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興榮
摘 要:家庭教育中出現(xiàn)的種種危機,其根本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長錯誤的思想觀念與教育方法上。
關鍵詞:家庭教育;道德觀念;內(nèi)化;行為習慣
身為教師,從教三十多年,現(xiàn)在常聽不少家長訴苦說“孩子的教育真讓我頭疼,不愛學習,成績差,天天抱著手機玩游戲,說他也不聽,老是頂撞父母,真是拿他沒辦法,就怕這樣下去會越來越差啊!”為此,我常想出現(xiàn)這種局面的根本原因,其實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長錯誤的思想觀念與教育方法上。
在我看來,當今中國的教育問題,其實首先是家庭教育出現(xiàn)了危機。受市場經(jīng)濟沖擊的影響,不少家長受急功近利思想作祟,成天忙于打拼掙錢,從小只重視孩子的智育而不重視孩子德育的培養(yǎng),只一味強調孩子的學習成績,而不注重孩子思想情感的培育,致使孩子從小不熱愛勞動,不敬畏、感恩父母,學習缺乏責任感、內(nèi)動力,也就難免長大不愛學習,貪玩而不聽父母教誨了。誠然出現(xiàn)這些情況,也不排除學校及社會風氣的一些不良影響,但畢竟這些只是外因,外因只有通過內(nèi)因才起作用。這個內(nèi)因往往就是孩子的思想認識與情感體驗,即道德價值觀念,它是行為習慣的內(nèi)在驅動力。
案例一:有一次,我到福華市場去購物,只聽兩位中年婦女在商店門外聊天,一個說她女兒上小學四年級,每天早晨上學都得她按時喊醒并幫著穿衣服,有時遲了還得打車送到學校,而另一位婦女則說她兒子大學一年級了,可從未在家自己洗過頭發(fā),都是到理發(fā)店或洗頭房由別人給洗的。
試想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長大還能主動做些什么?一個連自己頭都懶得伸手去洗的大學生將來又能為他人做些什么呢?過分地溺愛孩子,其實是害了孩子,而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不讓孩子做家務,怕孩子做家務而影響學習,家務活大都由父母全包己干,結果導致孩子從小不愛勞動,動手操作能力低,難以養(yǎng)成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學習中怕吃苦而不做作業(yè),沒有內(nèi)動力,從而導致學業(yè)成績低下。也有些父母不讓孩子從小體驗生活,卻樂于花很多錢來滿足孩子無謂的需求,殊不知無謂的錢花多了,反而有損孩子上進心與責任心的培養(yǎng)。沒有了責任心與上進心,即使長大也沒多大出息,因為他不知感恩父母與社會,便會不思進取,甚至養(yǎng)成好逸惡勞的習慣。
回想當初,我們小時候上學都是徒步行走,下學回家父母總是安排我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也從未因此而影響自個學習,相反地通過自己疊被子、掃屋子院子、喂雞喂豬、拉土墊圈起糞等活,不但緩解了學習壓力,培養(yǎng)了生活能力,而且減輕了父母的勞動負擔,培養(yǎng)了勞動觀念,體會了父母勞動的艱辛,知道起碼要感恩父母,學習才有源源不斷的內(nèi)動力。
案例二:有一天,我走在回家路上,迎面過來一位年輕媽媽領著一個四五歲的小女孩。小女孩突然看到人行道旁堆著的沙子,便對走在前面的媽媽說道:“媽媽,我想挖土?!?/p>
“挖土臟,你要這樣,媽媽就不要你了,去給別人家當孩子?!蹦贻p媽媽竟然這樣回復孩子。
一聽這話,小女孩便噘著嘴顯出不高興的樣子,但還是喃喃自語道:“我想挖土嘛!我想挖土嘛!”
年輕媽媽轉身呵斥了幾句孩子,推搡了兩下卻又最終拉著孩子小手離去。
看到這些,我就想:像這樣教育孩子的理念與方法,怎能培養(yǎng)出好孩子呢?想要孩子成為什么素養(yǎng)的人,首先家長就得成為什么素養(yǎng)的人,再好的名校,都比不上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家長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孩子身上往往也留有家長的影子。很多時候,父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地刻印在孩子的腦海里,影響孩子未來的人生道路。本來很好的一個勞動教育契機,竟然被這位媽媽的幾句呵斥斷送了,這說明她的教育觀念與方法本身就存在很大問題,怎么能教育出懂事聽話的孩子呢?殊不知“沒傘的孩子跑得快,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彼自捳f得好“虎父無犬子”,“熊孩子”大多是“熊家長”影響的不良結果。
在家庭教育中,身為父母要找準時機或創(chuàng)造條件,適時啟發(fā)、教育孩子熱愛勞動、熱愛學習,要認識到勞動最光榮,努力學習是一種責任。多與孩子溝通談心,豐富孩子的情感體驗,幫助孩子樹立好思想、好行為、好習慣,教會孩子學會感恩,內(nèi)化道德行為習慣,從而促使孩子逐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孩子在一個原生家庭里,養(yǎng)成最基本的品行和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勞動習慣、學習習慣、待人習慣等等。父母的相處方式與處事態(tài)度,往往是家庭教育環(huán)境的基石,只有在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氛圍中,才可以談孩子的教育,談孩子的人生起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要改變現(xiàn)在的教育現(xiàn)狀,不僅億萬家長要轉變觀念,掌握科學有效的育子方法,還要從自身做起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對孩子的不良影響,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做好人,從小給孩子樹立良好的做人楷模,多渠道、多方面培養(yǎng)孩子正當?shù)呐d趣愛好,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努力協(xié)助學校為社會培養(yǎng)出德才兼?zhèn)涞暮细袢瞬拧?/p>
參考文獻:
[1]馬卡連柯.家庭和兒童教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01.
[2]王繼華.家庭文化學[M].人民出版社,2010.
[2]王繼華.文化育人 德潤天下:家庭教育文化六講[M].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