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華家鎮(zhèn)中心小學 王喜慶
趣味性教學雖然不是基礎教學方法,但是在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最大程度地吸收學習內容是每一個音樂教師都在努力研究、完善的問題。根據大量的實踐研究發(fā)現,將趣味性教學合理地融入到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中,對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效果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加大對趣味性教學的研究力度是提高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
根據對小學音樂識譜教學展開的大量實際調查研究能夠發(fā)現,演奏樂器對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效果的提升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小學音樂識譜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鋼琴、電子琴、口風琴、手風琴等樂器,幫助學生建立音準和節(jié)奏感。比如,在學習《金孔雀輕輕跳》這節(jié)課程時,由于該歌曲具有強烈的云南民族特色,因此教師可以使用具有云南民族特色的葫蘆絲為學生進行伴奏(如圖1所示)。學生在學會歌曲以后,先清唱,再跟著教師的伴奏演唱。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根據伴奏高低音階的變化調整自己唱腔高低的變化。這種教學模式的反復使用,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對樂譜的熟悉程度。長此以往加強訓練,必然會使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提高一個臺階。這種教學模式由教師親自指導完成,在課余時間學生也可以利用其他樂器自主練習,能夠將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徹底激發(fā)出來。
圖1 葫蘆絲
根據對小學音樂識譜教學展開的大量實際調查研究發(fā)現,將柯爾文手勢教學法合理地運用到小學音樂識譜教學過程中,能夠將更加有效、完善的契機提供給小學生進行標準的音準練習,這也是柯爾文手勢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法相比具有的突出優(yōu)勢。在小學音樂識譜日常教學中,運用柯爾文手勢教學法能夠對學生的聽覺進行有效訓練。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音樂的7個音階用雙手的不同變化表現出來,這就是柯爾文手勢。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自身豐富的想象力,說出這些具體的手勢與哪些動物、事物的外形相類似,然后幫助學生總結出一套順口溜:do像拳頭緊緊握,re像小山一座座,mi像炒菜平底鍋,fa像愛心暖心窩,sol像小門直直立,la像大手拉小手,si像山羊小犄角,最后帶著高音do。這樣具有趣味性的教學形式符合小學生對有趣事物比較喜愛的特點,不僅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能使具體的教學活動充滿趣味,使小學生對音樂教學的歌譜視唱環(huán)節(jié)充滿期望。當小學音樂識譜教學進入到課后復習和知識點鞏固的環(huán)節(jié)時,教師可以再次利用柯爾文手勢教學法,將歌曲的每一個音符用雙手表示出來,讓學生猜猜教師表現的是哪一首歌曲,律動教學也會結合其中,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在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先進行歌曲學習,再進行歌譜學習的方法。當小學生對歌曲的基本旋律明確掌握以后,才能根據歌曲的節(jié)奏進行歌曲樂譜的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學習音樂知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比如,在學習《乒乓變奏曲》這首音樂時,將歌曲主題旋律的樂譜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想象自己面前有一架鋼琴,并進行徒手彈奏鋼琴,使學生對樂譜的內容有更加清晰、明確的了解,從而為后續(xù)學生能夠將樂譜更加準確地演唱出來奠定基礎。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學過程必須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流程開展:第一,熟聽音樂錄音;第二,學會跟著音樂一起演唱;第三,熟練樂譜;第四,在學生理解樂譜的前提下將樂譜和視唱結合起來。這樣的流程能保證小學音樂識譜教學效果得到優(yōu)化和提升。在情境中運用律動學習樂譜相關知識的教學方式,能夠保證學生緊張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為教師創(chuàng)建有效、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提供幫助,使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中能夠自主參與到具體的樂譜知識學習中,特別是對小學音樂識譜教學具有的趣味性的提升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做好了鋪墊。由此可見,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設他們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對音樂教學質量的提升能夠產生積極影響。
根據以上針對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識譜教學趣味性展開的具體分析,我們能夠明確了解將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法運用到小學音樂識譜教學中,能夠使具體的理論課程變得更加輕松、方便,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進一步深入,趣味性教學能夠全面反饋教師的教學效果。在教學層面,趣味性教學能夠將小學音樂識譜教學具有的價值全面體現出來。因此,加大對趣味性教學的深入研究和改革創(chuàng)新,為我國小學音樂識譜教育教學效果提升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