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平
【摘 要】作為一項重要的綜合性語文訓練,復述能培養(yǎng)學生記憶、理解、語言組織、語言表達等方面的綜合能力,其貫穿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的始終。統(tǒng)編版教材特別重視復述教學,不但起步早,且練習量較大,一年級下冊的4篇課文滲透了要概括主要內容,試著說故事;二年級有13次復述教學的要求。復述分為詳細復述、簡要復述和創(chuàng)造性復述。本文基于簡要復述,提出在“閱讀”板塊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習慣、敏銳的語感,提升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語文教學;統(tǒng)編教材;復述教學
一、復述的內涵特點
從宏觀看,復述教學具有“理解性”“整合性”“表達性”的內涵特點。
(一)理解性
復述課文時應忠于復述材料,要對重點的詞句、課文內容等進行深入理解,提煉一些重要的信息進行重組,準確把握,在中年級階段的簡要復述中更為重要。
(二)整合性
在經過理解記憶后,要對所思考的材料進行合理整合,考慮材料取舍、復述的重點、表達的順序等問題,以完整地進行復述,提高復述的質量。
(三)表達性
復述課文是一種很好的口語表達,也是提高表達能力的關鍵。在教學時,教師要特別重視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思考完整地表達出來。
二、梳理復述序列
統(tǒng)編教材編排的復述是很有序列性的。對各個年級復述課文的要求不同:一年級強調借助圖畫復述課文;二年級強調借助課文插圖,關鍵句,表示心情的詞語,情節(jié)提示,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進行復述;三年級則強調借助關鍵語句復述課文;高學段強調借助關鍵詞創(chuàng)造性地復述課文。復述教學應螺旋上升,循序漸進。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步步為營,落實每一個年級的目標,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復述能力。
三、復述教學的策略
統(tǒng)編版第二學段的三下教材第八單元的語文要素明確提出“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這非常符合中年段的要求。那么,怎么把“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這一語文要素細化為教學內容,讓學生在言語實踐中習得方法呢?
(一)提供語言支架,復述故事
詳細復述是接近原文的復述,記憶大量的課文語句對學生來說顯然是有難度的。因此,在訓練階段,教師要給學生搭建“語言支架”,讓學生能順著腳手架攀援而上,使課文的語言盡可能多地重現(xiàn)。
例如:《帶刺的朋友》以“小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為開頭,用自己的話講講刺猬是怎樣偷棗的。
第一步:課文是怎么把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寫有趣的呢?第二步:這些動作都藏著刺猬的聰明才智,誰能連起來說一說?這樣就把刺猬偷棗的過程講清楚。第三步:用“刺猬偷棗的本事真高明”為開頭,用上這些詞語,結合刺猬的動作,把故事講得有聲有色。
把語言學習和運用,都統(tǒng)整在“講故事”這個核心任務中,融合詞語教學,內容理解,信息提取和整合,突出對學生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內容聚焦,充分展開學習過程。
(二)借助插圖和表格,復述故事
《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課后題,要求學生通過填寫表格來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并借助表格復述故事。這個方法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也符合這個故事情節(jié)展開的特點。
填寫“表格”的練習能幫助學生梳理文本內容,將課文的敘述順序梳理清楚,能降低學生的復述難度,也能為第三學段的“謀篇布局”打下基礎。
(三)發(fā)現(xiàn)結構秘密,復述故事
故事的表達結構和規(guī)律,往往是“內容的縮影”,它能幫助學生理清文路、明曉重點、揭示聯(lián)系。清晰的故事情境圖能幫助學生記憶,可降低復述的難度。教師要引導學生把握故事的結構,理清脈絡,使學生復述起來如魚得水。
(四)借思維導圖,復述過程
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關鍵詞上,通過有效的梳理建立有力的助記工具。另一方面,思維導圖能把大腦中的隱性知識顯性化,以圖形的直觀性對故事內容加以定向和引導,可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其快速記憶核心內容。
《剃頭大師》在“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中,分三次敘述了剃頭的細節(jié),有詳有略,表達得當,言之有序。三年級孩子對事件的過程的感知往往比較模糊,表達上條理不清,敘述起來不得要領。課文中“我”的剃頭過程正是訓練學生表達和思維的好材料。筆者設計了如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1)默讀7-18自然段,用“——”劃出直接描寫我給小沙剃頭的句子,圈關鍵詞。
(2)出示魚骨圖:說一說,我給小沙的剃頭過程,可以用上“先……再……最后……”把過程說清楚。
這樣的設計是語言與思維的雙重訓練,通過“梳理—篩選—聚焦—整合—重組”的過程,把零散的內容聚焦為一兩個學習內容,旨在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拎出剃頭過程中的人物表現(xiàn),學習準確、規(guī)范、有序的語言表達,同時讓學生受到嚴謹?shù)倪壿嬎季S訓練。
復述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編者在編排時遵循由易到難,螺旋上升的準則。教學中,我們也應該依托一定的策略,降低復述的難度,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復述中,讓學生在復述中將獲得的文字信息進行存儲,漸漸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激發(fā)語言思維,不斷加工頭腦中的表象,進而內化,提升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海燕.淺談小學語文課文復述教學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4(08):27+29
[2]王曉芳.小學語文復述教學的策略探尋[J].中國校外教育,2013(34):134+140
[3]莫立玲.論小學語文創(chuàng)造性復述教學的有效實施[J].語文學刊,2013(24):149-151
(浙江省臺州市學院路小學,浙江 臺州 31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