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健
摘 要:初三學生作為初中的特殊群體,面臨著較大的升學壓力。體育活動幾乎被取消,學生整天沉浸在題海中,導致身體健康狀況急劇下降,少數(shù)學生還產(chǎn)生了一定的心理問題。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努力提高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質量,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當前初中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文章對初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實踐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三學生;體育活動;升學壓力;身體健康;增強體質;心理健康
中圖分類號:G633.96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35-0084-02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學校體育工作的若干意見》號召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開展“陽光體育活動”,不斷提高體質健康水平,促進身心全面和諧發(fā)展。但是,不少學校還在片面追求升學率,沒有按規(guī)定開足開齊體育課,更不能保證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筆者在初三年級開展了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實踐研究,對初三年級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時間安排、活動內容、組織形式及其運動負荷進行了深入探討,對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改善初三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對文化課成績的影響等方面的實效性進行比較分析,旨在論證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為初中學生開展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提供理論和實踐方面的依據(jù)。
筆者所在學校是一所普通城鎮(zhèn)初中,學生的營養(yǎng)、體質狀況、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學校的師資力量、場地器材與一般城鎮(zhèn)和農(nóng)村初中基本相似。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分別進行了身體機能和素質測試,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均無顯著差異,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初二期末考試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門主要學科成績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亦無顯著差異。
一、實踐方法
實驗班每周有三節(jié)體育課,均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根據(jù)學生身體發(fā)展需要和學生興趣愛好選擇教學內容,激發(fā)學生的運動興趣,注重鍛煉的實效性,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采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多種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采用靈活多樣的分組形式,加強學生之間的交往,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讓學生進行各種積極的情感體驗,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每周有兩節(jié)課外體育活動,主要是復習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進行各種身體素質練習,提高實踐運用能力。學生還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選擇球類、武術、跳繩、跳皮筋、健美操、拔河等體育運動,并經(jīng)常開展各種小型多樣的競賽活動,一般采用按興趣分組、自由結合等形式。
實驗班每周星期六和星期日要參加社區(qū)的體育活動,居住同一社區(qū)的學生可組成鍛煉小組?;顒觾热菘筛鶕?jù)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學生也可以參加社區(qū)組織的集體活動和各種競賽。實驗班每天早上有十分鐘的早鍛煉,學生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選擇身體素質鍛煉,哪項素質差就練哪項素質,也可以選擇各種簡便易行的游戲活動。
對照班每周也有三節(jié)體育課,但更多的是圍繞體育中考來選擇教學內容進行教學和訓練。
二、實施方案的具體措施
為了保證實驗班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的質量,學校對實驗班各種體育活動建立了嚴格的考勤制度。學生每天在體育活動登記表上如實填寫活動的時間、內容、練習次數(shù)。班主任和小組長定期檢查評比,教會學生自測心率、運動密度和調節(jié)運動負荷的方法,并經(jīng)常結合測定情況調整運動負荷。
三、結果與分析
實驗班和對照班相比,力量素質、耐力素質提高的幅度較大,這是因為實驗班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內容安排注重了學生身體素質的鍛煉。實驗班不但每天開展早鍛煉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而且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也根據(jù)學生身體發(fā)展的需要安排相應的身體素質鍛煉,體育鍛煉活動具有經(jīng)常性和連續(xù)性,加之運動負荷、運動密度又較為科學合理,所以實驗班學生力量素質、耐力素質提高較快。在速度素質方面,實驗班和對照班相比有所提高,但提高不明顯,這可能與遺傳、無氧代謝的練習較少,實驗時間較短有關。
1.從人體機能能力方面來看,實驗班與對照班相比提高幅度較大
初中學生正處在生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提高他們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機能十分重要。實驗班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采用平均心率每分鐘120次~140次的中等強度運動,屬于有氧代謝,適合初中學生的生長發(fā)育特點。30%~40%的運動密度可以使學生的心率長時間處在每分鐘120次~140次,使機體長時間處在有氧代謝之中,有利于發(fā)展人體最大吸氧能力,提高呼吸系統(tǒng)機能。在有氧代謝狀態(tài)下,單位時間內的心搏量和脈搏輸出量最佳,有利于提高人體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增強心肌力量。所以實驗班學生經(jīng)一年實驗后,呼吸系統(tǒng)和心血管系統(tǒng)的機能提高幅度大于對照班。
2.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實驗班學生除兩個因子以外,其余各因子和對照班相比都有所下降,這說明實驗班和對照班有明顯差異,這也表明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對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顯著效果。這是因為實驗班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內容豐富多彩,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活動內容,滿足他們的心理需要。學生在自己喜愛的體育活動中宣泄情感,滿足活動的欲望,使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壓力得到緩解,保持良好心態(tài)。又因為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采取了靈活多樣的分組形式,還因為學生星期六、星期日參與社區(qū)體育活動,人際交往的范圍擴大,人際關系得到極大改善,社會適應能力提高。
對照班學生中抑郁、焦慮、恐怖等各因子得分有明顯的上升趨勢。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社會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年齡階段的心理特征,體育課上枯燥無味的中考項目的反復練習等,都是對照班學生產(chǎn)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
3.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實驗班學生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門主要學科的均分,以及總分的均分和對照班相比,有所提高。為什么實驗班學生開展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減少了學習時間,成績反而好于對照班呢?這是因為初中學生正處在大腦發(fā)育完善的重要時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加大了人體的吸氧量,使大腦有充足的氧和營養(yǎng)供應,加快了腦的發(fā)育,為知識技能的掌握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體育活動中運動技能的形成,不但有著精細復雜的智力活動,而且需要感覺、視覺、聽覺等器官的密切配合。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不但促進了學生智力的發(fā)展,而且使感覺、視堂、聽覺等器官更加敏銳,進一步提高了大腦的反應速度和分析判斷能力。
實驗班學生在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中,運動中樞處于高度興奮狀態(tài),增強了腦力活動中樞的抑制能力,使之得到更好的休息。運動后,腦力活動中樞的功能得到更好的恢復,使之保持在良好的興奮狀態(tài)。學生反應、分析、判斷、思維能力提高,記憶力增強,不但加快了知識技能的掌握,而且使之更加牢固。實驗班學生開展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體質健康狀況明顯提高,大腦皮層對疲勞的耐受能力提高,學生能長時間保持旺盛的精力進行學習。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經(jīng)一年實驗后,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相比,力量素質,耐力素質,心血管系統(tǒng)機能,呼吸系統(tǒng)機能和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明顯的提高,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存在顯著性差異。這與實驗班科學合理地開展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具有密切關系。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相比,語、數(shù)、外三門主要學科的考試均分,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雖無顯著性差異,但有所提高。這與實驗班的學生經(jīng)常參加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身心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具有密切關系。
2.建議
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內容的安排要豐富多彩,既要考慮到學生身體發(fā)展的需要,又要考慮到滿足學生的興趣和愛好,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組織形式要靈活多樣,既要方便學生開展體育活動,又要為學生合作交往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運動負荷的安排應以中等強度為主,但也要區(qū)別對待,因人而異。
參考文獻:
[1]管世超.影響初中生體育興趣的因素及對策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8(07).
[2]李偉軒.赤峰市元寶山區(qū)高中“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開展現(xiàn)狀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07).
[3]張科峰. 新鄉(xiāng)市城區(qū)中小學“每天鍛煉一小時”開展現(xiàn)狀研究[D].河南科技學院,2018.
[4]許朝軍.“每天一小時”體育鍛煉重在落實[J].甘肅教育,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