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萍
摘 要:隨著我國語文課程改革的深入,人們意識到了當前的語文課程教學方法是沒問題的,有問題的是課程和教學內容。經(jīng)過這么多年的實踐,發(fā)現(xiàn)語文教師經(jīng)常不知道自己“該教什么”,而學生則是不知道自己“該學什么”。造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就是語文課程內容的不明確。因此,就以蘇教版小學語文如何構建序列化的閱讀課程內容,分別構建適合小學生的與閱讀相關的知識、能力、方法、習慣等序列,希望可以為以后的小學語文課程改革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序列化;構建
我們在多年的實踐之后發(fā)現(xiàn)小學生閱讀的知識、能力、方法、習慣都應該是我們的教學重點。但在以往課程中,我們對學生相關的傳授、培養(yǎng)、詮釋、訓練都不到位,也沒有形成系統(tǒng)化的教學脈絡。這就會出現(xiàn)語文閱讀教學銜接不好、方向莫測、質量不高等缺點。所以,本文就提出構建序列化的閱讀課程內容,希望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系統(tǒng)規(guī)劃提供一些幫助,使其更加清晰、簡明、系統(tǒng)、有序,這樣我們就可以形成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序列化教學模式。
一、構建閱讀知識序列
(一)知識要求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閱讀知識點就是我們要讓小學生抓住的閱讀知識。而構建知識序列不僅能使學生形成完整的學習路徑,加深記憶和反思,而且可以使他們在完整的序列編排下,由簡單到復雜,逐層加深閱讀的理解。
(二)構建策略
構建閱讀知識的序列我們要分三步走:也就是理解詞句內涵、認知標點符號、體會不同的表達語氣[1]。下面我們就以小學三年級語文課本中的《拉薩的天空》為例,來進行相關的構建序列。
序列一:理解詞句內涵。首先我們可以選擇“在拉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這句話來教學,我們要使學生意識到這只是形容天空蔚藍的一種比喻,從而使學生理解詞句的內涵,這就是第一層序列。
序列二:認知標點符號。之后我們就可以接著講述“拉薩是有名的‘日光城……藍寶石一樣。”這句中的標點符號,使學生能夠清楚地認識到各種標點符號的作用,從而提高閱讀的技巧。這就是第二層序列。
序列三:體會不同的表達語氣。最后我們再講述“在藏語中……圣地的窗簾了”這句,引導學生認識到由標點符號所帶來的語氣的連貫性,進而掌握閱讀的特點。熟悉文本的表達語氣,這就是第三層序列。
二、構建閱讀能力序列
(一)能力要求
學生要想掌握閱讀的技巧其閱讀的能力就一定要高,總結起來就是閱讀的理解、判斷、鑒賞等多能力的組合。只有這樣才可以形成閱讀的記憶以及思維。當學生的閱讀能力越強時,其對文本特征的敏感度就會越高,其宏觀把控力也就越厲害,其提取、推斷、解釋文本信息,體驗文章情感的能力也會隨之上升[2]。
(二)構建策略
閱讀能力序列我們是可分為提取、推斷、感知、評價四方面。下面我們就以四年級的《奇妙的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來進行序列構建。
序列一:提取信息。我們要引導學生提取出文章中的“電纜、無線電波、電子錢包”等極為重要的信息解讀性詞語,培養(yǎng)他們提煉關鍵信息的能力。
序列二:推斷解釋。當學生做到序列一的要求后,他們很可能還沒形成自己的語義判斷。所以這一序列就需我們引導學生掌握文本最真實的內涵。
序列三:整體感知。當學生達到以上兩點后,他們還未揭示文章全貌。所以,我們要使學生形成對《奇妙的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的內涵和中心的整體感知。
序列四:評價鑒賞。當學生做到以上三點后,就可以課堂提問以及寫讀后感了;這時,學生已經(jīng)由單一視角,移至文章全貌,我們可引導學生鑒別文章論點,進而發(fā)現(xiàn)其缺陷,進一步提升其閱讀評價鑒賞能力。
三、構建閱讀方法序列
(一)方法要求
我們需要結合朗讀、默讀、略讀、瀏覽這四種閱讀方法,引導學生真正地掌握它們,從而使他們的閱讀方法得以豐富。
(二)策略
我們可以根據(jù)四種閱讀方法使用環(huán)境不同的特點進行序列分級,也就是分為略讀瀏覽、朗讀、默讀這三個序列等級。
四、構建各學段的閱讀習慣序列
(一)習慣要求
只有學生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他們才能形成良好的閱讀品質。這就要求我們在設計序列時,既可以激發(fā)其興趣,又能訓練其多種習慣,逐步培養(yǎng),循序漸進,終身受用[3]。
(二)構建策略
小學生的閱讀習慣還未養(yǎng)成,其毛病較多但是易改正,所以本文就有針對性地分為閱讀積累、質疑提問、整理查找三個序列。
總的來說,我們在構建小學語文序列化閱讀課程內容時,要結合實際的教學經(jīng)驗,充分結合知識、能力、方法、習慣這四個小學語文序列化要素來進行相關的設計。當然,我們還要明確其本質要求,合理進行教學序列的編排,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加強學生的閱讀感知能力,提高其整體把控能力,使小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最終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參考文獻:
[1]沈娟.小學語文閱讀課程內容的序列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8.
[2]王萍,郭圣林.從香港兩套中國語文教科書談小語教材的兒童視角[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4(12):7-13,51.
[3]鄧彤.“序列”與“散點”:百年語文課程取向的嬗變:新課標時代語文觀念的反思與重建[J].中學語文教學,2013(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