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小寧
【摘要】??? 隨著教育的發(fā)展,新課標對小學美術教學提出了跨學科融合的要求。STEAM作為一種跨學科整合的教育模式,為美術與其他學科融合提供了基本條件。美術與多學科融合,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STEAM理念?? 美術課堂?? 多學科融合
STEAM教育因其所提倡的通過跨學科教育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理念廣受世界各國認可。在STEA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shù)學Mathematics)理念指引下,美術教育已不再是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化身”為文化學習和跨學科學習的橋梁。它作為一種跨學科整合的教育模式,為美術與其他學科融合提供了基本條件。其理念作為新課標下美術教學的創(chuàng)新內(nèi)容,不僅注重教給學生美術知識。同時,還應當對學生其他方面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包括觀察能力、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等,其能使學生的綜合培養(yǎng)得以提升。
一、STEAM理念下小學美術與多學科融合的契合
STEAM理念作為一種新的綜合背景下的教育思潮,倡導將各個領域的知識通過多學科的課程結合起來,讓學生在問題與任務的驅動作用下更好地運用跨學科知識進行探究,從而使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這樣的教學方式和理念有利學生逐漸在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形成綜合素養(yǎng)。
新的《美術課程標準》也提出要“加強美術課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就是要將美術與各學科之間的壁壘打破,將學科的界限予以突破,將學生的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同時有機地結合美術與相關學科,比如,音樂、語文、數(shù)學、思品、科學、信息技術等。
傳統(tǒng)美術課的內(nèi)容通常是按美術學科知識與技能的縱向結構安排,學生在上美術課時只是注意觀察眼睛所見的事物,不會結合自己在其他學科學到的知識進行融會貫通的學習,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而STEAM理念指引下的美術與多學科融合學習,既考慮到了美術學科自身的獨特性、系統(tǒng)性,又強化了學科間的橫向聯(lián)系和有機融合,起到相互支撐,相互補充,共同發(fā)展。多學科元素引入美術課堂實施的融合性教學,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予以激發(fā),更能將美術課堂的生命力彰顯出來,且在學生綜合思維、綜合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方面具有顯著優(yōu)勢,大大提高美術課堂教學質量水平。
二、STEAM理念下小學美術與多學科融合的實施
創(chuàng)新是美術教育發(fā)展的動力,而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最好的路徑則是促進學科融合。美術與多學科間的相互融合,是現(xiàn)代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在美術與多學科融合教學中,STEAM理念的廣泛應用,不僅有助于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而且增強了美術教學的影響力,豐富了美術課程的內(nèi)容和人文內(nèi)涵,使小學美術教學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1.美術和音樂學科融合,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音樂與美術同屬藝術范疇,他們之間有許多融合的地方。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具有豐富而強烈的情感,能夠使人的思想情緒得以調節(jié),給人留下美好的感受。將音樂教育應用于美術課堂中,不僅能將課堂教學氣氛予以活躍,且能使學生的審美情緒得以提升。例如,在上《會變的線條》一課時,選用不同節(jié)奏旋律的音樂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根據(jù)歌曲的旋律來表現(xiàn)線條。通過對節(jié)奏強烈《命運》的播放,適合畫跳動起伏的折線,通過對《高山流水》的播放,從輕柔舒緩的旋律中能感悟平滑婉轉的曲線,這樣通過學生自身的感覺來提高對藝術的感受能力。
2.美術與語文學科融合,促進學生人文情感的增強美術與語文雖然是兩個不同的學科,但是將這兩個學科相融合,可以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在美術教學中有機融合語文學科,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得以啟發(fā),且能使學生的想象力得以豐富,在很大程度上還增強了美術學科的人文性,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會有較大的提高。中國的國粹“國畫”一直沿襲著詩畫相配的原則,其在將畫者的心聲完整表達過程中主要采用兩組形式,即文學、畫面。在教學過程中,以《望廬山瀑布》為例,讓學生朗讀這首古詩并結合音像資料欣賞,來理解和領會古詩的詩意,使學生根據(jù)詩意內(nèi)容,對廬山瀑布的美景進行幻想,使其真正的感受到廬山獨特的意境。在這個過程中,要求學生根據(jù)想象與記憶,用畫筆描繪出雄偉壯麗的廬山瀑布景觀,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力。
3.美術與數(shù)學學科融合,促進學生創(chuàng)意思維的培養(yǎng)美術教學中融合數(shù)學幾何圖形,有助于實現(xiàn)學生空間想象能力的強化效果,使得學生能夠有效利用幾何圖形來進行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使得美術作品更加富有創(chuàng)新,其對提升小學生美術課程的作畫能力可以起很好的輔助作用。在《多姿多彩的靠墊》教學活動中,融合數(shù)學學科元素,讓學生用各種幾何圖形組合來進行靠墊設計。在《幾何之美》的美工活動中結合立體圖像,通過多種手法將二維平面轉化為三維立體作品,如折疊、剪接、粘貼等。學生用不同形式、不同材料詮釋著對幾何美的理解,賦予幾何作品獨一無二的生命力,制作出了靈巧的飛機,漂亮的風車,絢爛的彩花,可愛的龍貓,綻放的菊花……千變?nèi)f化,絢麗多姿,帶來很多驚喜的同時也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與審美能力。
4.美術與思品學科融合,促進學生道德情操的升華美術課不僅要注重學生美術知識的講解,還要注重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思品課同樣要注重學生豐富情感的培養(yǎng),其目的是為了使學生的綜合修養(yǎng)得以提升,更好的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發(fā)展。通過融合美術與思品學科,能夠有效升華學生的技能傳授與能力,有助于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如思想道德修養(yǎng)、正確的三觀樹立等。如在《神州風采》的教學中,讓學生相互交流具有中國特色的名勝古跡、物產(chǎn)以及藝術和民俗等,了解中華民族有著許多寶貴的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和獨特的民俗文化。
5.美術與科學學科融合,促進學生探究意識的提高美術教學中有很多教學的內(nèi)容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如低年級教材里就有《長呀長》《我和昆蟲》《大樹的故事》等都是和大自然、生活息息相關的。在教學中,讓學生用心聆聽大自然的各種聲音,探索大自然中的各種事物。在上美術課時帶領他們到校園里的每一個角落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
三、STEAM理念下小學美術與多學科融合的思考
美術是一門綜合性學科,STEAM理念下的小學美術教育,對于“跨界”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實踐意義,美術教育的核心任務是培養(yǎng)一批具有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跨學科思維能力的人才。STEAM理念的核心特征與美術教育所具有的特征之間有著很多的相似之處,教師通過融合美術與跨學科教學資源,不僅能讓學生更好的展開相關知識的自主學習,且能夠使其更好的觸類旁通。多領域的知識碰撞不僅能使得學生對美術作品更深入的理解,且能使學生對其他知識與技能有所掌握,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全面提高。
當然,美術與多學科的融合教學并不是簡單的相加,也不是搞大雜燴,而是各學科與美術課程之間的相互依存、相互溝通、相互融合,根基始終還是美術教學,在對美術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方面,通過對其他學科教學有益成分的廣泛地吸收,能有效豐富完善美術教育的形式。
相信STEAM理念下的小學美術課堂通過多學科教學資源的融合,必然會得到好的發(fā)展。只有這樣,STEAM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路子才會越走越寬,才能更好地激發(fā)美術課堂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鄭葳.中國STEAM教育發(fā)展報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9.
[2]雷曉華.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多學科融合[J].西部素質教育,2019,(3).
[3]劉艷.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學美術課堂多學科融合教學研究[A].2019教育信息化與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學術研討會(成都會場)論文集[C].20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