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育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tǒng)急功近利的教學模式造成了語文課堂人文教育缺失,學生無法得到相應的審美教育,造成了學生審美能力差,語文素養(yǎng)不高,所以在今后的小學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特別注重審美教育的滲透,讓學生可以充分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以此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策略展開分析。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審美教育;滲透
一、 前言
對于審美教育,是語文學科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語文教育應該借助優(yōu)秀的文化對學生進行感染、熏陶,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養(yǎng)及審美情趣的提升,引導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技能的同時,得到美的熏陶,有助于學生情感升華,能促進素質(zhì)教育的落實。
二、 小學語文教育應重視審美教育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教師必須重視審美教育,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與其他學科相比較,在語文學科滲透審美教育具有無可替代的優(yōu)越性,語文學科本身蘊含著很多美的元素,不管是優(yōu)美的語言,還是豐富的人物形象、高深的意境都與美有極大關(guān)聯(lián),這些內(nèi)容是實施審美教育的重要載體。新課程標準下,對于中華民族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重視力度越來越高,而傳統(tǒng)文化更是我國民族美、道德美、哲學美的高度集中,其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發(fā)展有極大幫助。(二)審美教育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審美教育是推進學生綜合發(fā)展的重要途徑,語文學科本身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其將知識、審美很好地結(jié)合在了一起,學生可以在學習語文知識、技能的同時得到審美教育。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既可以促進教學目標實現(xiàn),也能促進學生綜合發(fā)展。(三)審美教育是深化課程改革的必然途徑,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情趣,通過科學的手段,讓學生可以得到審美培養(yǎng),提升學生審美技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全面滲透審美教育可以促進新課改的實施。
三、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意義
審美教育的開展,可以全面促進我國教育體制完善,有助于學生綜合發(fā)展,促進學生人格健全。具體來說,審美教育對于學生發(fā)展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提升德育效果
在實踐中只有當?shù)赖抡J識與情感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實現(xiàn)審美情感與道德情感的融合,促進道德認知向道德行為的轉(zhuǎn)變。道德認識則是以美育為基礎(chǔ),所以強化審美教育可以為學生道德情感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同時審美教育具有形象、自由的特點,審美教育的合理開展,可以讓德育變得更加形象生動,能將強制性的他律轉(zhuǎn)變成愉悅的自律,因此審美教育是促進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徑。
(二)強化智育作用
審美教育可以豐富學生情感,激發(fā)學生探索奧秘的欲望,讓學生可以在積極探索中得到美的熏陶,并學會相應的知識,可以說審美教育能全面調(diào)動學生追求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學生學習熱情提升。審美教育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能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力提升,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各種能力都需要得到提升,而審美教育則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了學生智力發(fā)展。此外,審美教育的開展,還可以讓學生接觸到更加廣闊的視野,能讓學生體會課本以外的事物、知識,強化學生綜合發(fā)展。
(三)促進體育效果
通過審美教育,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體育中的形體美,能努力做到形體美,進而從中感受到體育的美好,強壯學生體魄。審美教育還可以讓學生的大腦處于興奮狀態(tài),能放松學生緊張的身體及心理,讓學生得到休息、娛樂,并得到美的享受,促進學生身心協(xié)調(diào)。
四、 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的策略
(一)在識字中實現(xiàn)審美
漢字是我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文化的重要載體,也是體現(xiàn)我國民族思維方式的重要載體,漢字本身蘊含著很多美的元素。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中感悟美、欣賞美,實現(xiàn)審美教育。
1. 象形識字,認識美
象形字屬于表形文字,其可以讓人一眼就知道所描述的事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象形識字的方式,讓學生對漢字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時也讓學生從中得到美的熏陶。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日、月”這兩個字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用多媒體將“日、月”的象形字展示出來,并告訴學生太陽本來是圓的,掛在天上不斷地發(fā)光發(fā)熱,古人在一個圓中加上一點,來表示“日”;“月”的象形字呈現(xiàn)彎彎的形狀,主要是由于古人覺得月亮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彎的,古人就用彎月來表示月亮。通過象形圖畫的展示,學生會感覺識字十分生動、有趣,學生可以在深入理解漢字本意的時候,也體會到漢字的形象美,強化審美教育效果。
2. 字理識字,感受美
字理識字主要是根據(jù)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開展教學活動,對學生來說,分析字理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審美過程,其從外在形象入手,逐步感悟其內(nèi)涵。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休”字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演示這樣的一個情景:一個人在田地里干活累了,靠在一棵小樹上休息。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為學生講解“休”字的象形意義演變,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識字效率,還能讓學生充分了解到漢字文化,讓學生感受到漢字內(nèi)涵的深奧,使得學生可以體會到漢字蘊含的哲學美。
3. 詞串識字,欣賞美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通過詞串識字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審美感知。詞串識字涉及的詞語包含了各種形狀、聲音、色彩等,學生通過認識、朗讀這些詞語,能獲得良好的審美體會,如在“田野、花叢、樹木、蝴蝶”識字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詞語進行朗讀,并用多媒體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情境,在碧綠的田野上聳立著蔥綠的樹木,同時還有充滿芳香的花叢,五彩斑斕的蝴蝶,學生可以在識字朗讀中獲得豐富的審美感受。
(二)在寫字中審美
在漢字書寫過程中,筆畫、筆順的連接都體現(xiàn)出了中國文化深厚的底蘊。寫好字是學生學好語文的基礎(chǔ),也是小學語文課程教學的重要任務。規(guī)范、整潔的完成漢字書寫,是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前提,同時對小學生來說,熟練的寫字技能,可以促進學生書法欣賞能力的提升,有助于陶冶學生情感、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并且能強化學生對漢字的熱愛。
在實踐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在寫字教學中對學生開展?jié)h字美、書法美的教育活動。漢字是由八個基本筆畫組成,對低年級小學生來說,教師要結(jié)合具體的實例,指引學生可以意識到哪些字是美的,哪些字是不美的,讓學生可以在觀察、辨析字形中體會到漢字美。低年級小學生最重要的是將字的每一個筆畫都寫正確,如“一、二、三”這三個字,雖然只有簡單的幾筆,但是很多學生都寫不好,就像是堆火柴棍一樣,為了讓學生可以從最基本的筆畫中體會到漢字美,教師要指引學生意識到“橫”的寫法,起筆稍頓向右仰行,平直中稍微帶一些弧形,收尾向右下頓筆。同時教師還可以告訴學生“三”字中三橫的差別,第一橫稍微長些,中間一橫稍微短一些,最后一橫是最長。最后引導學生開展相應的書寫練習,讓學生可以將字寫得好看。
此外,教師還應該對學生寫的字進行評價、分析,評價方式包括學生自己評、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教師可以選出同一個字,讓全班學生書寫,并選出寫得好的字、好看的字。教師引導學生對照書寫進行評價,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對書寫的認知,同時還能讓學生對書寫活動進行反思,能激發(fā)學生的書寫熱情。
(三)引導學生在直觀、模仿中感受美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再現(xiàn)的方式,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通過聲音、形狀等方式將課文內(nèi)容展現(xiàn)出來,借助形象的視頻、圖片來加深學生對抽象文字的感知,從而促進學生審美靈敏度的提升。例如在《荷葉圓圓》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利用形象的多媒體將綠綠的荷葉、晶瑩剔透的小水珠、可愛的小蜻蜓以及小青蛙、小魚兒等展示出來,讓學生根據(jù)這些形象的畫面來對課文內(nèi)容進行朗讀,并在朗讀中感受到文章的優(yōu)美,促使學生可以得到美的熏陶。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悟課文情感,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荷葉、小水珠、小蜻蜓等,讓學生可以設(shè)身處地地感悟文章情境,促使學生在實踐中體會美。
(四)在品析優(yōu)美詞句中鑒賞美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對這些語句的關(guān)注力度,并指引學生細細品味這些詞句,體會其美妙之處,讓學生可以從中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將自己認為比較美的句子選出來,說說自己認為其美的原因,以此加深學生對美的感受。例如在《山中訪友》一課中,有的學生認為“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边@句話很美,其應用了擬人的手法,將古橋形象化地展示出來。在學生找出自己認為美的句子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采取仿寫的方式簡單地寫幾句話,這樣不僅加強了學生的審美體驗,還促進了學生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五、 總結(jié)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師必須結(jié)合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靈活地將審美教育融入語文課堂上,讓學生可以在學習語文知識中得到美的熏陶,促進學生健康思想觀念的形成,提高學生審美水平,滿足學生綜合發(fā)展需求。
參考文獻:
[1]紀莉.如何在小學語文古詩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J].課外語文(下),2018(4):133.
[2]宋麗艷.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與情感滲透[J].科學中國人,2017(3Z):306.
[3]何艷寧.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審美教育[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8):31.
[4]張國巧.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J].東西南北:教育,2017(7):270.
[5]張毅錦.探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J].考試周刊,2017(76):55.
[6]李曉鳳.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與審美教育[J].情感讀本,2017(2):84.
[7]游咸芹.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7(9):229.
[8]徐明法.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審美教育[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7(10):151.
作者簡介:
吳鳳迎,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城關(guān)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