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慶華
摘 要:對于學生們來講,尤其是學習文科的學生,歷史是高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也是在時間素質教育過程中,幫助同學們提高學習綜合能力的一個主要的途徑。我們應該重點地幫助同學們發(fā)展個人能力,讓同學們充分的提高個人的知識掌握水平,讓同學們學會良好的學習方法,這是對同學們未來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一種重要途徑,也是我們高中歷史教學的追求目標。
關鍵詞:高中歷史;學習能力;學習方法;教學體會
一、合理利用問題,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對于同學們來講,問題是思維發(fā)展的開端,更是同學們把拒絕過的知識應用到探究過程中的強大動力。教師在歷史的教學中給同學們提出合理的問題,能夠讓同學們在短時間內快速地集中注意力尋找標準答案,讓同學們更加細致地閱讀教材,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而當前的教育過程中,雖然教師們已經(jīng)運用來提問的方式方法,卻只是讓同學們圍繞著標準答案來展開思考,找到標準答案得出的原因,并沒有讓同學們的思維得到發(fā)展,而且教學的過程也完全是教師在自問自答。這樣的提問效率低下,而且同學們也沒有在課堂中處于主體地位上,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仍然存在。[1]教師在給同學們提問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內容:
1.提問的標準。
問題的提出應該有一定的標準和指向性,首先教師應該把握問題的科學性,否則模棱兩可的問題只會讓同學們在學習中遇到更多的阻礙。提出的問題一定要科學準確,要有一定的嚴謹性,這樣同學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有更加清晰的發(fā)展方向,也更有利于培養(yǎng)同學們嚴謹,求實的學習態(tài)度。其次,提問應該有一定的階段性,問題的難易程度應該有所區(qū)分,并且有簡單逐漸向困難過度,這樣的問題能夠讓同學們在探究中層層遞進,讓自己的能力更好的提高。然而,教師給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應該面向全體同學,因為高中歷史的教訓是大眾教育,而并非是要在課堂上尋找出某一個人或者一部分精英,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就應該充分的考慮到每一個同學的個人能力的特點,只有讓同學們都能在課堂中集中注意力投入探究過程中,才能讓同學們真正的全面發(fā)展。[2]而最后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教師在給同學們涉及的問題上一定要有一定的趣味性,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高中生來講也是如此,遇到了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才更容易,讓同學們也高昂飽滿的學習熱情來投入到對自己認知的探究和思考環(huán)節(jié)中。
2.把握正確的時機。
提問也需要掌握正確的時機,這會直接影響到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在課堂上教師提問的次數(shù)應該始終,而且要給同學們更多的靈活性和自主思考的空間,否則只會給同學們帶來更多的學習壓力。如果同學們的注意力不集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同學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上;如果同學們的探究活動缺少了進行的方向,教師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來給同學們指明方向,從而幫助同學們的探究活動得以更好的延續(xù),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思維。
二、引導學生質疑精神,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
其實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同學們提出問題往往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只是可能讓同學們把自己學過的某些知識點結合在一起,而提出問題就是讓同學們對自己掌握的所有的知識點進行積極的思考,并綜合考量,經(jīng)過自身的努力之后找到自己的不足。如果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提出問題,就很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在當前的高中階段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在課堂上教師應該給予同學們及時的提問,也要讓學生能夠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不足,敢于挑戰(zhàn)、敢于質疑,敢于發(fā)表自己與其他人或教師不同的見解。[3]這是一種標新立異的學習狀態(tài),也更容易讓同學們在大膽提問的過程中,迸發(fā)思維的火花,只有這樣才能讓同學們更快,更好地掌握科學合理的學習方法,從而讓同學們個人的學習能力有所提高。雖然當前社會科技飛速發(fā)展,但是同學們在高中階段的學習中應用科學技術,也頂多是能夠為學習提供輔助性的作用。最重要的還是要讓同學們掌握扎實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這對同學們終身學習的發(fā)展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且高中生的思維比較活躍,也有了自己思考問題的獨特的方式方法。有些教師在課堂上可能會認為同學們在思考問題的時候的切入點不正確,但這其實是同學們思維開闊的一個標志。為了讓同學們的事也更為開闊,讓同學們能夠在更多的渠道中獲取知識,往往讓同學們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才更容易得出出人意料的學習成果。例如,我們在高中歷史中講解虎門銷煙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就有同學向我提出來這樣的問題:如果把大量需要銷毀的煙土倒進大海,是否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呢?其實這樣的問題正式同學們思維開闊的一種體現(xiàn),雖然這個問題與歷史的內容關聯(lián)不大,但是學生這樣的質疑能力還是值得肯定的,這也是同學們質疑能力培養(yǎng)的一個重要標志。
三、結束語
要想讓同學們能夠掌握更加正確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方法,教師一定要給予同學們系統(tǒng)性的引導,需要有充足的耐心、信心,敢于進取,敢于突破教學的限制,敢于穿破傳統(tǒng)思維的進步,從而真正的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實現(xiàn)素質教育,讓同學們能夠在歷史的學習中披荊斬棘,收獲更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楊彩玲.高中歷史教學的實踐與方法淺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9(27):68-69.
[2]李長安.淺論高中歷史教學中價值觀的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82-183.
[3]曹永哲.文化自信視角下的高中歷史教學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38):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