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佩瑜
內(nèi)容摘要:在語文學科的學習中,課程內(nèi)容非常龐雜,想要對學生的語文能力進行考核比較困難。但學生的閱讀能力體現(xiàn)著學生對文字、文章的接受理解,是語文學習成果的體現(xiàn)。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使學生通過閱讀獲得靈感,提升創(chuàng)造力。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板塊能夠激發(fā)學生的靈感,有利于增加學生的知識內(nèi)涵和塑造正確的思想價值觀。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要認真對待閱讀對學生的重要影響,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閱讀理解和分析,創(chuàng)造性的閱讀,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坝H生朗讀”是隨著新課改而形成的一種學生和老師共同閱讀的閱讀方式,通過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參與來建立全新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在“親生朗讀”中共互助共讀,形成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親生朗讀 閱讀品質(zhì) 閱讀能力 教學實踐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高年級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指導學生深入閱讀,通過在教學中開展“親生朗讀”實踐,與學生進行交流和互動,在與學生共同閱讀中,指導學生不斷進步,形成良好的閱讀品格,在訓練中形塑閱讀能力。
1.形成閱讀品質(zhì),形塑閱讀能力的現(xiàn)實意義
人的閱讀能力受到知識因素,心理因素和技能因素的影響。閱讀者在參與閱讀活動中所產(chǎn)生的感知思維情感被稱為閱讀心理,會對閱讀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閱讀心理還會隨著閱讀層次的提高,產(chǎn)生一定的變化。閱讀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影響閱讀心理。智力因素對閱讀活動起決定作用,主要是指閱讀的感知、記憶、思維和注意力。非智力因素對閱讀過程起著動力定向引導的作用,對提高閱讀能力具有一定的能動作用,主要指閱讀的動機、興趣、情感等心理因素。閱讀品質(zhì)是人在閱讀活動中逐漸形成的,是對人的閱讀整體心理特征的反映,是對影響人們閱讀活動的各種非智力因素的提煉概括,是幫助提高人的閱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1]。
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格,是讓學生在閱讀中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激發(fā)學生產(chǎn)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在閱讀中有較高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夠保持閱讀的集中注意力,深入的進行閱讀。當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格,是一個復雜的心理過程,簡單的強調(diào)一些淺層次的習慣、態(tài)度和興趣,并不能涵蓋良好的閱讀品格應該具有的所有非智力因素。想要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單純提升某一個非智力因素是難以達到目的的,需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反復訓練,是影響閱讀品質(zhì)的各種非智力因素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任何一個非智力因素發(fā)展的不平衡,都有可能使學生產(chǎn)生新的閱讀障礙,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升。
閱讀是人進行學習和認知的一個基本的方式,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深層次的閱讀能夠啟迪人的心靈,熏陶人的品格,豐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素質(zhì)。幫助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幫助小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小學生的健康成長。想要培養(yǎng)小學生成長為更符合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具有一定創(chuàng)造性,并且有自己個性的人才,就要不斷的進行教育引導。通過正確的認識小學生的閱讀心理,研究總結閱讀的發(fā)展規(guī)律,對學生的閱讀行為進行有目的的引導,能夠幫助學生通過閱讀開拓視野,豐富知識,并獲得全面發(fā)展,適應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通過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幫助小學生學會和掌握閱讀方法和規(guī)律,注重知識因素和技能因素的積累,忽略小學生的閱讀心理因素,并不能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在影響閱讀的諸多因素中,閱讀心理是影響最直接最大的。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便會自己總結領悟,掌握閱讀規(guī)律,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
良好的閱讀能力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在教育改革中也都將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作為重點,日本為了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很早就發(fā)起了學生親子讀書運動,要求父母每天花一定的時間陪孩子讀書,并通過設立國際兒童圖書館及修正學校圖書館法,設立專門的兒童閱讀日,推進兒童閱讀。美國幾乎每位總統(tǒng)上任后都會大力提倡閱讀。而在我國的臺灣地區(qū),兒童的閱讀運動也開展了20多年時間,從民間發(fā)起再到政府推動,兒童讀書會遍布臺灣各地,是推動兒童閱讀很大的一部分社會力量[2]。
2.培養(yǎng)兒童閱讀品格,形塑閱讀能力的策略
2.1培養(yǎng)閱讀品格從娃娃抓起,制定兒童閱讀推廣規(guī)劃
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要從小抓起,這是全社會的共識。良好的閱讀氛圍對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格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學校應積極提倡閱讀從娃娃抓起,制定適合兒童閱讀推廣的活動計劃,針對不同年齡不同成長環(huán)境的兒童制定指定不同的閱讀推廣計劃。強調(diào)兒童與教師的積極互動,并讓兒童形成更多的閱讀直接體驗。
2.2綜合運用閱讀心理因素,提升小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
諸多閱讀心理因素綜合作用影響小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首先,要幫助學生讀懂作品,建立閱讀信心。對于小學生來說,能不能讀懂作品理解作品,是小學生閱讀成敗的關鍵。幫助學生讀懂作品,學生便可以很快的將閱讀的情感融入到作品的情境當中,與作品達成共鳴。閱讀情感的變化能夠直接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提升學生閱讀注意力。如果學生很難讀懂作品,便會影響學生閱讀的自信心,甚至可能出現(xiàn)閱讀障礙,影響閱讀的意志力。作品的內(nèi)容、產(chǎn)生的時代背景,作者的一些基本信息對小學生讀懂作品都有可能產(chǎn)生影響,幫助學生了解這些內(nèi)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讀懂作品。而12周歲以后的小學生,隨著成長還會展現(xiàn)出一定獨立性和自主性,在閱讀中,還要給予這個年齡階段得學生相應的閱讀指導。
其次,給予小學生更多的閱讀選擇權。讓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選擇自己的喜愛的書,自然就會有興趣繼續(xù)閱讀。給予小學生的更多閱讀選擇權,能夠使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更容易被激發(fā),而閱讀興趣的提高能夠幫助提升閱讀意志。通過給予閱讀選擇權使學生的閱讀感知、思維和注意力各方面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學生閱讀品質(zhì)的形成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提高的過程,給予小學生更多的閱讀的選擇權,能夠使學生有更多的閱讀體驗,通過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來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
最后通過提升學生的語感,加強知識積累,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語感使對語言文字的感知,屬于學習語文的心智技能。對于小學生來講,提升語感就是要小學生在閱讀時在腦海中形成形象感,在閱讀時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深層涵義,領會文章的情感,讀懂文章的趣味。一個語感豐富的人通過閱讀能夠更好的學習語言,陶冶心靈,豐富美感,完善人格。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感,能夠很好的調(diào)動和運用非智力因素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情感,讓學生更能夠深刻理解作品內(nèi)容。通過體會作品字里行間蘊含的詩意和激情使閱讀變得生動形象。小學生正處成長階段,知識的積累影響對閱讀內(nèi)容的領會,沒有一定的知識積累,提升學生的閱讀品格便是一句空談[3]。
2.3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
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品質(zhì),說到底是豐富學生的閱讀感知體驗。想要通過教學活動,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和學生有一個良好的互動教育過程。任何一種教育活動的開展都有教育主體,教育內(nèi)容和接受主體三部分構成。想要收獲教育成果,除了教育活動的內(nèi)容和預期目標貼近受教育者以外,受教育者還要積極主動的接受教育內(nèi)容,沒有受教育者的主動接受,教育成果必然會受到影響。因此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需要尊重小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不尊重小學生的簡單的灌輸式教育不能獲得教育開展的目的,需要從小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研究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品質(zhì)的內(nèi)容和方法。父母的行為對兒童具有一定的影響,家長要做好孩子的閱讀指導,尊重孩子閱讀的選擇權利。學校是學生的一個主要活動場所,教師是小學生閱讀品格培養(yǎng)的重要責任者,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要運用更多豐富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完成知識的積累,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
3.小學高年級語文開展“親生朗讀”教學實踐探索
“親生朗讀”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朗讀,一同研究、感知閱讀內(nèi)容,形成高度契合閱讀認知。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一同閱讀,幫助學生對作品產(chǎn)生更加透徹的閱讀認知。在“親生朗讀”的教學實踐中,教師與學生互動交流,通過合作互動加深學生的閱讀理解和體驗。
在小學高級語文教學中開展“親生朗讀”,教師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者,要對學生進行細致的引導,提升學生的閱讀認知能力,使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有更深的理解,循序漸進的引導學生向教學目標靠近,實現(xiàn)教師和學生共同閱讀的價值。例如在課堂中,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發(fā)問,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回答,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幫助學生理解閱讀內(nèi)容。通過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互動,使學生深入課堂內(nèi)容,反復的思考,領會文章的核心,建立新的閱讀認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親生朗讀”的訓練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分析,開展閱讀拓展訓練。通過引導,使學生對內(nèi)容有更深刻的理解,閱讀思維模式被激活,形成了自己獨立完整的閱讀認知體系,不斷增強師生之間的閱讀共識。閱讀拓展訓練對課堂內(nèi)容進行橫向拓展,依據(jù)教學開展效果,釋放學生的想象力,升級學生的閱讀思維。通過“親生朗讀”教學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形成閱讀品質(zhì),形塑學生的閱讀能力[4]。
4.結束語
小學生正處于性格的不穩(wěn)定時期,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在小學高年級開展“親生朗讀”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和教師進行互動的良好教學氛圍中,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zhì),形塑閱讀能力,促進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韋紅杏.小學語文“親生朗讀”教學實踐探索[J].小學教學參考,2019(27):21.
[2]覃年華.淺析提升學生閱讀品質(zhì)的有效策略[J].小學教學參考,2018(01):29.
[3]鄧少濱,閻光霞.芻議小學生閱讀品質(zhì)培養(yǎng)策略[J].圖書館論壇,2007(04):136-139+99.
[4]方海娟.開展“親生朗讀”,探尋“共同言語密碼”[J].小學教學參考,2017(07):50.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市三灶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