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麗
摘? 要:我們都知道語文是學生在學習期間十分重要的一門學科,學好語文可以幫助學生開拓眼界,也能增強比如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力這樣的綜合素質。而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我們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是有差異的。在小學階段我們的課文中會出現(xiàn)許多的童話故事,以此來幫助學生了解東西方文化,提升學生的語文水平。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就將簡單介紹有關于童話故事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策略
童話故事以東西方文化為基礎,展示了特定的時代特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同時,童話故事中蘊含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是很豐富的,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讀書需求。因此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會選擇在學生語言學習的初級階段為學生選擇童話作為閱讀和學習的對象。那么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理解和學習童話故事呢?接下來筆者將進行簡單的介紹。
一、減少選文的修改
考慮到小學生的理解水平有限,我們在小學階段為學生選擇的童話故事一般都是簡單易懂的,這一類的童話篇幅比較長,有些甚至長達一萬字,可想而知我們無法為學生展示全部的故事內(nèi)容。
為了適應教學,我們會選擇對故事進行內(nèi)容的刪減和修改,這時我們就需要注意不能對故事進行過多的刪減以及內(nèi)涵的改變。對于那些較長的童話故事,我們可以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將其分成兩篇課文為學生解讀。同時我們也可以選擇童話中比較精彩的幾個選段,重現(xiàn)編排成一篇新的課文,精彩的選段可以打動小學生,激發(fā)出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更新教學方法
在童話教學中我們可以采取多種的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其中比較重要的方法就是讀童話和寫童話。
讀童話可以讓學生深入到故事里去,幫助學生理解童話的故事內(nèi)涵。在讀童話的時候,學生需要口、眼、耳、腦并用,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比如在教學《兩只小獅子》這篇童話的時候,我們可以抓住“懶洋洋地曬太陽”和“慢吞吞地說”這樣的語句,讓學生聯(lián)系實際進行聯(lián)想:小獅子到底是怎樣的姿勢?又在想些什么?只有可以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想法,并結合自己的想法再次感悟課文,這樣學生對課文的印象會更加深刻。
當下小學生有著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難以動筆,學生在寫作的時候常常感覺沒有素材可以運用。童話故事是學生的啟蒙讀物,學生閱讀的童話故事是相當多的,學生可以將童話故事作為靈感的來源,也可以當成寫作的模仿對象。同時小學生的想象力較強,在理解事物的時候常會以自己的想象為主,而童話可以包容學生的想象。童話故事可以幫助學生真正的做到“我手寫我心”,解決小學生寫作困難的問題。
三、提高教師素養(yǎng)
教師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本身的素養(yǎng)對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具有著重大的影響,面對童話教學的時候也是這樣。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大多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教學任務,卻沒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要想增強學生的課堂參與感,教師就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對童話的知識需要有進一步的認識和掌握。因此教師在參與日常的教學工作之外還需要了解童話教育學、心理學、兒童文學的相關知識,從心理學的角度去分析、感悟童話內(nèi)容,并且根據(jù)小學生的身心狀況來安排童話教學的內(nèi)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需要不斷反思自己的教學以提高教學的效果,同時還要思考采取怎樣的方式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
比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時候,因為故事內(nèi)容是一只烏鴉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喝到水的故事,所以教師在開始教學的時候可以準備故事中用到的水、石頭、海綿、沙子等道具,讓學生直觀的看到烏鴉運用石子喝水的過程。同時教師還可以借此讓學生開動大腦,思考還可以采取哪些其他的方法喝到杯子里的水,并通過實驗得出結論。經(jīng)過實際的教學,學生可以對課文有更深刻的印象,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四、確保學生主體地位
根據(jù)新課標的教學要求,我們需要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出有利的空間和環(huán)境,減少學生在學習中的束縛。但是受到長期的的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會自己為主,極少考慮學生在學習時的想法。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的時候需要不斷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和思想,將學生轉為教學的主體。站在學生的角度上講解故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的去學習童話故事,這是教師需要在教學中做到的。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童話故事是學生學習語文時的啟蒙讀物,也是在小學階段接觸比較多的教學內(nèi)容,對于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都有著極大的幫助。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需要不斷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童話故事是美好的,學生可以通過童話故事掌握不同時代的知識,開拓自己的視野,讓學生可以在學習童話的過程中拓展思維,提升自己的語文水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推動童話故事的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
參考文獻:
[1]張宇鋒;胡送珍;謝晉鳳;曾海生;黃麗琴;馬艷萍;. 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研究[C]// 教師教學能力發(fā)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四卷). 0.
[2]沈黎紅. 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策略[J]. 教育實踐與研究,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