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佳
摘 要:英文歌曲引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案例,對英文歌曲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初探這一課題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英文歌曲 小學英語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1-0-01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引進英文歌曲,不僅能夠讓小學生了解外國文化,培養(yǎng)小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文化素養(yǎng)積累,還能夠通過歌曲刺激小學生的思維感知,激發(fā)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播放英文歌曲,幫助小學生鞏固英語知識,糾正小學生的英語口語發(fā)音,全面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一、了解外國文化、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
將英文歌曲引進課堂教學,能夠帶領小學生了解英文歌曲的文化背景與國家風俗,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文化素養(yǎng)。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引進符合小學生英語知識水平的英文歌曲,促使小學生了解不同的地域文化。
以小學外研版三年級起點英語教材中的《How are you?》課堂教學為例,可以結合教材中的教學目標之一“能聽懂、說出并讀出How old are you?語言結構”,引進英文歌曲“Hello”,讓小學生利用歌曲互相問候,在學習 morning、fine、thank、you等單詞的基礎上對比中國小學生與他人打招呼、外國小學生與他人打招呼之間的區(qū)別,交流存在這種差異的原因,了解不同的語言文化,提升小學生的英語語言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語言思維。
二、刺激小學生的思維感知,激發(fā)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
將英文歌曲引進英語課堂教學,在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刺激小學生的思維感知,激發(fā)小學生的探索欲,調動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促使小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與討論的過程中,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英語教師在引進英文歌曲時,要充分考慮到小學生的英文知識水平與認知能力,選取符合小學生思維的英文歌曲,便于小學生理解。
以小學外研版三年級起點英語教材中的《This is my mother》課堂教學為例,要考慮到三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范圍,避免歌曲難度較大導致小學生無法理解歌曲含義。本單元的重點單詞為mother,father,sister, brother, grandma,grandpa,she”、重點句型為“This is my father/mother...”引進英文歌曲“The family finger”,通過輕松、歡快的節(jié)奏刺激小學生的聽覺感知,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輔助課堂教學,并引導小學生利用剛學到的英文介紹自己的家庭成員,提高課堂互動性。
三、鞏固英語知識,加深小學生的記憶
將英文歌曲引進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小學生鞏固英語知識,提高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強化學習效果,加深小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記憶。小學階段的英文歌曲大多曲風明快、歌曲氛圍愉悅,英語教師要充分利用英語歌曲的特點,迎合小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在課堂中引進與英文單詞相關的歌曲,并帶領小學生在每天上課之前唱英文歌,長此以往,不僅能夠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語言思維,還能夠拓展學生的英文詞匯量。
若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中講解數(shù)字英文單詞,如:One , two, three,four five...ten等單詞時,就可以引進英文歌謠“Once I Caught a Fish Alive”
帶領學生歌唱“One,two,three,four,five.Once I caught a fish.Six,seven,eight,nine”并且在每天上課、下課時帶領學生唱這首歌,幫助小學生加深對單詞的記憶力,鞏固英語詞匯知識。此外,小學英語教師還要定期更換曲調和單詞,逐漸加深單詞難度,拓展小學生的英語單詞范圍。
還可以運用舊普填新詞的方式,創(chuàng)設、改編英文歌曲,唱出所學的句型,達到鞏固所學句型和單詞的目的。以外研版英語三年級起點三年級下冊第四模塊第一單元《Do you like meat》為例。本單元重點單詞為meat,fish,noodles,rice,milk,重點句型為Do you like...? Yes, I do./ No I don't.我們以英文歌曲“Walking Walking ”熱身導入。通過這一熱身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讓學生在邊唱邊跳中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點燃其學習熱情及參與度,同時為后面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置埋下伏筆。學完本節(jié)課的新單詞和句型,在進行操練的基礎上,利用熱身環(huán)節(jié)的歌曲Walking Walking的旋律,唱出本節(jié)課所學習的句型。Do you like meat/noodles? Yes, I do. ?Do you like fish/rice? No,I don't.通過變枯燥的背句子,為歡快的唱歌曲,達到鞏固所學單詞和句型的目的。
四、調整小學生的英語發(fā)音,強化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將英文歌曲引進課堂教學,能夠調整小學生的英語發(fā)音,糾正小學生的英語語調和語速,提高小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相較于漢語,英語具有不同的語言思維與文化,在語言表達方式方面也具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教師培養(yǎng)小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不僅要關注小學生的語言結構、語言思維及詞匯,還要重點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感,提高小學生的英語語言情感表達能力,促使小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情感通過不同的語調及語速表達出來,比如:高興、愉悅、傷心、沉靜,等等。
以小學外研版三年級起點英語教材中的《It's red》課堂教學為例,小學英語教師可以結合本章節(jié)的主要教學內容“能聽說、認讀顏色單詞red,blue, yellow,green,black,panda”,引進英文經典兒歌“Color”,帶領學生唱“Red,yellow,blue and green stand up. Red,yellow,blue and green turn around.”。然后,還要引導小學生感受歌曲中愉悅的情感,感受純正的英文語言發(fā)音特點,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的發(fā)音習慣與語言情感表達習慣。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進英文歌曲,能夠為小學生提供豐富的英語人文知識儲備資源,提高小學生的語言文化素養(yǎng);還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通過歌曲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參考文獻
[1]徐婷.英文歌曲引入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初探[J].基礎教育研究,2018(22):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