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明
摘 要:在我國體育長期發(fā)展進程中,中考體育的實行距今已有40余年的歷史,中考體育一直是學生、家長、學校以及社會重點關注的話題。中國學生的體質連續(xù)三十年下降是一個現(xiàn)實狀況,“小胖墩”“小眼鏡”在學生中比比皆是,學生的體質問題已經(jīng)到了一個必須重視的嚴峻時刻,將體育納入中考這一舉措切實提高了學校體育的地位,為其工作開展注入了活力,同時帶動了家庭、學校、社會對體育的重視度,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與自覺性。
關鍵詞:中考體育;篩選人才;考試內容;考試分數(shù);體育應試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0)12-000-02
1979年,上海市崇明中學在錄取新生時實行加試體育的辦法,1982年教育部體育司在廣西柳州召開了初中畢業(yè)生升學考試體育座談會。當時,全國已經(jīng)有24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全部或部分地區(qū)進行體育考試試驗。1990年3月,《學校體育工作條例》明確規(guī)定“體育課是學生畢業(yè)升學的考試科目”。從此,初中畢業(yè)升學體育考試工作納入了教育行政法規(guī)。這一舉措切實提高了學校體育的地位,為其工作開展注入了活力,同時帶動了家庭、學校、社會對體育的重視度,提高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與自覺性。
筆者于1992年到教育部體衛(wèi)藝司工作后,曾參與了早期的中考體育試點與推動工作,可以說我是中考體育的直接當事人。我認為關于中考體育主要有八個問題,這八個問題討論清楚了,中考體育的問題也就清晰了。
第一,中考為什么考體育?
我們從來不認為體育是個資格,更不是為了篩選人才。體育考試本質上是一個“地位考試”,是要考出校長、教師、家長、學生對體育的重視。而這個目的,中考體育確實達到了。北京第一年進行中考體育時,學生們由于缺乏鍛煉,跑完1500米后個個臉色煞白,甚至不少學生出現(xiàn)嘔吐現(xiàn)象。但當?shù)诙曛锌紩r,由于學生有了體育鍛煉,跑完1500米后小臉都紅撲撲的。這就是體育有了地位,學生有了鍛煉。中考體育就是要倒逼學校在初三時不能停掉體育課,讓校長和教師理解體育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選擇,也是黨和國家發(fā)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中考體育考什么?
最初中考體育主要考學生的身體素質,后來加入運動項目的內容,主要是三大球的組合技術。其實,這些組合技術也不是真正的項目技能,如曲線運球不是真正的籃球,曲線運球和投籃做得好也不代表學生籃球打得好。中考體育加入項目技術測試是希望讓大家關注運動技能教學,也避免學生初三只會長跑、立定跳遠、引體向上。體育考試以身體素質為主,是因為中考體育的目的主要是促進鍛煉,而且身體素質的測評比較客觀。
有人會問:身體素質好就是體育好嗎?我游泳很好,舞蹈很好,為什么非得用身體素質來代表我的體育成績?這合理嗎?我們明確地說:不合理!真的不合理。這就是未來中考體育改革的方向,使中考體育成績能準確地反映學生的運動技能,反映學生的健康行為和體育意識。但是在現(xiàn)階段,這樣的考試在操作技術層面上有難度,但是我們又必須現(xiàn)在就考,因此只能用現(xiàn)在相對科學的方法。還是那句話,中考體育最主要目的我們已經(jīng)達到了,這就是科學,就是勝利。
第三,中考體育應該計多少分?
云南中考體育要計100分了,但本人認為計200分、計500分、計1000分也是一樣的。中考體育100分本質上沒有什么實際變化,因為它不敢拉開區(qū)分度。如果云南的中考體育分也像語文、數(shù)學那樣,出現(xiàn)有考100分的,也有考15分、20分的,估計會天下大亂了,家長肯定群起反對:我的孩子辛辛苦苦學的語文、數(shù)學、物理就因為一個體育考試,體育落下80分,80分就沒有了?那個景象我不敢想象!所以云南中考體育改成100分,但最后他們的平均分肯定也是90分以上,甚至是95分以上的。我們北京中考體育30分,校長告訴我,他們的男生中考體育平均分數(shù)28.9分,女生平均分數(shù)29.1分,看看這個區(qū)分度是多少?也就是3~4分吧,那么相當于25分左右就是白給的。
不要看哪個省份考多少分,那只是一個宣示:我們很重視體育,體育與其他學科同等重要。真正在分值上的差別意義不大,也不可能大,因為區(qū)分度不能大,也不敢大。所以,體育考試實質上還是一個地位考試,是讓大家都去重視,讓學生都去鍛煉,只要你積極鍛煉身體了,你就能拿到基本的分數(shù)。當年北京中考體育滿分30分,而預估的分值是學生基本上都能達到26分左右。
第四,中考體育是不是體育應試?
體育應試雖然不好聽,但卻是我們所希望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不鍛煉,身體素質明顯下降。如果有了體育的應試,學生都去鍛煉身體了,身體素質上去了,身體好了生病少了,那不是我們中考體育的成功嗎?至于學生參加社會上的體育輔導班,那就更是太好了!我們總是羨慕外國的這一點,如德國的學生放了學都到體育俱樂部去了,我們的學生都去奧數(shù)班、外語班了,如果現(xiàn)在中國的學生因為中考體育都轉去了體育班、體育俱樂部鍛煉身體,那我們就太高興了。我認為這樣的體育應試現(xiàn)象越多越好,它是好事,絕不是壞事。至于體育課上只是長跑那樣的“體育應試”,我們堅決反對,但那不是中考體育本身的問題,因為發(fā)展耐力不應只是長跑,發(fā)展有氧無氧耐力的方法很多,結合各個專項技能練習和比賽的耐力訓練方法更多。如果因為中考就讓學生天天跑,那是體育教師的專業(yè)化能力問題,是某些體育教師的愚蠢行為。
第五,中考體育是否加重了學生的負擔?
我們通常所說的學業(yè)負擔,主要是文化課的課業(yè)負擔,是左腦的負擔,是指學生每天文化課學習要到夜里12點的負擔。而體育的鍛煉是右腦的負擔,是學習負擔的轉換和減輕,是“8-1≥8”意義上的“負向負擔”。大家都知道:左腦管著語文數(shù)學的學習,右腦管著音、體、美,我們增加體育鍛煉就是要減少左腦的負擔,促進全腦的合理使用和全面發(fā)展,要知道“8-1≥8”的公式可是清華大學的學霸們總結出來的。
第六,中考體育是否公平?
有的家長會說我的孩子天生身體弱,個子小、體質差,體育考試對我們不公平。公平有“形式公平”和“實質公平”兩種,形式公平就是畫一條線,面對所有的學生,不偏不倚,作為考試主要是形式的公平。沒有一個家長會說,我們家孩子天生語文能力差,考語文不公平;我們家孩子天生數(shù)學能力差,考數(shù)學不公平。體育也是一樣的。
實質性的公平叫作“因材施考”,這方面中考體育是做了許多努力的,如免考體育生送60分的比例分,而且還是選項考試制度,體重大的學生考引體向上吃虧,那我們可以讓他選考實心球,這就是“因材施考”。以后中考體育的選項會越來越多,就可以大大緩解實質性公平的問題。而有些學生身體差是因為家庭教育的問題所致,比如小胖墩是后天的,是因為不注意吃動平衡,不注意鍛煉身體,對于這樣的學生和家庭,就不存在公平的問題,而恰恰相反,我們要用中考體育警示學生和家長,要注意吃動平衡,注意鍛煉身體,就是要通過分數(shù)差別引起他們的重視和反思。反過來,我們要獎勵那些熱愛鍛煉的學生和關注學生身體的家長,用分數(shù)來褒獎他們。還是那句話,體育是地位考試,是全面發(fā)展教育的考試,公平的原則存在于教育的意義之中。
第七,中考體育會不會促進學校教學改革?
我們討論中考體育的時候,不要苛刻地要求中考體育制度可以完成很多的任務,也不要追求它一開始就有多么的科學。實話說,我不認為中考體育是個萬能藥,既能促進體育課教學質量提高,還能讓校長真心重視體育,既能讓學生高興地去鍛煉,還能幫助家長改變很多體育觀念卻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又能讓每個學生都完全公平地接受考試“完美無瑕的制度”。
我甚至認為中考體育是一個“不太好”的制度,因為全世界都沒有這樣的制度,也算是具有“中國獨特性”了吧。但同樣,中國頗為嚴重的“應試教育”也是中國獨特的特點。
因此,中考體育先要做好一件事,就是讓全社會重視體育,“重視什么就考什么”絕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在一定的階段它就成了最好的方法。中考體育有效地倒逼了初三乃至整個初中的體育鍛煉,業(yè)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是我們預想到了的。而中考體育在加強體育課負荷、減少“放羊課”方面已經(jīng)起到了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效果,這也是我們預想到了的。至于中考體育是否促進體育教學改革,效果則不明顯。
第八,中考體育會不會增加家長的負擔?
中考體育有多少負擔落到了家長和學生的身上?我想,落在家長身上的負擔更多的是心理負擔,但當孩子考完后,家長發(fā)現(xiàn)當初的心理負擔基本都是瞎操心;落在學生身上的負擔是身體鍛煉的負擔,但當他們考完之后,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覺得他們的身體變好了。如果說是負擔,那么這一定是個有價值的、好的負擔。至于負擔百分比,存在個體差異性,每個家庭各不相同,但是當負擔轉化為學生強健的體魄與健全的人格時,中考體育的意義便會凸顯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