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要想更好地落實“新課改”,一定要以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興趣為根本出發(fā)點,積極探索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和探討,首先簡要分析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價值,在此基礎上分析了學生學習興趣不夠濃厚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策略,以更有效地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習興趣;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在我國高度重視“教育公平”的新形勢下,如何更有效地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已經(jīng)受到了越來越高的重視。盡管從總體上來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與過去相比有了較大的進步,但小學生學習興趣仍然是重要的制約因素,對于落實“新課改”具有重要的影響,應當進行深入研究和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這就需要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以激發(fā)學生興趣為根本出發(fā)點,采取更具有系統(tǒng)性和多元化的方法和策略,最大限度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努力使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更高。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既要深刻認識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價值,也要對學習興趣不夠濃厚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并堅持問題導向,采取切實有效措施,積極推動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真正通過提升學習興趣推動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和水平的大幅度躍升。
一、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價值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由于小學生的特殊性,自主學習意識相對比較薄弱,特別是對于語文教學來說,要想使其取得更好成效,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方面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措施,使課堂教學取得更大的突破。通過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這其中至關重要的就是在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興趣的過程中,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和創(chuàng)新,比如通過強化小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就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并且要在打造民主環(huán)境方面取得突破,這對于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具有重要價值,因而可以推動課堂教學創(chuàng)新;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課堂教學更具有針對性,特別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為了能夠使40分鐘左右的時間得到有效利用,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至關重要,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使他們的注意力更具有持續(xù)性,比如教師在開展古詩詞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故事化”設計的方式,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學,必然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高漲,進而能夠使教學針對性更強;只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具有效能性,最主要的就是隨著學生學習興趣的不斷提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更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進而能夠使教學效能性更強,比如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分課堂”的方式進行,通過將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融入課堂教學當中,能夠使學生的參與意識得到提升,教師再通過有效的調(diào)節(jié)和調(diào)動,必然能夠使閱讀教學取得更大突破。
二、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原因
(一)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濃厚
對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來說,至關重要的就是要在營造濃厚的課堂教學氛圍方面下功夫,但目前一些教師還沒有對此給予高度重視,在營造課堂教學氛圍方面仍然存在諸多不到位的方面,成為導致學習興趣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有的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將“生活化”和“游戲化”教學方法應用其中,特別是沒有對漢字進行游戲化設計,而且在應用“漢字接龍”游戲應用Flash動畫等營造識字教學氛圍方面不夠到位,這就直接導致學生在識字的過程中興趣不夠濃厚。還有一些教師不注重大力推動“情境教學法”的創(chuàng)新性應用,比如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還沒有通過設計科學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特別是也沒有將“繪本”廣泛應用于閱讀教學當中等等,必然會制約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學生的興趣也無法得到有效的激發(fā)和調(diào)動。
(二)課堂教學形式缺乏創(chuàng)新
要想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說,就要大力推動教學形式創(chuàng)新,但目前一些教師在課堂教學方面教學形式過于單一以及缺乏吸引力的問題仍然比較突出。有的教師缺乏對學生課堂參與度的重視,特別是在構建科學的學生參與體系方面不夠到位,特別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相結合不夠到位,導致學生無法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因而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比較被動。有的教師不注重從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還沒有將“分類教學”科學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比如在提問環(huán)節(jié),沒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提問,問題的設計缺乏層次性,有的學生很輕松回答上來,有的學生則根本回答不上來,既不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三)課堂教學模式融合不足
有的教師還沒有將“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特別是運用多媒體PPT技術進行趣味化設計方面不夠到位,甚至很多多媒體PPT都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重復”設計,根本無法起到輔助教學的功能,學生的學習興趣必然無法得到有效激發(fā)。有的教師則不重視將“信其師、親其道”落實到課堂教學當中,由于缺乏良好的感情溝通,很多小學生甚至不愿意上語文課,激發(fā)小學生興趣也就無從談起。課堂教學模式融合不足,也表現(xiàn)為個別教師不重視對學生的有效激勵,特別是在評價的過程中缺乏針對性,而且在應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進行教學方面也不夠到位,比如有的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的過程中,還沒有運用信息技術積極構建語言描述情境、圖畫再現(xiàn)情境、實際生活情境、實物模擬情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等等。
三、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
(一)大力營造課堂氛圍
在開展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想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就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著眼于提升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努力在營造課堂教學氛圍方面實現(xiàn)新的更大的突破。這就需要教師要將“情境教學法”廣泛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最大限度地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還要重視“情境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的結合,努力使課堂氛圍更加深厚。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趣味識字教學法”作為重要的方法和策略,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找出與教學相關的“結合點”,并且通過有效融合來提升教學的趣味性,比如教學生認識“泡、飽、跑、抱、袍、炮”等漢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這些字與兒歌進行有效結合。還可以通過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游戲化”設計,讓學生參與到游戲中來,同樣可以有效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再以識字教學為例,除了要進行有針對性的漢字類游戲之外,還可以將“繪本”與識字教學進行有效結合。
(二)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
創(chuàng)新是進步的途徑。對于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來說,一定要對課堂形式進行科學設計,最大限度提升課堂教學的吸引力,并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要把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作為重要的教學形式,比如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要對課文進行深入講解之外,也可以將“小組合作探究”納入課堂教學當中,在對課堂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可以采取“分工”的方式,對于取得較好成效的小組可以給予一定的獎勵,進而激發(fā)學生參與小組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也要在打造暢所欲言的民主氛圍方面下功夫,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應當及時給予解答,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更加高度重視學生的想法。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也要更有效地發(fā)揮教師的引導性和啟發(fā)性作用,比如在進行提問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將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作為重點,因而應當采取“分類提問”的方法,根據(jù)不同學生的不同水平以及理解和接受能力設計問題,并在評價的過程中給予更多的激勵和肯定。
(三)積極構建融合模式
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是一項持續(xù)性、系統(tǒng)性的工程,因而必須更加重視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特別是要在融合創(chuàng)新方面下功夫,但目前一些教師在這方面還比較薄弱,需要在構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融合模式方面取得突破。要將“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科學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在開展課堂教學方面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PPT的功能進行趣味化設計,進而能夠更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通過在多媒體PPT中添加更多的Flash動畫、視頻以及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動畫片等等,可以使學生在愉快的環(huán)境下學習,必須能夠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要更加高度重視將“情感教育”融入課堂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帶著感情開展教學,使“信其師、親其道”得到有效落實,進而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要更加高度重視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建設,特別是要更多地運用“激勵式評價”,減少對學生的負面評價。要大力加強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的應用,比如在開展作文教學方面,老師可以收集更多的網(wǎng)絡資源,構建語言描述情境、圖畫再現(xiàn)情境、實際生活情境、實物模擬情境,并引導他們參與到課堂中來。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落實“新課改”的時代背景下,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說,一定要更加高度重視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才能使課堂教學更有效地開展,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和學習能力。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體情況來看,盡管絕大多數(shù)教師都能夠按照教學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制約因素,除了小學生自身原因之外,課堂教學氛圍不夠濃厚、課堂教學形式缺乏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融合不足也是其重要原因,需要引起教師重視。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著眼于更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采取更加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方法和課堂教學策略,重點在大力營造課堂氛圍、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形式、積極構建融合模式等方面下功夫,通過卓有成效的課堂教學改革,最大限度激發(fā)小學生學習興趣,以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陳曉亮.芻議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J].小學生(下旬刊),2019(10):82.
[2]崔春榮.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中華少年,2019(29):62.
[3]張月娥.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興趣的激發(fā)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9(30):77.
作者簡介:
高秀娟,吉林省榆樹市,弓棚鎮(zhèn)武龍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