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生平 王瓊
摘 要:地理學科作為高中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各方面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教學觀念、教學方式等因素影響,學生對該學科學習興趣不高,整體教學效果也不夠理想。教師結合課堂實際教學情況,對如何提高地理教學有效性展開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06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061
隨著新課改在現(xiàn)代教育教學中不斷滲透,教師在開展教學時也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并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教學方式開展課堂教學,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堂所教授的知識內(nèi)容,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1]。
一、高中地理教學存在問題分析
(一)地理學科教學認識不足
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影響,一些教師認為地理學科不是高考重點考試科目,在實際教學中更注重語文、數(shù)學等重點科目,這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觀念,導致學生不夠重視這一科目的學習,進而影響到地理學科的學習效果。
(二)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雖然高中地理學科屬于文科范疇,但該學科中涉及的知識很多,在對一些知識點進行掌握時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邏輯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再加上學生學習地理知識方法應用不準確,導致學生學習困難,也打擊了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方式單一
雖然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積極利用教學輔助手段開展地理學科教學,但受教學方式單一影響,學生無法真正理解和掌握課堂教授的知識點,教師課堂教學目標也無法實現(xiàn),還需要教師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優(yōu)化,并采取相對應的教學方法,提高地理教學效果[2]。
二、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思考
(一)尊重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
新課改背景下,要求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時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通過采取一系列教學措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進而快速學習和掌握課堂教授的知識。在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扮演引導者角色,引領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針對出現(xiàn)的地理問題,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仔細分析。也可以通過與教師、學生溝通交流的方式,獲取有利信息,進而妥善解決遇到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有效掌握地理知識,且思維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也得到了鍛煉,進而為實現(xiàn)綜合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二)科學、合理安排教學內(nèi)容
為提高地理學科教學的有效性,還需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置。教師在進行設置時也要立足教材和學生的學習實際,對地理知識內(nèi)容進行篩選和優(yōu)化設計,尤其是針對重難點內(nèi)容,需要教師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知識過渡,以達到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的作用[2-3]。與此同時,地理學科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學生對該學科知識進行學習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實際生活中進行應用,為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也要結合這一特點,充分挖掘和利用生活中存在的地理知識,并將其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在豐富教學內(nèi)容的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課堂所教的內(nèi)容,教學效果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三)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應用
1.多媒體教學方法。將該種教學方法應用到地理學科教學中,可以以圖片、視頻等方式對邏輯性較強和抽象性知識內(nèi)容進行呈現(xiàn),不僅能豐富學生的感官體驗,增強學生知識學習興趣,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內(nèi)容。
2.問題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對地理教材進行仔細研讀,并結合學生學習情況設置問題,問題設置需要體現(xiàn)階梯性。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地理學習,可以對關鍵知識內(nèi)容進行快速把握,通過問題分析和問題解決,提升學生自主思考能力、邏輯能力,使整個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3.分層教學方法。由于每位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存在一定差異,學習相同知識點的最終掌握情況不盡相同,為使每位學生在地理學習中獲得一定進步,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分層教學,既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還能增強學生學習地理學科的信心,實現(xiàn)個性化發(fā)展[3]。
(四)優(yōu)化評價標準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也要提高地理學科的教學認識,對評價標準進行優(yōu)化,以對學生發(fā)揮激勵作用。實際評價時不僅需要關注學生地理考試成績,還要將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課堂表現(xiàn)、學習特長等融入到考核體系中。通過對學生進行綜合性評價,不僅可以指出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還能幫助學生認識到自身價值,進而激發(fā)學生潛能,使其更積極地參與地理課堂學習。
總之,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有效性需要教師遵循新課改要求,轉變地理教學觀念,尊重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結合地理教材和學生學習實際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優(yōu)化設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地理學習效率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黃光輝.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和實踐[J].中外交流,2018(34):214.
[2]陳鳳珍.對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地理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J].中外交流,2018(20):145.
[3]余澤君.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課程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27):35.
[責任編輯 張宏麗]
作者簡介:曹生平(1980.11— ),男,漢族 ,青海平安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學。
王瓊(1989.11— ),女,漢族, 廣西崇左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學。
課題項目:本文系廣西壯族自治區(qū)2015年“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的有效教學研究》(立項編號:2015C29)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