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小芳
(廣州現代信息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660)
首先,請看下面這段對話:
米飯插曲( The Rice Episode)
Brian,一位來自美國的學生,在德國學習了一年,為他的德國朋友Andi 煮好了一頓晚飯,因為Andi 最近幫助Brian 完成了他的德文研修論文。Andi 剛剛來到Brian 家。
(Brian, an American student spending a year in Germany, has cooked a meal for Andi, A German friend, who has recently helped him with his German seminar paper. Andi has just arrived.)
(1)Brian:hallo Andi,how are you?(安迪,你好嗎? )
(2)Andi:yeah,fine,oh,fine,really,yeah;(好啊,真的非常好啊。)
(3)Brian: so, everything’s ready now. I hope you like it. I have cookedit myself. (一切都準備好了,我希望你喜歡,這是我自己親自做的晚飯。)
(4)Andi: Yeah, fine. (嗯,不錯。)
(5)Brian: That’s what we eat in the South. (這就是我們在美國南部吃的晚飯。)
(6)Andi: (in a loud voice) but that’s so much that is FAR TOO MUCH rice.(大聲說: 但是這也太多米飯了。)
(7)Brian: That doesn’t MATTER. I have paid for it, and I have INVITED you. (沒有關系啊,我花錢買的,我請你來的。)
(8)Andi: DOES matter it DOES it DOES think of the many poor people who go hungry and would like to eat something like that.(很有關系啊,你想想還有很多窮人挨餓,他們很想找到東西吃啊。)
(9)Brian: I believe I find. (我想是的。)
(10)Andi: I find one should in this common world in which we do all live the world in which we are all endowed with material goods so Unequally we should at least on a small scale try to produce no waste no useless (waste). (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平凡的世界上,我們都追求物質的東西,但是很不公平,我們至少應該在最大程度上減少浪費和不制造無用的垃圾。)
(11)Brian: (Well Andi), I am not I don’t believe.(我沒有,我不是這樣想的)
(12)Andi: Produce (no waste) and always in our consciousness think that we in the rich western world… (monologue continues for 1-1/2 minutes)(不制造垃圾,并且要想到我們生活在富裕的西文世界...)(長達一到兩分鐘的長篇獨白)
在語碼模式中,交流被看作是一個解碼的過程,但是語碼系統也能進行信息自動配對。根據這種觀點,某種程度上交流的成功也就是說話者和聽話者之間信息配對,發(fā)出的信號在形式上和收到的解碼的信號是一致的(1)。語碼模式有著描述達到目的的交流的優(yōu)勢,但是又不能完全當作是人們如何真正的交流。研究語用學的現代方法承認人類的交流很大程度上開發(fā)了語碼(一種自然語,如英語、德語和日語),但是他們也試著公正地承認事實,然后進行驗證。人類的交流行為主要依賴人們對彼此意圖的推理能力,不僅開發(fā)語碼中的信號所呈現出來的跡象,也發(fā)掘其實資源所呈現的事實:包括人們自己的洞察力和普通常識(2)。
文中將運用語用學中的主要觀點reference, illocutionary force, agreement/disagreement, face -threatening behavior, context, conversational pattern /structure 來分析這段對話。
Yule(6)認為:所指不僅是一個單詞一個短語在世界中的人和物的關系。它是一個社會行為,說話者認為他所選的詞或短語來指稱一個物體或是人,也能被聽話者理解。
在上下文中,指義表達分別指當時特定的人,事,地點和時刻,但是在另外不同的場合,他們又有不同的所指。如在(5)Brian 說“That’s what we eat in the South. (這就是我們在美國南部吃的晚飯)”。此處的the South 就特指Brian 的家鄉(xiāng)—美國的南部。
有時確認語用意義的過程也包含著解釋那些歧義詞和模糊的語言表達,這樣就需要在上下文中指定他們的意義(3)。語用學在解釋聽話者在一個給定的話語或語境中如何找回表達的意義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例如,在(3)中Brian 說的話的it 就是指Brian 做的這頓飯(a meal)。然而到了(7)中 Brian說的話中的it 就是指rice,所以在不同的上下文語境中,同樣的一個指稱代詞,所指也就不一樣了。
推測語用意義包含另外一種因素,也就解釋話語的言外之力。例如,在(6)中Andi 說的話,并且是大聲說,那么此處的“FAR TOO MUCH rice”就不是一句贊美的話語,相反的,這句話也成了Andi 要繼續(xù)批判Brian 的靶子,因為下面的對話,Andi 就是圍繞“FAR TOO MUCH rice” 進行進一步的批評和延伸,引出了更廣泛更嚴肅的話題。而在(7)中Brian說的話可以理解為是努力來維護自己的positive face,他的言外之意就是“你不用擔心浪費和錢的問題,是我自己花錢買的,而且你也是我請來的客人,就沒有必要為這個擔心了”。
實際上話語的主要重要性不在于話語表達出來的意義(直接流出來的意義),而是聽話者推測說話者想到表達或是暗示的意義,更專業(yè)地來說,它在于隱含意義,或者是簡接交流的意義(4)。
例如,(6)Andi 說的話,Brian 聽出來Andi 有些不同的意見,可能會有批評或抱怨的語氣。Brian 為了緩和氣氛,也為了和Andi 達到一致意見,彌補分歧,能夠讓雙方的談話繼續(xù)下去,因此在(7)中Brian說的話也可以看成Brian 為了緩和矛盾,雙方達到一致意見做出的解釋和努力。然而在(8)中Andi 說的話很顯然表明Andi 忽視Brian 為了兩人達以一致意見而繼續(xù)進行對話的努力,Andi 的這句話只能將對話向分歧的方向更推進了一步,讓兩人的交流更難進行了。而(9)中 Brian 說“I believe I find. (我想是的)”,這表明Brian 為了維持對話,和Andi 達到一致意見,為了順利交流,能圓滿地結束此次晚餐。
會話經歷了有規(guī)則會話語對,稱為“相鄰語對”(5)。在語對中的對話是有規(guī)則,也就是第一個成員提問第二個成員。例如:一個問題就需要一個答案。在會話分析的框架中,一個會話相鄰語對中的表達,如(6)中Andi 說的話和在(7) Brian 說的話,那么答案(7)就可以理解為是對(6)的解釋,也就形成了一個“插入的序列”。但是從(8)~(12)中的研究發(fā)現,這種合作式的會話模式被Andi 打破了。如在(8)中Andi 說的話表明Andi 沒有按照會話合作的原則,他只是從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出發(fā),將對話的發(fā)展推到更加不可交流的方向。在(9)中,Brian 說的話表明Brian 的回答已經無法表達他自己的觀點,他只能順著Andi 的長篇大論說一些附和的對話,可能避免爭執(zhí),也可以將對話維持下去,也算是Brian 作為主人對客人Andi 面子的維護和尊重。但是在(10)中Andi進一步說的話也可以看作Andi 完全不考慮對話合作性原則,將對話推進一個更加無法進行的方向,他已經將Brian 盛情邀請,親手精心做的這頓晚飯當作批判的靶子,也是對Brian 面子的威脅,看作是他完全不考慮Brian 的positive face (積極面子)。在(11) 中Brian 說的話也表明Brian 已經無能為力維持正常的對話,只能做最后的努力,順勢而下了。最后在(12)中Andi 最后的長篇大論已經將對話徹底推進到了一個不可逆的地步。
此對話中運用語用學中的主要觀點來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結果。在此對話中語境是Brian 請Andi 來家中用餐,表示對Andi 幫助的感謝。因此語用學從面子和禮貌理論得出的觀點,對實際生活中的對話也有著很實際的關聯意義,特別是在人際交往和社交活動上。例如,當回答朋友的提問,給別人建議,或者是指責別人,也基于友情來回答問題,面子問題都是必須要考慮到的重要問題。當然,也要考慮會話的言外之意,考慮到對話中的一致和分歧問題,特別是否有利于維持對話的可持續(xù)性,遵循一定的會話結構和模式,讓整個對話能夠繼續(xù)進行下去。有些個體(也許是某個文化團體)對面子問題都會比別人更敏感。但是盡管這樣,我們都要將這些語用學的主要觀點都要認真仔細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