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國亮 馬成明
摘 ?要:目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存在重理論、輕實驗,教學方法單一,化學實驗設備落后、陳舊,學生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因此,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升專業(yè)素養(yǎng);精準施策,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課堂教學,并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切實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初中化學;有效性;策略探究
初中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是初中階段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也是重要學科。它主要研究生活中的各種化學現(xiàn)象,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密切。然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卻不盡如人意,存在許多問題,如學生缺乏學習化學的興趣,有些學生甚至對化學課產(chǎn)生抵觸心理等。面對這一現(xiàn)狀,如何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每位初中化學教師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筆者就此問題,結(jié)合教學經(jīng)歷談談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目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
1. 重理論而輕實驗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當前初中化學教學偏離了正確的軌道。有些教師認為,只要將理論知識講解透徹,學生就能在化學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于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以理論知識講解為主,忽視了化學實驗教學。長此以往,不但會降低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而且還會出現(xiàn)化學理論知識扎實卻不會動手操作實驗的現(xiàn)象。有些教師認為,實驗教學只是培養(yǎng)學生使用化學儀器和實際操作的能力,卻忽略了學生通過化學實驗形成分析問題、探究問題,并概括化學知識的能力。于是,教師在課堂中將實驗步驟板書出來,將做實驗改為講實驗,學生無法想象實驗會產(chǎn)生怎樣的化學變化,思想被禁錮在教師的講解中,更談不上放飛思想、大膽創(chuàng)新了。
2. 教學方法單一
有些教師為了使自己的教學成績不落后于其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花很多精力去講解知識,讓學生反復練習,通過大量的作業(yè)訓練來鞏固所學知識。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課堂所學知識,教師在課堂中主宰一切、包辦一切,不敢放開手腳讓學生自主學習,唯恐遺漏教學知識點,于是整節(jié)課采用“滿堂灌”的教學方式,課堂效果不理想。
3. 實驗設備落后、陳舊
初中化學是以實驗為依托的一門學科,在課堂教學中,很多實驗現(xiàn)象要通過教師演示或者學生親自操作來觀察所得,只是憑借教師的講解,學生是不能深刻感受的,收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必須由學生親身參與、動手操作,才能明白化學原理,才能對化學現(xiàn)象印象深刻。但是,有些學校由于辦公經(jīng)費緊張,化學實驗設備無法得到及時更新與補充,導致一些學生實驗無法正常開展,也無法保證一些實驗的安全性。
4. 學生實驗興趣不高
興趣是學生有效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也是學好化學的內(nèi)驅(qū)力。只有學生擁有較為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有效提高化學學習成績。學生缺少實驗興趣主要表現(xiàn)為:首先,有些學生學習化學缺乏興趣,甚至還有厭學的傾向;其次,有些教師自身素養(yǎng)不高,化學知識缺乏系統(tǒng)性,上課時漏洞百出,教學方法死板、單一,課堂氣氛沉悶,使部分學生失去了學習化學的興趣;最后,初中化學中有不少分子式、化學方程式,記憶難度較大,概念較難理解,使學生學習有困難,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打折扣。
二、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 更新教師教學理念
課程改革實施已經(jīng)多年,但是有些教師不能與時俱進,教學觀念跟不上課程改革的步伐。因此,教師要積極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靈活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教師要精準施策。教師要以《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依據(jù),立足化學教材,完成授課任務,同時要深入挖掘與學生實際緊密相關的案例,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境,實施生活化教學,這樣能提升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其次,加大培訓力度。初中學校普遍存在師資力量不均衡的現(xiàn)象。很多初中化學教師專業(yè)素養(yǎng)參差不齊,甚至有些學校化學教師短缺,為了正常開設化學課,由不是化學專業(yè)的教師擔任化學教學工作。由于這些教師化學知識缺乏系統(tǒng)性,導致學?;瘜W成績整體不高。因此,學校要加大培訓力度,切實轉(zhuǎn)變教學觀念,摒棄“一言堂”的教學方式,構(gòu)建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最后,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信息技術迅猛發(fā)展的今天,還有很大一部分教師不會使用多媒體,不會制作課件。因此,學校要大力提倡信息化教學,讓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以其形象、直觀的特點化解教學重、難點,化復雜抽象為具體形象。這樣不僅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還擴大了課堂教學容量。
2.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首先,尊重、理解和信任學生。學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尊重和理解。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一味地運用高壓政策和強制手段,只能制約良好師生關系的形成。因此,教師要與學生平等對話,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不能以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生,尤其是對待學困生,教師更要以友善的態(tài)度信任他們,相信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取得成功。
其次,教師要熱愛學生,并嚴格要求學生。熱愛學生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教師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地關心學生,一視同仁,才能融化學生心靈的堅冰,讓教師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與教師展開心與心的交流。另外,教師還要嚴格要求學生,把對學生的關愛與嚴格要求結(jié)合起來,才能真正達到教育的目的。
最后,做到為人師表。學生往往喜歡學識淵博、談吐高雅的教師。因此,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博覽群書,開闊視野,要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較高的業(yè)務素養(yǎng),上課時能引經(jīng)據(jù)典,旁征博引,以自身的才華吸引學生,才能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
三、結(jié)束語
總之,提升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化學教師用心去揣摩,精心去打造課堂教學,就一定能提高化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基金項目:2019年度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化學有效課堂教學方法與策略的研究(WW[2019]GH186)。
參考文獻:
[1]湯文俊. 提升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名師在線,2017(16).
[2]張紹波. 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 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