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鵬
【摘要】小學科學是學生科學啟蒙,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的一門學科,是小學教育中一門重要的學科,因此怎樣可以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現(xiàn)階段科學老師的重點研究問題。下面這篇文章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如何從學生的探究過程中找到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有效性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生? 探究過程? 小學科學? 課堂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50-0224-02
通過關注學生的探究過程實現(xiàn)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對策:
1.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關注學生的探究過程
傳統(tǒng)的說教式教學模式,會使本身就枯燥無味的數(shù)學變得更加無趣,老師在講臺上自顧自的講解知識點,本以為學生會非常明白,其實學生在座位上根本聽不進去,教學質量大幅度下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小學科學老師一直錯誤的扮演著課堂中的主角,忽略了小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所以小學科學老師要積極嘗試新的教學模式,轉變小學科學老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動性,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引起高度重視,讓小學生一心在小學科學教學課堂中,不僅能夠積極思考科學老師提出的問題,而且也認真回答科學老師提出的問題,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將良好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從而幫助學生在其今后的學習道路上更加順利。
2.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關注學生的探究過程
中高階段小學生一般處在9到12歲的年齡階段,這個年齡階段的小孩子都具有活潑好動且自制力又比較差的特點,因此,只有將小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才能使小學生學到科學知識,而多媒體的特點正好是直觀形象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被更多的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來,然而,由于老師之間也具有不同的觀念,從而造成兩種情況出現(xiàn),有的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在寫板書,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時間會比較短,自制力也比較差,需要老師多多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對于這些學生來說,對多媒體教學充分興趣,老師積極的運用能夠引起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讓他們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所以老師在課堂中應該適當?shù)氖褂枚嗝襟w教學。老師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要有效的將多媒體應用到教學當中來,既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跟著老師的講課思路走,又可以讓小學生形象直觀的了解老師講解的內容,同時實現(xiàn)提高小學科學課堂有效性與提高小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兩個目的。
3.提高小學科學老師的科學素養(yǎng)
教師這個職業(yè)是非常神圣的,學生會不自覺的模仿老師的一言一行,所以說一名老師的科學素養(yǎng)高那么帶出來的學生科學素養(yǎng)也會很高,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很多性格、品行和習慣的養(yǎng)成都是在小學階段,而老師又是學生除了家長以外接觸最多的人,所以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學生,而且在學生的眼中,學生會覺得老師做什么都是正確的,并會不自覺的向老師學習,所以一名小學科學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以身作則。
4.增加科學老師與小學生之間的互動
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與學習質量以及教學效率有著直接的關系,科學老師與小學生多交流溝通,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小學生與小學科學老師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多才能讓學生愿意聽老師講解科學知識。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學生與老師主要的交流方式就是提問,老師在課堂上多提問學生,不管學生的回答是不是正確都要鼓勵學生,這樣受到鼓勵的學生才會更加積極的回答科學老師的所有問題,使小學科學的學習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下來。比如在學習觀察種子時,科學老師可以讓學生將自己帶來的種子放在白紙上,并利用放大鏡觀察種子,這個過程中科學老師向學生提出你要觀察種子的什么的問題,當學生說出自己想法的時候,老師多多給予鼓勵,從而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互動。
結束語
對于小學科學老師來說將課堂的有效性提高是其義務與責任,小學科學老師必須充分利用課上的時間,將班級聽課的整體效率提高上來,通過將生活與科學結合充分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教育水平提高上來,提高教師的素質水平,將以往小學科學的教學模式改變,小學科學老師對每節(jié)數(shù)學課都有明確的目標,使小學生不僅掌握課本中的科學知識,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在教學過程中數(shù)學老師利用多媒體軟件進行教學使學生注意力集中,同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兩個目的,也激起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并且有效的緩解了師生關系,使教學模式得到了轉換,學習效果也得到了提高,使教育更加現(xiàn)代化,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從而使小學科學彰顯魅力。
參考文獻:
[1]刁鳳仙,劉俊華.探究式教學在科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1):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