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香
【摘要】轉(zhuǎn)變學生的厭學心理,需要教師高度的耐心,需要愛的藝術(shù),需要深耕細作的耕耘。如以生之助,友情感化;因材施教,循循善誘;以人為本,付出師愛。教師應走進厭學學生的心理,找到那些浮在“冰山”下的真相,并以此找到可以突破和解決的渠道和方法,以此轉(zhuǎn)化他們,并真正做到愛學、善學、巧學。
【關鍵詞】厭學心理 友情感化 循循善誘 以人為本
一、以生之助,友情感化
小旭,做作業(yè)比較積極,書寫也認真,就是不會動腦,靠抄別人作業(yè)完成,而且性格內(nèi)向,愛哭鼻子。開家長會都是爺爺。后來,我了解到,他父母離異,又各自重組了家庭,他跟爸爸。他爸爸又在外打工,后媽不怎么關心他,因此這個孩子只有爺爺能給與他關愛。針對這個孩子的特點,我更多的是賦予他愛。他雖然腦子笨,但態(tài)度很端正,每次作業(yè)完不成不會回家,抄不上同桌的作業(yè)就在那里哭鼻子。
后來我對他說:“小旭,你上課老師講題時你認真聽,先把簡單的趕快寫上,比較難的你可以問老師或者請教同學,不能一味等著抄同學的?!边@樣說了后,他寫作業(yè)的速度稍微快了點,但除了簡單的字詞會做外,大部分的題還是空白。我決定通過另一個優(yōu)等生“一對一”輔導他。也許是缺少母愛的孩子容易受感動吧,他寫作并不是太差,雖然寫不具體,但最起碼能真實抒發(fā)情感。針對他這一優(yōu)點,我鼓勵他:每次考試時,你不要管前面的題,先完成作文,再做會做的。結(jié)果期末考試時從未及格的他竟然考及格了。當他拿到試卷時,我看到了他的微笑。同學們也報以熱烈的掌聲。
像小旭這種膽小又內(nèi)向的孩子,老師對他來說覺得太嚴厲,我讓同學幫助他,讓他在近距離接觸中,在平等相處中,在不經(jīng)意間得到熏陶,受到滋養(yǎng),獲得體驗。因此,對厭學學生,同學的幫助、感染是一劑良藥。
二、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小李作業(yè)錯誤百出,聽課能力極差。但書寫細心。有一次衛(wèi)生大掃除,地下有學生吐口香糖留下的黑色污跡,拖把拖不掉,他就蹲在地下用小刀一個一個刮,累了就直接單腿跪地刮。我發(fā)動其余同學也加入到刮污的行列,但一會兒就溜號了,只有他還在堅持,直到地面上的污跡刮完為止。之后我找他談心,希望他在學習上爭取進步,做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孩子。但他進步不大,我有點心灰意冷,想:算了吧,或許他就是根“不可雕的朽木”。但一想到他堅持處理地面污跡的那股韌勁兒,又覺得心不甘。我內(nèi)心一橫:不轉(zhuǎn)化你,誓不罷休。在周會課上我列舉了他不怕臟不怕累的事例,評他為“勞動能手”。漸漸地,他有了轉(zhuǎn)變,上課有了自信,精神不在那么頹廢,作業(yè)完成的也認真多了。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作為教師應該“從心理上尋找教育切入點?!毕裥±钸@樣的品德優(yōu)良的厭學學生,就得放大他的閃光點,以愛為媒介,與他談心、與他交友,以此循循善誘,一點一滴的改變他。
三、以人為本,付出師愛
小杰,作業(yè)書寫潦草,愛說臟話,手閑,紀律性差。父親在外打工,母親不識字,管教能力差,于是放任自流,是聞名全校的問題學生,但人聰明。
從側(cè)面知道這是一個特別喜歡體育的孩子。我找他談心,問他:“看來,運功是你的長項?”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體育課能玩好?!蔽翼槃輪枺骸叭绻蛔屇闵象w育課,你會怎樣?”他不說話了,低下了頭。我又說:“如果你真的喜歡運動,我會滿足你的愛好,但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遵守校紀校規(guī)和完成作業(yè)的前提下,我讓你盡情運動,讓你在運動場上大顯身手,但是如果你做不到,你就在體育課上補作業(yè),怎么樣?”他急忙說:“老師,你說真的?我以后一定按照這個協(xié)約去做,我說到做到……”“那你可要說到做到喲!”“好!”
后來,他也反復了幾次,偶有不做作業(yè)的現(xiàn)象,但最終還是因為十分喜歡體育課而改變了。一學期下來,他學習成績有了很大的提高,由原來的不及格提高到良好。為了進一步鼓勵他,我獎勵了他一本筆記本。獎品雖小,但對于從未得過獎的他來說意義非凡。后來在一次家長會上,他媽媽對我說,他把筆記本用心地保管起來了,舍不得用??梢?,每個孩子心中都是渴望進步的。
可見,好的教育要以人為本,“必須以兒童自身為出發(fā)點。”這樣師生才能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對于小杰這樣的學生,從他的心理出發(fā),發(fā)揮他的優(yōu)勢,他才能接受你的教育,從而主動認識并改變自己,并且接受你的教育,從而主動認識并改變自己。
厭學孩子之所以對學習失去興趣,一定有其深刻的心理根源。作為教師,應該走進厭學生的心理深處,應該找到浮在“冰山”下的真相,并以此找到可以突破和解決的渠道和方法,以此轉(zhuǎn)化他們,并真正做到愛學、善學、巧學,在學習之路上樂此不倦。但愿,教師是孩子們厭學心理的轉(zhuǎn)化者和調(diào)節(jié)者,能夠引領孩子們在樂學的百花園中漸行漸深。
參考文獻:
[1]吳昌均.打開心理的視窗[J].班主任之友,2001,(4):36.
本文為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一般自籌課題《小學生厭學心理現(xiàn)象分析及策略研究》系列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立項號:GS[2018]GHB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