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要】英語知識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彰顯魅力。情景課堂的真實再現(xiàn),能給予學生更多思考和表現(xiàn)的機會,使他們體驗到語言交流的樂趣。本文通過案例分析,探討如何創(chuàng)設合理的英語課堂教學情境,以更有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情景教學? ?精彩預設? ?情境創(chuàng)設? ?言語實踐? ?跨文化意識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即學生通過英語課程掌握基本的英語語言知識,發(fā)展基本的英語聽說讀寫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進一步促進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為今后繼續(xù)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毙W生生性好動,對新生事物興趣濃厚,而且表現(xiàn)欲望強烈。情景課堂的真實再現(xiàn),能給予學生更多思考和表現(xiàn)的機會,使他們真正體會到語言交流的樂趣。英語,不是孩子們的母語,尤其需要一定的真實情境來進行學習和實踐。筆者羅列了近年來一些較有心得的課堂片段,探討如何促進學生在真實的言語實踐中進行有意義的思考,從而提升思維品質(zhì)。
一、精彩預設中點燃學生熱情之火
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思維要用語言來表達。在我國英語教學中,部分教師總是過分強調(diào)句型操練,看重單詞及課文的背誦記憶。教師即使讓學生表演,也往往只是照本宣科,亦或是簡單地套用句型。關于如何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真實的情境,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筆者進行了如下分析。
【案例1】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4 My family和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8 Were twins 的Story Time為例,所要掌握的內(nèi)容都是介紹家庭成員。兩節(jié)課,筆者分別精心設置了學生喜歡的情景導入,如Unit 4 My family中,以六個活潑可愛的人體字母出場,通過與學生進行一系列的互動,學生在真實的課堂情境中猜出了本課所要學習的內(nèi)容:family members。如教學Unit 8 Were twins!時,我用課件生動形象地演繹了一棵大樹的成長過程,從扎根土壤的樹根,到蒼勁有力的樹干,最后長成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同時出示了family tree,學生立刻做出了反應,非常自然地學習了本課的內(nèi)容。
二、情境創(chuàng)設中激發(fā)學生表達欲望
小學英語課堂中經(jīng)常會看到教師們?yōu)榱藙?chuàng)設某個情境,花大把的時間準備,課堂上自己忙得不可開交,最終卻又沒有達成教學目標,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會在無形中影響學生的學習習慣養(yǎng)成和習得效果。筆者認為,學生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之下以積極主動的思維方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案例2】以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 6 What time is it?的Story Time為例,所涉及到的內(nèi)容是詢問時間。
T: Do you know Chinese zodiac(十二生肖)?
Who is No.1?→ mouse→ Who is No.11? Who is No.12?
T: The twelve Chinese zodiacs each stands for twelve numbers.
It makes a clock.(新授單詞clock, show the clock)
What time is it? Its three oclock.(新授句型)
在這個案例中,教師按照十二生肖的出場順序依次呈現(xiàn),學生在視覺感知后迅速做出反應,隨即靈活應對問題。接下來教師順勢將本課新授內(nèi)容與所談話題十二生肖結合起來,全班所有同學能說出十二個數(shù)字,由此引出中心詞clock,從而學習句型“What time is it?”。
【案例3】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 8 How are you? 的Story Time為例,所涉及到的內(nèi)容是詢問對方的感受。
T: Well, here are three pictures, please tell me your feelings.(出示三張圖,請學生談論他們各自的感受。)
T: Do you know the power of the colors? Here are four girls. They each choose one kind of color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nd emotions.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所給圖片的直觀感受,以及由顏色導入給學生帶來的視覺沖擊效果,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
T: Mary chooses red.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S: She is hot. She is thirsty.
T: Lucy chooses yellow.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S: She is warm. She is happy.
T: Lily chooses black.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S: She is cool. She is sad.
T: Nancy chooses white. Whats the matter with her?
S: She is cold. She is tired. She is ill.
從上述案例中不難看出,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所進行的有效思維,思維含量都很高,因為這些都來源于生活本身。以這樣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在教師的有效引導下,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巧思在真實的課堂情境中逐一生成。
三、言語實踐中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
創(chuàng)設情境必須貼近現(xiàn)實,要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和已有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讓學生觸景生情,誘發(fā)學生英語思維的積極性,那么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進行教學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案例4】 以譯林版《英語》三年級(下冊)? Unit 2 In the library的Story Time為例,所涉及到的內(nèi)容是祈使句的否定形式。在課堂上,教師將生動形象的圖片呈現(xiàn)在課件上,以真心話大冒險的方式,引導學生學會掌握祈使句的否定形式。
【案例5】以譯林版新教材《英語》三年級(下冊) Unit 6 What time is it?的Story Time為例,所涉及到的內(nèi)容是詢問時間。在教授本課句型its time for...時,為了能使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自主地進行表達,教者在課件上出示了如下的圖片,在背景音樂的烘托下,學生饒有興趣地進行思維探究。他們的答案可謂是精彩紛呈。興起時,課堂上立刻上演了“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經(jīng)典片段。的確,模擬還原的真實的場景,激起了學生的表達欲望,提升了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學生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引導下文思泉涌,這樣的連鎖反應讓教師欣喜地看到,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進步,甚至收獲到別樣的驚喜,那會對他們今后的學習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四、跨文化意識中培養(yǎng)學生有效思維
【案例6】 以譯林版《英語》四年級(下冊) Unit 5 Seasons的Story Time為例,所涉及到的新授內(nèi)容是季節(jié)以及相關的活動。在講授季節(jié)的過程中,教師分別通過不同的顏色、花朵引導學生猜測分別是什么季節(jié)。一開始,對于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生都能夠游刃有余,比如由綠色自然聯(lián)想到春天,從出現(xiàn)的柳葉圖片得到證實;比如由黃色猜到秋季,因為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然而,當課件上出現(xiàn)乳白色和黑色時,學生立刻緊張起來了。但不得不承認,孩子們有一雙發(fā)現(xiàn)身邊美麗事物的眼睛,有學生舉手回答,黑色代表春天,因為燕子會飛回南方,其他的孩子立刻豁然開朗。同樣,當教師揭示了乳白色代表夏天,學生們一個個睜大了眼睛,覺得匪夷所思,但是當課件上出現(xiàn)了冰淇淋時,孩子們都樂開了花兒,課堂上產(chǎn)生的共鳴可想而知,即使下課了,可愛的孩子們依然沉浸在課堂熱烈的討論之中。
【案例7】以譯林版《英語》三年級(下冊) Unit 6 What time is it?的Story Time為例,所涉及到的內(nèi)容是詢問時間。
教師在講授時間的教學過程中,靈活地提及到全球性的時差問題,巧妙地設置了真實的語言情景,即通過三個學生耳熟能詳?shù)目ㄍㄈ宋铮盒∝i佩奇、大白和大耳朵圖圖在三個不同的國家利用微信進行聊天的生活場景。教師在課件中生動地演示了世界時區(qū)的分布,并將所列舉的三個城市:北京、紐約以及倫敦之間的時差通過課件演示向?qū)W生娓娓道來。接下來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合理進行創(chuàng)編對話,直至后來他們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教師給出的對話例句,而是大膽進行思維創(chuàng)作,即使下課鈴響了,學生們?nèi)匀簧罡幸猹q未盡。
情境中的知識,猶如湯之鹽。鹽需要融入湯中,才能被吸收;英語知識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彰顯魅力。創(chuàng)設合理的課堂教學情境,以更有效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提升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思維品質(zhì),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教師若能根據(jù)教與學的實際需求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并對其進行優(yōu)化組合,就能取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襟江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