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摘 ?要:新課標的實施和推進,對英語教學提出更高的新的要求。為了學生一切,為了一切學生,是新課標提出的總體要求。提高課堂質(zhì)量,分層教學,發(fā)展每一個學生是主要策略。每一個學生基礎不同、興趣等也不盡完全相同,這也是因材施教、層次教學的基礎。文章對分層教學的方法和策略問題談幾點思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 ?分層教學 ?整體提升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 ? ? ? 文獻標識碼:C ? ? ? ?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1-0092-01
朱熹對于孔子的教學給以高度的概括“孔子施教,各因其才”。分層教學,是因材施教的主要策略,也是英語教學的新方法,通過分層,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讓每一個學生獲得心理的滿足。下面,就初中英語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問題,談幾點實踐性的體會。
1 ? 學生分層、目標分層
分層教學的實施的前提是學生分層。教學時,教師將學生按照基礎、能力、情感、態(tài)度以及個性的發(fā)展等,將學生按照每組4-6人的小組,利于層次教學,也利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和實施。
學生分層,首先可以按照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基礎作為依據(jù),如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劃分為A組,對于成績一般,但學生有自主性、興趣濃厚的學生劃分為B組,而對于基礎成績較弱,學習消極、缺乏興趣、沒有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劃分為C組。
學生分層,為分層教學的實施奠定了基礎。分層教學的主要目的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設定不同的目標。為此,目標分層是建立在學生的基礎之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目標,層次性的目標,符合最近發(fā)展區(qū)原理,學生只要“跳一跳,便可以得到”,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促進學生的提高和進步。
如,形容詞比較等級的教學時,教師對于A、B、C三個級別的學生,分別提出不同的目標:
A層:自主學習,掌握形容詞不同級別的用法、規(guī)則形容詞級別的構(gòu)成,能在口、筆頭中自主運用;
B層:初步自主、合作學習,了解形容詞級別的類型、含義以及基本的用法,能掌握規(guī)則形容詞的比較等級的構(gòu)成;對于教材中的包含形容詞比較等級的句子正確理解、力求運用;
C層:能寫出形容詞的比較等級的形式,理解Grammar中的例句,完成相關的練習。
這樣,學生分層,再給出不同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時,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性完成相應的目標和任務,鼓勵學生向更高的層次目標努力。
2 ? 內(nèi)容分層、任務分層
傳統(tǒng)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一刀切”、任務“統(tǒng)一”,忽視了學生的差異性,造成學生學習的兩極分化嚴重的現(xiàn)象,讓部分學生因為跟不上、聽不懂而慢慢掉隊,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不利于整體提高,也束縛學生興趣的發(fā)展、積極性的提高。
在“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理念下,英語教學應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的任務,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設計與學生能力相當?shù)膬?nèi)容,讓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產(chǎn)生期待,產(chǎn)生樂趣,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與積極性。
如,在進行The Taiwan earthquake的閱讀教學時,僅僅從閱讀理解的層面,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和任務。對于問學生“地震發(fā)生時,Timmy在做什么”的問題,對于C層次的學生,可以提出Yes/No的問題,如Was Timmy sleeping when the earthquake started? 而對于B層次的學生,可以給出Timmy was sleeping when the earthquake started,wasnt he? 而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給出What was Timmy doing when the earthquake started? 這個問題的難度不同的問法,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
詞匯教學也一樣,C層次的學生,通過合作或者在優(yōu)生的帶動下而掌握,B層次的學生,根據(jù)已經(jīng)掌握的拼讀規(guī)則、借助于一些音頻材料而自主掌握,而A層次的學生,不僅自主掌握詞匯的音、形、義,也通過上下文了解在文本中的意義,通過構(gòu)詞法而拓展詞匯的其它用法。如fashion的教學,A層次的學生,不僅要會讀、會用,也應注意fashionable的用法,并掌握-able而構(gòu)成的詞匯,實現(xiàn)觸類旁通。
3 ? 設計層次性的檢測練習題
層次教學,不僅學生分層、目標分層,設計層次性的訓練題和檢測題,更有必要。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根據(jù)既定的目標,設計練習題,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通過練習,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
如,8年級上冊Unit 8 ?reading教學后,教師可以設計層次性的練習:(1)設計單詞的拼寫、短語互譯的練習題。(2)設計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完成短文的練習,這類練習,以挖詞填空的形式,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了解和掌握情況。
這些練習,要求C層次的學生完成;之外,再設計難度稍大的練習,如對于單詞、短語等的檢測,可以給出用單詞的適當形式填空、選擇合適的單詞,并運用適當?shù)男问酵瓿删渥拥纫约皬褪稣n文的練習,供B層次的學生完成;而對于A層次的學生,教師還可以給出讀后寫的練習,讓學生以Natural disaster為題,寫一篇自身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要求學生運用一般過去時進行表達……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題、檢測題,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通過訓練,檢測自己的學習情況,也為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
層次教學,是優(yōu)化課堂、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提升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作為新時期的英語教師,應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實施因材施教,通過課內(nèi)外的分層,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促英語教學的整體性提高,真正落實“以生為本”,讓學生共同進步,不斷發(fā)展,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董紅霞.談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04):87-88.
[2] 陳燕花.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探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8(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