影響了自己的教學,還不如自己講課來的痛快,課堂安靜不吵鬧,還井然有序,有的老師在實施了幾次之后,覺得沒有達到自己預期的效果,就干脆棄而不管了,毅然按照自己老方法來教學,殊不知,生本課堂不是一蹴而就,沒有捷徑可走的,不是十天半個月就可以看到效果的,而是要長期堅持,日積月累,厚積而薄發(fā),當你真正的堅持下來的時候,你會看到驚人的效果,就如荊老師的課堂,所以,我們必須要愛學生,對學生要有耐心和愛心,相信他們,我們就可以靜待花開。花開之日就為期不遠了。
2.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敢于放手,并真正依靠學生自主地學
剛開始實施“生本教育”,有些教師只是在形式上放開,而在實際操作時,總是擔心學生這沒學到,那沒學好,非要讓學生按照自己思維框架去學習,那就會束縛學生的手腳,壓制學生的學習天性,大大削弱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要在思想上完全放下包袱,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還給學生,這樣,學生才能有足夠的自主學習的空間去自由發(fā)揮,自由創(chuàng)造。記得有一次在六年級教學推導《圓的面積》時,我讓學生自己去推導,但又害怕學生推導不出來,學生在動手操作把一個圓剪成若干個小的扇形,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有一部分同學沒有發(fā)現(xiàn)長方形的長和寬與圓的周長和半徑的關系,當時我的心里就火急火燎的,害怕他們發(fā)現(xiàn)不了二者之間的關系,就忍不住一再提醒,后來課后一想,自己大可不必,也許再給孩子們三兩分鐘,他們就能自己推導出圓的公式了,就能用自己親自推導出來的公式去解決生活中各種與圓有關的數(shù)學問題了,從而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后來我總結經(jīng)驗,在教學有關圖形面積或體積公式的推導的時候,如,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推導以及圓柱圓錐的體積推導,我都盡可能地多給學生留一些時間,讓學生自主去探究,體驗公式推導的過程,哪怕是浪費一些時間,哪怕是完不成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相信經(jīng)過多次這樣的課堂訓練,學生的探究能力一定會有大大地提高。
3.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能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的教學情境
“生本教育”強調學生主動去學,但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會很自覺地、主動地去學習,這時,教師就要想辦法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創(chuàng)設適合的教學情境,是激發(fā)學生學習欲望的好辦法。因此,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激情氛圍,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需要,而且大大超出了學生的預期,讓學生懷著由驚奇所引起的理智上的震動向著知識的深入探索,以疑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從而引導學生在問題的導引下主動探索,獲取知識,增長能力。如在五年級《烙餅問題》,我以烙餅問題為載體,滲透統(tǒng)籌優(yōu)化的數(shù)學思想,圍繞怎樣烙餅才能盡快地吃上餅,點燃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因為好多學生在家里都見過自己的媽媽烙過餅,但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怎樣烙餅才能最快?我以烙三張餅作為教學突破點,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佳方案的意識,讓學生利用小圓片代替餅進行操作,經(jīng)歷了“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規(guī)律——建構數(shù)學模型”的過程。這節(jié)課讓學生通過簡單的事例,立足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借助學具操作,經(jīng)歷探索烙餅中數(shù)學知識的過程,逐步掌握烙餅的最佳方法,在解決問題中初步體會數(shù)學方法的應用價值,初步體會優(yōu)化思想。激情的課堂,有趣的形式,嚴格的要求,充分的信任,大膽的放手,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4.教師要高度尊重學生,多用欣賞的眼光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肯定
“生本教育”提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就是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因此作為老師,應該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并不斷地給予學生支持和鼓勵,讓學生感受和分享成功的喜悅,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這樣學生才會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像“太好了!”“棒極了!”“真讓人難以相信,你們會想出這么好的辦法來”等等這些激勵性的語言,教師要經(jīng)常掛在嘴邊。尤其時我們剛剛開始進行生本教育實驗,學生還沒有完全從過去的那種“師本”教育模式中走出來。老師的肯定和鼓勵對他們來說就是放開腳步主動前行的一種動力。學生只有在老師的激勵下,嘗試了成功的喜悅,學習愿望得到了滿足,學習的積極性才會日益高漲。千萬不能用粗暴的語言去傷害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的一句表演鼓勵的話語對學生來說就像三月的春風。
5.合理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現(xiàn)在普遍采取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于高年級的同學或者初高中學生來說,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很高,但對于小學中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老師需要精心設置,合理安排,首先小組的人數(shù)安排不要太多,一般四到六人就可以了,組員之間人員搭配要合理,好中差學生結合,不可全部是優(yōu)秀的學生,也不可全是學困生,而且組員之間分工要明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小組長,記錄員,歸納總結,負責發(fā)言的,都要一一明確,讓每一個同學都能真正參與進來,融入小組學習中來,在上學期的教學中,為了實施生本教育,我把全班五十五個同學分成了十一個小組,每個組的組員搭配合理,在小組之間開展競爭比賽,在每次單元測試結束后,在全班進行比賽,看哪個小組的成績最好,最優(yōu)者有獎,落后的小組則要面臨被解散,重新進行人員搭配,通過這種小組之間的競爭比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次測試結束后,落后的小組通常很失落很沮喪,他們不愿意自己的小組被解散,向我一再請求,再給他們一次機會,他們舍不得自己的小組,在共同的學習中,同學們之間已經(jīng)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們愿意共同努力,會爭取在下一次的測試中提高自己小組的學習成績,以后在課堂中你再去觀察這個小組,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會比以往的學習更認真更積極更投入,在下一次的測試中,他們的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所以在全班,在小組之間,在組員之間形成了你追我趕不甘落后的情形,每個小組都害怕自己的小組排在最后一名,害怕自己會拖小組的后腿。把小組合作學習真正的落到了實處,極大地調動了全班同學的學習積極性。
關于生本教育,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也許前面的路,我們看到的是一片荊棘,但穿過荊棘叢林,我們一定會看到鮮花盛開,長期堅持下去,我們的學生一定會化蛹成蝶,綻放自己的美麗,變成最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