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德春
摘 要:足夠的閱讀能力的具備在任何階段的語文學習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而這種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不斷的閱讀訓練才能得到慢慢提升,所以學生的語文高段閱讀能力應從小抓起,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起到輔助作用,傳授學生閱讀技巧,帶領學生主動參與到閱讀訓練中。本文基于現(xiàn)代語文教育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簡要探究一些有效的語文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策略探究
引言:
小學生的年齡大多都偏低,在這樣的年齡特征下,學生往往都很難耐得住性子、沉住氣來細細閱讀課文,使得閱讀能力的提升成為一大難點。而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也會忽略學生的閱讀主體位置,閱讀過程由教師直接完成再一昧地傳輸給學生,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沒有任何的益處,反而讓語文課堂變得沉悶而枯燥。因此教師應作出跨越性的改變,打破傳統(tǒng)單一的語文教學模式,重視學生高段閱讀的訓練。
一、豐富閱讀內(nèi)容,幫助學生培養(yǎng)閱讀興趣
無論是哪一科目的學習,興趣都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興趣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探討永不過時。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也是如此,訓練閱讀能力最首先的就是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因此每一位小學語文老師都應重視這一環(huán)節(jié),摒棄傳統(tǒng)以自我講述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參與到課文閱讀當中[1]。
例如在學習到四年級上冊的課文內(nèi)容《女媧補天》時,教師可以提前預留好任務,在正式的課文學習中抽若干個同學朗讀課文,那么學生就會不自覺地主動加入到課文閱讀的過程中,而且具有故事性的課文可以讓學生的閱讀過程變得輕松有趣,《女媧補天》的內(nèi)容極少有生字難詞,讓學生在課上朗讀之時產(chǎn)生一種滿足感和自信心,提高對語文課本的閱讀興趣,增加閱歷。
二、采用任務驅(qū)動法,幫助學生理清閱讀思路
在接觸到高段閱讀時,學生具備了基礎的閱讀能力,此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嘗試自主閱讀文章,傳授學生自主查閱生字詞的技巧,讓學生能慢慢擺脫對教師強烈的依賴性,熟練地運用各種工具來查閱閱讀時遇到的生字詞,利于學生更加順利地理解、吃透文章。
此時教師就可以預留一些課前的預習任務,例如在學習到小學課文四年級上冊《梅蘭芳蓄須》之時,教師就可以提前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查找課文中的生詞,如“糾纏、侵略、淪陷、騷擾、斬釘截鐵”等詞匯,讓學生去了解這些詞匯的含義、寫法以及讀音,從而讓課文學習變得更加順利高效。在四年級下冊的課文《海上日出》、《記金華的雙龍洞》等的學習中,教師雖不能帶領學生身臨其境,但可以讓學生在課文學習之前通過自己的方法去了解這些美景及地方特色,從而幫助學生理清文章思路,提高課堂閱讀效率。
三、多元化教學,打造高效課堂
單一的教學模式對于小學生來說往往都難以集中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只從課本中汲取知識的方式也難以讓學生吸收和理解文章的精華部分,所以教師應科學設計教學方法,采用多元化教學與課本知識相結(jié)合的模式。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與語文課文閱讀相關的小活動與游戲,調(diào)動課堂積極性[2]。
例如,在學習四年級下冊的課文《巨人的花園》之時,教師可以抽取部分同學在課堂上以小劇場的方式來演繹課文的內(nèi)容,選出一個巨人的角色與若干名小孩兒的角色,讓學生熟記課文內(nèi)容與劇情走向,鉆研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更好地還原課文故事,在這樣的合作互動過程中學生就能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漸漸愛上閱讀,提高語文學習的效率。所以教師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化單一為多元,推動語文課堂教學向高效率發(fā)展。
四、科技教學,利用現(xiàn)代化工具輔助課堂
在現(xiàn)代化科技高度普及的今天,教師不應該只局限和滿足于傳統(tǒng)的純教材教學,結(jié)合新的教學工具,例如多媒體技術,將這樣的技術與課堂高度融合,既能讓教師緊跟時代腳步,又能讓學生在接觸新媒體課堂之時提高語文閱讀的興趣,走進廣闊精彩的閱讀世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情感世界。
例如在研究《文成公主進藏》這一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工具,查找一些與文成公主進藏有關的歷史圖片以及歷史故事,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這一優(yōu)美歷史故事,體會文成公主犧牲自己的偉大感情。又如在《圓明園的毀滅》這篇文章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放映一些相關的影視資料與圖片,通過圓明園盛況與被毀之后現(xiàn)狀的對比,讓學生記住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中國所受的屈辱,同時增強學生的民族主義精神與愛國主義精神。
五、適當提問,與學生產(chǎn)生互動
在課堂上,部分小學生都缺乏勇氣主動向老師表達疑惑,這種害怕、不自信的學習心理大大降低了課堂學習效率,學生心里即使有疑惑也羞于去表達,嚴重影響對文章的深層理解與有效探究,因此教師應照顧到這一類學生的性格特征,主動把握提問時機,適當拋出問題來幫助學生理解文章中的重難點。
古詩詞一向都是課文中的難點內(nèi)容,例如在學習到六年級上冊王安石的詩《書湖陰先生壁》之時,教師可以向?qū)W生提出問題:“你知道王安石的一生經(jīng)歷了什么嗎?”從而讓學生在了解王安石這位詩人的時候體會他作品中的情感,幫助學生把握這首古詩的重點,又能適時地活躍課堂,激發(fā)學生對古代詩人的了解與探究。
六、結(jié)束語
從上面的內(nèi)容可以看到高段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教師應該注重這方面的教學,正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幫助學生養(yǎng)成有利于語文學習的良好閱讀習慣,提高語文素養(yǎng),通過有效的策略來幫助學生提高高段閱讀的能力,積極主動地探究語文教學新模式、新方法,為現(xiàn)代小學語文教育注入鮮活的血液,推動小學語文教育事業(yè)繁榮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杰.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好日子,2019,000(007):P.1-1.
[2]康玉珍.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0,000(001):P.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