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映峰
摘 要:文學教育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注重對學生的文學教育,可以提升學生自身的綜合水平,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藝術欣賞水平。但是由于對語文課程的忽視,現在的高中語文文學教育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教師要加強文學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
關鍵詞:文學教育;高中語文;教學滲透
在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文學教育對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滲透力度不夠。高中教學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培養(yǎng)的重要時期,而教師和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都缺乏對文學教育的認識,造成文學教育一直處于輔助階段,停滯不前。下面就以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加強文學教育為主題,展開討論。
一、改善教學理念,轉變教學目標
由于受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我國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語文學習的根本目的,與最初語文教學的意義相悖。所以,為了有效解決這種現象,就要求高中語文教師改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式,與時俱進,運用合理科學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認識文學教育的重要性。
比如,當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師教學目標大多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yōu)橹?,進而增大高考中的競爭比例。為了有效將文學教育融入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課堂培養(yǎng)學生從閱讀中尋找文學色彩,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文學習慣,這樣就可以保證高中語文教學中文學教育的有效滲透,同時,高中語文教師要結合學生自身學習能力,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度,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進行引導,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合理有效地指導文學教育工作,促進學生重視文學教育。在《沁園春·雪》的教學中,教師不再是用“說”教學,而是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利用多媒體技術備課,將所學內容直觀地呈現出來,增強學生的視覺效果。其次,在學生通讀這首詞的時候,教師要適時地講解有關于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毛澤東是懷著怎么樣的心情作詞的……帶著一系列的問題進行閱讀,切身感受作者當時的心境,從而體驗文學教育的博大精深、文字蘊藏的深刻含義,使學生真正意識到文學教育是多么重要的存在。
通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減輕了不少壓力,更能有效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學習知識,從側面也反映出文學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價值,因此,文學教育的適時引入對學生來說是受益匪淺的。教師一定要引入文學教育素材,將文學教育和語文知識完美結合,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營造教學氛圍,引入文學教育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營造相應的教學氛圍,適時合理地將文學教育引入教學情境中,從而提升學生質量。良好的教學氛圍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一種和諧、友愛的環(huán)境中學習,學生和老師會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教師作為營造教學氛圍的主導者,要細心觀察學生的特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去營造合適的氛圍,這樣有助于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使其敢于發(fā)言,敢于創(chuàng)新,進而達到教學的目的。
比如,在《聲聲慢》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詩詞中情感表達強烈的句子來激發(fā)學生對文學教育的興趣,如,“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有效激發(fā)學生對文學教育的學習興趣,利用疊詞凸顯詩詞的押韻性,加深學生的印象,然后利用“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來營造詩人李清照當時寫作所處的環(huán)境,等學生完全融入詩詞中,教師再將文學教育適時引入其中,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文學教育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加深文學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力度,從而促進學生文學教育素養(yǎng)提升。
借助營造氛圍,將文學教育融合在語文教學中,不僅可激發(fā)學生對文學教育的學習興趣,還能降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是氛圍教學的必然要求。
三、運用文學對話,進行角色扮演
文學作品和作者本身都是獨立的個體,只不過讀者通過作品會感受作者的真實情感,作者通過文學作品給讀者傳遞自己的寫作意境,三者互相聯(lián)系,不可分割。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要想實現語文教育價值,就要注重文學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通過學生和文學之間對話,熟練掌握文章內容,將文學內容用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強化學生的印象。
比如,在學習《寡人之于國也》這篇文章,就可以借助對話,在梁惠王提及國家政務時,孟子和他之間的多段問答,可以讓學生扮演梁惠王和孟子,由于對話段落比較多,教師可以多選幾個小組,然后進行評比。扮演梁惠王的學生要對人物特點進行掌握,把握好梁惠王的語氣,展現出梁惠王不同的語言魅力,扮演孟子的學生抓住孟子的語言特征進行扮演。這樣一來,會加強學生對這篇課文主要人物的思想特征的理解,而且還能讓學生在扮演中喜歡這篇課文,從而在扮演中尋找文學教育的色彩,提升學生對文學教育的認知度。
通過和文學對話,學生體驗到身臨其境之感,切實感受到作者當時想要表達的真實想法,從角色扮演到真正融入文章,更進一步體現文學教育的精深之處,更加強調文學教育核心素養(yǎng)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總而言之,文學教育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起著至關重要作用,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能力,開闊學生文學視野,共同促進文學教育和語文教學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熊良意.淺析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文學教育[J].好家長,2015(29).
[2]徐一姝.高中語文教育的文化滲透[J].文學教育(下),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