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廣玲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物理為迎合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與微課的融合程度越來越高。本文主要是結合初中物理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微課的實施策略進行分析,以下主要從初中物理實施的現(xiàn)狀問題、實施意義以及實施的策略進行詳細分析,以期望能為其他初中物理教師的微課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微課;制作與應用;教學策略
微課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簡化了教師傳統(tǒng)教學的板書、口頭傳授過程,這使得初中物理課堂不再局限于學生被動學習的模式,而是能夠利用微課等形式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雖然微課的實施給教學帶來了多樣化的方式,但是,由于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微課與教學的全方位融合出現(xiàn)了很多缺陷,以下我們將進行詳細分析。
一初中物理微課的實施現(xiàn)狀
(一)設施設備不健全,缺乏錄制經驗
一方面,受到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限制,微課的使用無法做到全面融入,并且學校的管理者對于微課的實施也存在負面思維,因此不重視微課的實施。另一方面,微課的實施需要專業(yè)的技術、財力支持,很多的學校缺乏專業(yè)的錄制人員,使得很多的教學經典課程無法得到復制,完全限制了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實施。
(二)初中生學習的效率并沒有顯著提高
在日常的教學中,很多初中物理教師對于微課的應用認識不夠全面,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很多教師片面地認為微課的使用率越高,教學效果就越好,但是教師卻完全沒有意識到微課僅僅是一個教學的輔助性創(chuàng)新方式而已,不合理的實施就會使得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被大量的微視頻教學課程所占據,傳統(tǒng)的實用性教學被完全忽視,并且學生也會形成一種學習的惰性思維。
(三)過于注重形式,忽略教學效率
現(xiàn)階段,對于初中物理教學十分重視,但是在對微課教學模式的實施中,很多教師對于教學的創(chuàng)新,完全沒有從學生的學習需求出發(fā),使得微課教學不符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如在電學教學時,所運用的視頻課程僅僅是一些枯燥的電路圖解析,而對于知識的趣味化展示和應用幾乎沒有。這樣的形式化教學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激發(fā)學習和思考興趣,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物理本身存在的生活性應用價值。
二初中物理微課的設計和制作
(一)微課設計
1 內容
在進行初中物理微課的設計時,選取的知識點非常重要,選取內容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是否能夠獲得最佳效果。因此,首先要對知識點慎重選擇,圍繞教學重點、難點和考點選擇;并且知識點的選擇要“細”,也就是將知識點按照相應的邏輯關系分割為多個小的知識點,注意教學內容不易過多,教學時間要避免過長;同時選擇的知識點要準確無誤,避免出現(xiàn)語言、文字和圖片上的知識性錯誤。其次,對知識點做到科學的分析和處理。知識點選好后,要對其進行科學的分析和處理,使其符合教學規(guī)模,便于學生掌握。
2 設計原則
設計原則遵循三大原則,即符合微學習要求,符合物理學科要求,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
(二)微課制作步驟
一是選題。選取微課所要講述的某個知識點、教學的重點、難點或者教學環(huán)節(jié)。
二是編寫教案。針對所選的知識點內容,按照教案模板編寫教案。
三是設計課件。根據題目與教案設計課件,一般情況下課件采用PPT模式進行。
四是教學實施與拍攝。在上述工作準備完成后,進行視頻拍攝與剪修,便于將知識點更好地突出,將微課實施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
五是教學反思。對拍攝的微課內容進行有效的反思,查看其是否完善,以及有無漏洞和不足。
三初中物理微課的應用
(一)建立線上線下雙重學習模式
微課的高度發(fā)展讓傳統(tǒng)物理教學方式和思路已經完全跟不上時代發(fā)展的節(jié)奏,正在慢慢地退出歷史舞臺。為了適應微課的革新規(guī)律,教師也必須適時引入新的微課,這一點在現(xiàn)代教育中毋庸置疑。因此,教師除了要深入研究教材之外,還要拿出更多的時間分析和研究當下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范圍、方式和特點,努力構建現(xiàn)代化、智慧型、趣味性物理課堂。如:借助微信、微博、QQ等軟件進行網絡授課,或建立一些線上的學習團隊,讓學生在分享中提升學習能力,通過“線上+線下”的雙重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成效。
(二)利用微課增加教學互動,聯(lián)系生活增加學生學習體驗
在微課時代,微課教學的實施是教師對初中物理教學方式的新時代創(chuàng)新,它立足教材,營造和諧、有趣的教學情境,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引導其準確、深入地理解教學內容。
例如:在教學電學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導入一些關于電學知識的生活情境——“想一想生活中關于電的串并聯(lián)現(xiàn)象”,讓學生學習電的傳導分類并在多媒體畫板上畫出相對應的串并聯(lián)現(xiàn)象示意圖,并簡述自己的推導思路。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方式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多感官學習,還能讓學生之間更加直觀地交流解題心得,在強化生生合作的基礎上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
(三)運用“實驗探究型”微課,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初中物理關于大氣壓強的“托利拆利實驗”是一個有趣的演示大氣壓強的物理實驗,原版實驗使用水銀,但水銀為有毒重金屬,因此并不適合學生的操作,也不便于課堂演示,所以課堂上多采用口頭講解實驗,或者播放水銀演示實驗視頻,但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可以對實驗重新設計,利用最常見的水作為實驗材料,并將其制作成微課,稱為“校園托利拆利實驗”。制作步驟為:第一步導入、介紹、圖示實驗過程和原理,分析受力情況,讓學生對大氣壓強有理論認知;第二步將理論化為實踐,將知識遷移到動手操作上,利用校園托利拆利實驗,并計算使用水柱進行實驗時,水柱的高度,先分別利用“水杯實驗”“大氣壓托起2m高的水柱實驗”解釋實驗原理,可行后再進行“11m高的有機玻璃管大型物理實驗”一步一步帶領學生深入探究。最后總結相關知識點,提出計算與思考習題:“生活中還有哪些現(xiàn)象可以證明大氣壓強的存在?”“計算,若改用煤油來進行托利拆利實驗,煤油高度為多少?煤油適合用于進行大型物理實驗嗎?”
結語
縱觀微課教學和傳統(tǒng)物理教學之間的關系,初中物理教學要實現(xiàn)穩(wěn)定可持續(xù)發(fā)展,全面提升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yǎng),就必然要搞清當前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把握教學動向,制作并應用微課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當然,上述分析只是筆者的淺見,隨著微課在教育領域中的進一步應用,教師仍需以謹慎之心仔細鉆研微課教學價值,并結合傳統(tǒng)物理教學特點,構建符合現(xiàn)代教育要求的全新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 吳風浪. 淺談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神州,2016(8):89-90.
[2] 王文軍. 初中物理微課設計制作與應用的研究[J].中華少年,2018(11):333-334.
[3] 楊國飛. 初中物理教學中微課的運用探索[J].考試周刊,2018(A2):258-259.
[4] 梁學斌. 巧用微課構建高效的初中物理演示實驗教學[J].學周刊,2018(11):150-151.
[5] 王保劼,王林. 微課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電子制作,2015(14):33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