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穎 焦秀玉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審美能力已漸漸受到小學教師的重視,尤其對小學美術教學來說,審美能力更是完善其教學結構的重要內容,目前,所有的小學美術教師都在探究審美能力的教學方法,并取得了不小的教學成果,本文將通過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希望能助力小學美術教學邁上新臺階。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 審美能力? 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1-0192-01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美術審美教學已經成為了完善“素質教育”體系的重要課程,其教學地位再也不像原來“教師不管,學生不愛”。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從而有效發(fā)揮其素質教育作用呢?
筆者認為,小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對學生個性的塑造、學生個體的和諧發(fā)展、學生智力的發(fā)展三個方面,而基于其重要性,通過審美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也需從這三個方面入手,逐漸完善小學美術教學過程。
1?? 小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性
總的來說,審美能力的提升主要有兩種表現(xiàn)形式,一種是外在表現(xiàn),即學生的藝術審美水平顯著提升,文化藝術情趣也變得高雅,成為“脫離低級趣味”的人,另一種是內在表現(xiàn),即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也能促進其思想品質的不斷升級和完善,學生能通過作品感悟人生道理,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從而成為愛生活、愛生命的人。
1.1 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的養(yǎng)成
對小學學生來說,培養(yǎng)其活潑、開朗的性格對其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常常以色彩、構圖等向學生傳遞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筆者認為是很有必要的。
1.2 審美能力促進學生審美水平的提升
審美能力的提升無疑是為學生認識藝術世界打開了一扇新大門,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美術這一世界通用的“情感語言”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藝術之美,在偉大的美術作品的熏陶下,學生的審美眼光自然會有所提升。
2?? 通過審美能力培養(yǎng)小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
2.1 基礎和前提
2.1.1 優(yōu)化教學理念,以學生為本
通過改革教學理念可以打造以人為本的美術課堂教學環(huán)境,這樣就有效的避免了傳統(tǒng)美術教學氣氛不活躍、教學內容枯燥乏味、教學方法單調無趣的情況。美術教師的所有教學行為均以學生為主體,學生也樂于在教師的引導下探究藝術世界,雙方的交流互動關系變得十分和諧,自然也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1.2 糾正錯誤觀念,重視美術教學
小學美術雖然不是主科,但在“素質教育”大背景下,美術儼然已經成為了完善素質教育體系不可或缺的教學科目。隨著其教學地位的不斷提升,各位小學美術教師也應認識到自身教學地位和職責的變化,基于審美能力的重要性,小學美術教師更應當認識到美術教學的重要性。
2.2 方法和策略——整合資源,融入生活
小學美術教學之所以能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不在于教學內容有多么“高大上”,相反,“高大上”的藝術作品(尤其是抽象畫)是很難引起小學生的情感共鳴的,因為他們的欣賞水平根本沒有達到那個水平。因此筆者認為,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必然要將教學資源與現(xiàn)實生活緊密融合在一起,通過生活中的藝術形式激發(fā)學生對美的感受,如此就能很好的提升其審美能力。
所以,此處以拼貼和泥塑這兩種民間藝術形式為例分析相關的培養(yǎng)方法和策略。
2.2.1拼貼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拼貼運用不同的顏色和圖形組成各種圖案,從而給人以良好的視覺感受。作為一種常見的民間文化藝術形式,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經常見到它,例如在窗簾、衣服、被罩上都有所應用。因為拼貼藝術較為簡單,入門門檻低,所以可作為小學美術教學的初級教學資源進行使用,且能有效提升低年級小學生的審美能力。
例如,在教學《剪剪撕撕畫畫貼貼》時,教師就可以根據(jù)教學內容自然而然的引入拼貼藝術。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為學生展示十二生肖動物的卡通形象,引起學生興趣,然后引導學生用拼貼完成其中一種動物,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反復拼貼以完善自己的作品,自然也就對畫的“好看”和“不好看”有了基本的判斷,如此,基本的審美能力就已然形成。
2.2.2 泥塑在美術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泥塑在現(xiàn)在的農村雖然已經不太常見了,但是家家戶戶所用的瓷器卻都是通過泥塑制成的,所以教師可以利用這些生活物品引導學生了解泥塑的制作流程,必要時還可以用多媒體進行展示。通過這個過程,學生可以親自實踐較為復雜的美術形式,并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提升審美能力。
例如,在教學《新穎的泥名片》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各種各樣的泥塑作品(以趣味性和美觀性為主),并學習泥塑的制作方法,然后教師再讓學生和同桌合作互相交換信息并為同桌制作“泥名片”,這個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動手實踐具有一定難度的泥塑制作方法,不管學生做的質量如何,都有利于其審美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陳其信.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J].東西南北:教育,2017:207.
[2] 王麗.淺析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美術教育研究,2018,173(10):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