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敏
【摘 要】目的:研究探討不同劑量促紅細胞生成素對于腎性貧血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60例我院所收治的腎性貧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作為本研究的時間范圍,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各為3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選擇了促紅素3000IU皮下注射進行治療,三次一周,實驗組患者采用了促紅素9000IU皮下注射進行治療,一次一周,對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8周。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以及兩組患者的Hb、Hct以及Ttc情況變化。結(jié)果:(1)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6.66%,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33%,兩組患者之間存在差異但差異不大且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兩組患者在治療之前Hb、Hct以及Ttc水平?jīng)]有明顯的區(qū)別,在治療后,兩組患者的Hb、Hct以及Ttc均有所改善,其中實驗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存在差異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3)實驗組患者有一例出現(xiàn)血壓升高,對照組患者有二例出現(xiàn)血壓升高,兩組患者之間存在差異,但差異不大(P>0.05)。結(jié)論:不同劑量促紅細胞生成素對于腎性貧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較大劑量促紅素治療腎性貧血癥的效果較好,值得在臨床應用中進一步推廣。
【關鍵詞】不同劑量促紅細胞生成素;腎性貧血;治療效果;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1-03--01
本研究選取了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間60例我院所收治的腎性貧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研究調(diào)查,探討不同劑量促紅細胞生成素對于腎性貧血患者的臨床實用治療價值[1~3]。具體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研究選取了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間60例我院所收治的腎性貧血患者為研究對象。分組方式為隨機數(shù)字表法,組間分布為實驗組(n=30)與對照組(n=30)。實驗組患者的男女比例15/15,年齡分布在22~73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22+0.24)周歲。對照組患者的男女比例為15/15,年齡分布在27~75周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4.11+0.22)周歲。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統(tǒng)計結(jié)果無差異(P>0.05),可比性校準結(jié)果合格。
納入標準: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均簽訂了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與到本次實驗調(diào)查當中。
排除標準:(1)兩組患者中的病情極為嚴重者。(2)拒絕加入本次實驗研究者。(3)罹患精神病或有精神病史者。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針對對照組患者采用了3000IU的皮下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進行治療,每周治療三次,連續(xù)治療6周。與此同時為患者注射一定的維生素B1以及口服蔗糖鐵。
1.2.2 實驗組治療方法
針對實驗組患者采用了9000IU的皮下注射促紅細胞生成素進行治療,每周治療一次,連續(xù)治療6周。與此同時為患者注射一定的維生素B1以及口服蔗糖鐵。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以及兩組患者的Hb、Hct以及Ttc情況變化。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2.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Hb、Hct以及Ttc情況況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治療有效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采用進行檢測,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示差異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6.66%,對照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93.33%,兩組患者之間存在差異但差異不大且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有一例出現(xiàn)血壓升高,對照組患者有二例出現(xiàn)血壓升高,兩組患者之間存在差異,但差異不大(P>0.05)。
2.3 兩組患者的Hb、Hct以及Ttc水平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之前Hb、Hct以及Ttc水平?jīng)]有明顯的區(qū)別,在治療后,兩組患者的Hb、Hct以及Ttc均有所改善,其中實驗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兩組之間存在差異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研究選取了2017年2月至2019年6月間60例我院所收治的腎性貧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了研究調(diào)查,探討不同劑量促紅細胞生成素對于腎性貧血患者的臨床實用治療價值[1~3]。具體報告如下:
綜合以上因素可以得出結(jié)論:不同劑量促紅細胞生成素對于腎性貧血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較大劑量促紅素治療腎性貧血癥的效果較好,值得在臨床應用中進一步推廣[4~5]。
參考文獻:
江強.用不同劑量的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9(13):138-139.
李秀文,姜雯.烏魯木齊地區(qū)不同劑量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的療效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4):30+68.
姜廷新.不同劑量促紅細胞生成素對腎性貧血治療的臨床研究[J].黑龍江醫(yī)學,2018,42(11):1080-1081.
李香環(huán),寧娟娟.不同劑量促紅細胞生成素防治早產(chǎn)兒貧血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87):28-29.
陳存海,宋艷梅.單次不同劑量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治療腎性貧血的臨床研究進展[J].中華腎病研究電子雜志,2015,4(01):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