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華軍
摘 要:在新課改的實施過程中,高中生物教學涌現出了許多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對提高課程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那么我們該如何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來展開高中生物教學,才能為課程教學提供積極的幫助呢?為此,本文將結合高中生物課程的有關內容,就如何應用有效的教學途徑來實施課程教學作如下分析,以借助有效地教學方式來提升課程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高中生物;新課改;教學途徑;分析
雖然新課改推動了高中生物教學的發(fā)展,但是課程教學依然存在許多改進的地方。比如,多數教師依然存在應試教育的思維,始終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擺在第一位,忽視了學生學習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其次,大部分課程教學還是以老師為主導地位,學生主要聽從老師的指引來完成學習任務,缺乏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為了改變這一教育現狀,高中生物教師應積極響應新課改的教育理念,并尋求新的教學途徑,才有可能取得教學的突破。所以,主要針對現存的高中生物教學問題,提出符合新課改要求的教學措施,希望能夠改進和優(yōu)化現階段的高中生活教學工作,從而促進生物教學工作的發(fā)展。
一、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
1.利用生動有趣的內容來刺激學生的探索欲望。
現如今,許多學校還是比較看重升學率,而老師也一直將學生的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所以,大部分老師還是比較重視生物基礎知識的講解,大量灌輸課本中的知識及內容,而枯燥無味的課本文字很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同時也會讓學生漸漸失去學習的積極性。因此,生物教師想要改變這一教學問題,就必須懂得創(chuàng)新現有的課程教學內容,適當增加課程內容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探索和學習欲望。
我們以“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等有關知識為例,此課程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生長素發(fā)現的過程,從而領會與生長素發(fā)現過程中有關實驗的結論。如果老師只是照著課本內容來講,學生將很難深刻領會生長素發(fā)現的過程。這時我們可以結合一些實驗視頻內容來講解相關的課程知識,這不僅可以提升課程內容的生動性,還能增強學生的視覺體驗,從而誘導學生對課程內容展開深入的研究。首先,
老師可以將“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有關內容制作成微課視頻,并加入一些具體的植物生長素的發(fā)現實驗來增添微課的豐富性。比如,結合日常植物生長的過程來錄制實驗視頻;其次,在一邊講解實驗的過程中,一邊融入課本中的知識概念,從而加深學生對課程知識的理解和把握,將抽象的概念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這樣學生通過學習微課視頻,可以清晰的了解和學習本節(jié)課程的知識,并對相關的生物知識概念有一個比較深入的理解,這有利于學生掌握生長素的發(fā)現過程。
2.創(chuàng)設有效地教學實驗情境,增強學生的自主研究和分析能力。
在豐富生物課程的教學內容之后,教師還應該思考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點,利用有效地教學方式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其中,情境教學是一種比較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老師可以根據高中生物課程的內容來創(chuàng)設一個生動的、具體的實驗情境,讓學生對具體的課程內容展開實驗,這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主研究和分析課程知識的能力,并有利于學生真正領會生物知識的本質規(guī)律。所以,老師可以采用這種教學方式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真正走進神秘而有趣的生物世界,最終對生物課程產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我們以“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等知識為例,該課程知識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高考中常出現的考點知識。所以,生物教師必須采取有效地教學方式,如利用情境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正確學習相關章節(jié)的知識及內容。首先,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相關的實驗教學,要求學生扮演科學家的角色,自己去利用實驗教具來研究光合作用的現象。然后,老師可以提出相關的實驗問題情況,引導學生對光合作用的有關知識進行具體的分析。比如,綠葉中會有哪些色素?它們分別是什么顏色?學生可以帶著這些問題有目的地參與實驗,并從中找出問題的答案,有利于學生了解和體會實驗的樂趣和意義。
3.增加課程的交流和互動環(huán)節(jié),以提升課堂的學習氣氛。
師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能夠及時地了解彼此的想法,對改進教學工作起到積極地幫助作用。與此同時,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也有利于學生改進自身的學習方式,并從他人身上學習到有用的經驗,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也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所以,課堂交流和互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是一種有效地教學途徑,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的學習氣氛。
我們還是以上述光合作用實驗內容為例,在開展實驗的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等方式實現課堂的交流和互動。首先,老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們以小組形式展開實驗合作,從而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然后,老師必須要求學生對小組實驗成果展開分析,并總結相關的實驗經過,如在光合實驗過程中遇到哪些問題,哪些成員存在不足等。最后,老師根據小組的學習表現進行適當的評價,以幫助學生及時發(fā)現和解決問題。
二、結語
當前高中生物教師必須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并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促進教學內容及方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這樣才有可能提升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效率和質量,使得課程教學符合新課改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陳淑娟.關于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分析[J].高考(綜合版),2014(10):38-38
[2]何建.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5):94-94
[3]劉錦上.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途徑探討[J].新課程(下),2018(2):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