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玲
摘 要:現(xiàn)代教育理念強調人的個性發(fā)展,幼兒階段是人身心發(fā)展的基礎期和關鍵期。在該階段對幼兒獨立個性的培養(yǎng)有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對其學習、工作和生活大有裨益。然而,受傳統(tǒng)觀念和教育理念的影響,當前幼兒教育在獨立個性培養(yǎng)方面存在諸多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幼兒的成長極為不利。因此,幼師和家長們要轉變教育觀念,給幼兒提供自我鍛煉的機會,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個性,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教育;獨立個性;培養(yǎng)路徑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4-24 文章編號:1674-120X(2019)30-0121-02
教育具有很強的社會性,隨著社會的變革而不斷變化。教育觀念具有很強的時代性,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更新。改革開放40多年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幼兒成長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家長對幼兒關懷備至,甚至到了溺愛的程度。“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啥買啥”“想干啥干啥”等成為常態(tài)。很多家長認為,幼兒尚且達不到知對錯的認知水平,犯錯后家長和幼師不能有過分的批評教育,否則將會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讓幼兒變得自卑。家長過分關注幼兒,在生活中對幼兒進行全面、細心的照顧,擔心幼兒受委屈,但又對幼兒的獨立能力感到擔憂,這種觀念與現(xiàn)代幼兒教育理念不相適應。家長和幼師在幼兒獨立性的教育和培養(yǎng)上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幼兒進行合適的教育,積極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個性,是引導幼兒健康成長的關鍵,也是幫助幼兒形成獨立個性、增強獨立自主能力的關鍵。
一、幼兒獨立個性培養(yǎng)存在的問題
(一)父母過于溺愛使幼兒喪失了鍛煉獨立個性的良好機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的思想觀念和行為習慣對幼兒的性格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改革開放40多年來,時代形勢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父輩們小時候經(jīng)歷過吃苦挨餓的日子,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過上了好日子,生活條件好了,父輩們不愿意讓后輩“重蹈覆轍”,每位家長對待孩子都是加倍疼愛,幼兒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疼愛和關懷。父母都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別家的孩子成長得更快更好,不惜一切代價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娛樂環(huán)境。“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很多幼兒家長的心聲,孩子從幼兒階段就開始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除了在生活上對幼兒進行無微不至的關懷,父母還過分擔心幼兒在生活中的“磕磕碰碰”,例如,幼兒在娛樂時摔倒,絕大多數(shù)父母都是趕忙把幼兒抱起,生怕幼兒摔傷、摔壞,更有甚者動不動就去醫(yī)院檢查,忽視了對幼兒面對困難和克服困難能力方面的鍛煉。同時把對幼兒“磕磕碰碰”時的焦急情緒傳導給幼兒,更容易讓幼兒變得軟弱。總之,正是父母對幼兒的過分溺愛,導致幼兒在獨立個性培養(yǎng)的基礎期和關鍵期失去了鍛煉的良好機會。
(二)幼兒家人的干涉使幼師對幼兒的培養(yǎng)教育“望而生畏”
盡管個別父母有意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性,但其祖輩將“獨苗”放在蜜罐里悉心呵護的心態(tài),使得“隔輩不管人”的觀念在很多老年人心里失去了分量,最終影響了父母對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效果。爺爺奶奶接幼兒放學回家時,看到幼兒臉上多了一個劃痕或衣服上少了一個紐扣就會氣急敗壞地找到幼師理論,責怪幼師在幼兒園沒有把自己的孩子照看好,認為其沒有盡到保育責任,個別沖動的老年人甚至直接與幼師發(fā)生沖突,給幼兒的心靈蒙上了陰影,很有可能讓幼兒產(chǎn)生“厭學”心理。家長的逼問讓幼師感受到了家長的“威力”,在幼教生涯中“負重前行”。幼師對幼兒的不當言行進行適當?shù)呐u糾正時,部分幼兒家長以幼兒受到了委屈,在其他幼兒面前丟了面子為由找幼師理論,認為幼師對自己的孩子批評過于嚴厲,有些家長直接找幼兒園甚至到教育局投訴。家長們“護犢子”的行為,使很多幼師對幼兒的培養(yǎng)和教育“望而生畏”,不利于幼兒獨立個性的培養(yǎng)和塑造。
(三)幼兒園對幼兒獨立個性的培養(yǎng)不到位
幼兒園對幼兒的培養(yǎng)除了智力開發(fā)、知識引導、德育,還要著重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個性。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幼兒教育階段就開始重視對幼兒知識、色彩、圖畫等方面的培養(yǎng),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和縣鄉(xiāng)幼兒園,對幼兒獨立個性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遠低于對德育和智力教育的重視程度。究其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幼兒園教育資源短缺,沒有針對幼兒獨立個性培養(yǎng)和開發(fā)的教具、教材、課程;二是幼教觀念落后,無論是公辦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都非常重視幼兒的智力開發(fā),很多幼兒園引進“清大腦”教育模式,利用益智玩具、益智課程等開發(fā)幼兒大腦,認為幼兒的獨立個性受幼兒性格、年齡等影響,不需要刻意地培養(yǎng)和塑造,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形成,并且年齡越大個性越明顯,獨立性也越強。三是對教育風險過分擔憂,認為幼兒心智尚不成熟,識別和防范風險的能力明顯不足,如果為培養(yǎng)幼兒獨立個性而“放任”幼兒獨立發(fā)展,可能造成幼兒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為消除危險因素,幼兒上廁所、做活動等都在幼師的“精心陪伴”下進行,使得幼兒獨立個性不能得到自然發(fā)揮。
幼兒獨立個性培養(yǎng)方面存在的問題給幼兒的成長造成了不良影響,缺乏獨立個性的幼兒面對突然的挫折和失敗時,沒有太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導致幼兒產(chǎn)生消極抵觸情緒,甚至出現(xiàn)自卑等心理陰影。幼兒階段落下的心理陰影會影響其一生,對幼兒自信心的培養(yǎng)和健全人格的塑造都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家長、幼師、幼兒園必須采取有力措施培養(yǎng)和塑造幼兒獨立的個性,使幼兒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培養(yǎng)和塑造幼兒獨立個性的方法和路徑
(一)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對幼兒影響最大的兩個群體就是家長和幼師。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任教師,為培養(yǎng)幼兒獨立的個性,家長要想方設法使幼兒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擺脫對自己的依賴心理。家長在對幼兒進行家庭教育時要樹立正確教育觀,家庭成員之間要達成對幼兒進行獨立個性培養(yǎng)的共識,祖輩要嚴格遵守“隔輩不管人”的理念,尊重自己子女對(外)孫子女培養(yǎng)和教育的方式方法,不過分干涉幼兒的“自然成長”;幼兒父母要統(tǒng)一觀念和思路,不能出現(xiàn)“一只手硬、一只手軟”的狀況,對幼兒的愛護要講究適度原則,避免過分溺愛;家庭成員要摒棄老舊思想,對待幼兒的錯誤要及時適當?shù)嘏u指正和正確引導,使幼兒形成健全的人格。幼師要按照現(xiàn)代教育理論不斷創(chuàng)新思路,對幼兒進行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針對幼兒的個性特點因材施教,塑造幼兒的獨立個性,幫助幼兒提高獨立自主能力。
(二)為幼兒提供自我鍛煉的機會
幼兒成長過程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愛問”,這也是幼兒獨立思考問題的一種體現(xiàn)。無論是幼兒家長還是幼師,都要學會把握幼兒成長的特點和規(guī)律,為幼兒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不能簡單地告訴幼兒答案,要學會去反問幼兒,給幼兒獨立思考的機會,這樣幼兒在今后的成長過程中就會逐漸養(yǎng)成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幼兒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難題時,比如鞋子穿不上、衣服穿不進去等,家長和幼師不能簡單地幫助幼兒解決難題,而是要在一旁觀察幼兒行為的變化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幼兒在長時間的鍛煉下,獨立能力會得到顯著增強。針對幼兒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家長和幼師要鼓勵幼兒積極嘗試,幫助幼兒在做感興趣的事情的過程中激發(fā)獨立個性。
(三)家長和幼師要做好表率
幼兒成長過程中還具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模仿”,幼兒會模仿家長和幼師的言行舉止,家長和幼師的行為、語言、神態(tài)、動作會潛移默化影響著幼兒。因此,無論是在家庭教育還是在幼教過程中,家長和幼師都要將幼兒對自己的模仿看成幼兒獨立個性培養(yǎng)的過程,都要在幼兒面前樹立良好的榜樣。比如家庭成員之間在交流時不能太隨意,要時刻保持禮貌,在休閑時多讀書、少玩手機等;幼師在學校中要為人師表,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和行為習慣,做勤勞、有禮貌、講衛(wèi)生的表率。對幼兒的教育和培養(yǎng)體現(xiàn)在家庭和學校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家長和幼師對幼兒培養(yǎng)要有足夠的耐心。比如幼兒玩完玩具后不收拾,甚至把玩具收拾得更加“亂”,這時候就需要家長和幼師有足夠的耐心指導和引導幼兒收拾規(guī)整玩具,不能因為怕麻煩而幫助幼兒做本該自己做的事情,從而讓幼兒對家長和幼師產(chǎn)生依賴心理,久而久之,形成懶惰、拖沓、貪圖享受的壞習慣??傊议L和幼師不但要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還要循序漸進地制定培養(yǎng)計劃,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教育引導。
(四)幼兒教育中要注重對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和塑造
幼兒階段是幼兒獨立性培養(yǎng)的基礎期和關鍵期,對幼兒獨立個性的培養(yǎng)除了依靠家庭日常培養(yǎng),還需要幼兒園進行個性化專業(yè)教育。幼兒園教育突出的是集體性和個性化教育的結合,幼師應立足幼兒群體,一方面要對幼兒的價值觀、行為習慣進行普適性的引導,另一方面還要善于發(fā)現(xiàn)個性,根據(jù)幼兒的獨特特點進行個性化引導。幼兒教育中要注重對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和塑造,首先,要在生活習慣上引導幼兒。在幼兒園教育中要培養(yǎng)幼兒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自己蓋被子等生活習慣,還要鼓勵幼兒主動分發(fā)餐具、主動打掃衛(wèi)生,培養(yǎng)幼兒動手、動腦能力。其次,要在觀念和價值上引導幼兒。幼兒在群體生活中難免會磕磕碰碰,會發(fā)生“糾紛”,這時候幼師就應該引導幼兒自我反思,久而久之,讓幼兒建立起講文明、懂禮貌的價值觀念。再次,還要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創(chuàng)新。隨著教學理念的進步,幼兒教育中的教學方式也不斷變得多樣化,如玩游戲、聽音樂、講故事、背詩歌等,幼兒學習的知識不斷豐富。在幼兒教育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將幼兒的主動性調動起來。如開展講故事大賽、背誦詩歌大賽、幼兒運動會等,讓幼兒充分發(fā)揮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幼兒在學習實踐中不斷增強獨立個性。
人表現(xiàn)出來的性格特征、處世態(tài)度、價值觀念等更多地取決于后天的教育和培養(yǎng),成年階段的表現(xiàn)都和幼兒時期地受教育情況密切相關,對幼兒獨立個性的培養(yǎng)和塑造是一個偉大的事業(yè),除了靠家長、學校、社會的協(xié)調配合,還需要點滴的積累和不懈的堅持。
參考文獻:
[1]張穎芳.幼兒教育如何培養(yǎng)幼兒獨立的個性[J].學周刊,2018(11):188-189.
[2]朱家雄.幼兒教育的核心價值[J].河南教育(幼教),2018(1):3-5.
[3]黃光萍.培養(yǎng)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的措施[J].學園,2016(1):124-125.
[4]王 聰.淺談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J].山東紡織經(jīng)濟,2012(5):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