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朵紅
摘 要:高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政教育一直是高?!芭嘤?、發(fā)展人、完善人”的重要工作,做好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工作是提高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的重要保證。本文基于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湖南某師范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其思政教育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并提出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實踐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高等院校;思政教育;少數民族大學生
少數民族學生作為大學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地區(qū)十分寶貴的人力資源,是加速少數民族地區(qū)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是發(fā)展少數民族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的關鍵。做好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服務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任務。近年來,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大學數量和規(guī)模大幅上升,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探索新形勢下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新途徑,是做好新時期少數民族大學生成長成才管理與服務育人工作的核心,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建設和人才培養(yǎng)、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wěn)定和祖國統(tǒng)一、提高學校思政工作水平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zhàn)略性意義。
一、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特殊性的表現
當前,國內外形勢復雜多變,社會思想多元并存,民族問題敏感復雜,少數民族大學生由于生活環(huán)境和文化習俗的差異,呈現出地域文化多元性、民族意識強烈性、文化基礎差異性、綜合素質層次性等特點,容易受到社會多元思潮的影響。該群體與一般學生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呈現出特殊性與普遍性的關系,其特殊性主要表現在教育主體、經濟基礎、文化環(huán)境、網絡信息等方面。研究這一特殊性具有重要意義,只有將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思政工作方式才是有效可行的。
二、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的現狀調查
據統(tǒng)計,湖南某師范高校目前在校少數民族大學生2 500余人,涵蓋33個民族,呈現出數量多、生源分布廣的特點。筆者通過深入調查該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現狀,分析其特點,進而探討工作實踐的路徑。
(一)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調查
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對少數民族學生入黨意愿、入黨動機、思政類課程的作用、國內外形勢關注度等問題進行調查。調查顯示95.5%的學生政治立場堅定,96.5%的學生愛國熱情高漲、92%的學生入黨意愿強烈、入黨動機端正,98.5%的學生看到國旗升起、聽到國歌奏響時會感到驕傲和自豪,93%的學生認為思政類課程重要,91%的學生關注國際國內外政治事件。
由此可知,當前少數民族大學生對祖國和黨的認同度較高,具有較強的國家大局觀念,思想政治面貌總體呈現穩(wěn)定、健康、積極向上的良好態(tài)勢,并與非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呈現正相關特征。
(二)少數民族大學生目前人生觀和價值觀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筆者對少數民族學生進行了人生觀和價值觀的調查。調查顯示91%的少數民族學生有著比較積極、健康、向上的人生觀,88%的學生會主動參加志愿服務活動,93.5%的學生認為誠信是立德之本,95.5%的學生有著正確的金錢觀,86.5%的學生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明確的規(guī)劃并對自己提出了較高要求,87.5%的學生認為學習之余應該充分鍛煉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不應該自我封閉、與外界失去交流與溝通。但還有一少部分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以及對未來的規(guī)劃。
由此可知,總體來說該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是積極向上、朝氣蓬勃的,但在職業(yè)規(guī)劃上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進一步引導。
(三)少數民族大學生民族觀和宗教觀現狀調查
筆者對少數民族學生民族觀和宗教觀的調查顯示,94.5%的學生有著正確的民族觀和宗教觀,5.5%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傾向。95%的學生對本民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關系具有正確的認識。大多數少數民族大學生認為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無條件的宗教自由,認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原則。97.5%的少數民族學生認為應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實行統(tǒng)一的國家通用語言教學,這有利于少數民族地區(qū)未來的發(fā)展。
由此可知,大部分學生對少數民族地區(qū)全面實行國家通用語言教學比較認同,同時對我國現行的各種民族政策也較為認可,但在信仰宗教一題中有極少數學生仍然認為宗教信仰是公民的自由,對現行的宗教政策存在模糊的認識。
(四)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現狀調查
通過問卷的形式,筆者對少數民族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的現狀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85%的少數民族學生認為自己的心理素質一般,同時還有5%的少數民族學生認為自己的心理素質差,抗壓能力不強。由此可知,大多數少數民族學生覺得自己的心理素質一般,還有一小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心理素質較差。
三、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政教育現狀特點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分析,該校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在思想政治和道德水平方面
絕大部分少數民族學生政治態(tài)度端正、政治素養(yǎng)較高、政治覺悟高,并且積極參與時事事務。這首先表現在他們對黨的信任度、認同度增強;其次表現在該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對時政的關注度較高。但還是有部分學生的國家觀念不強,中華民族民族共同體意識不夠強,不能很好地認識、抒發(fā)家國情懷。
(二)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
大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有著積極向上與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大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能把自己的人生目標和全社會發(fā)展進步相聯系,能充分認識到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系。但是,還有部分學生服務意識不夠強,不能很好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行為當中。
(三)在民族觀和宗教觀方面
大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能夠正確看待宗教的本質、功能及其生成、發(fā)展的過程。但是部分學生對宗教的本質還缺乏一定程度的認識,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國家觀念還不是很強。
(三)在心理健康素質方面
總體來說該校少數民族大學生心理素質比較好,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難,能夠積極投入其中去解決問題。但是,在遇到學習、生活困難時,不能很快調整過來。
四、高校少數民族思政教育工作實踐的路徑探析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身的特殊性決定了在對其進行思政教育過程中要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原則,不斷加強實踐探索經驗,推動思政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一)制定寬嚴并濟教育策略,強化思想價值引領
堅持“平等相待、真情關懷、助力成才”的工作思路,以在人格上尊重少數民族學生,在生活上關心少數民族學生,在學習上幫助少數民族學生,在感情上信任少數民族學生為基礎,堅持依法與依規(guī)相結合的管理原則,開展法律法規(guī)和校紀校規(guī)的宣傳教育活動,幫助他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做知法守法、知規(guī)守規(guī)的大學生。
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弘揚民族團結統(tǒng)一精神,鼓勵少數民族學生積極參與愛國主義專題活動,引導學生增強全局觀念,牢固樹立各民族共同榮辱觀念,培養(yǎng)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之間大團結。
(二)堅持以人為本教育理念,尊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以人為本,就是一切從人民群眾的需要出發(fā),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這體現在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政教育中就是在尊重其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民族文化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緊密結合,充分發(fā)揮少數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同時承認和尊重該群體的合理需要,引導他們在不損害他人、集體、國家利益的前提下,為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不斷繁榮發(fā)展而努力奮斗。
(三)搭建管理服務教育平臺,注重師者人文關懷
對經濟、學業(yè)、心理、就業(yè)、職業(yè)規(guī)劃等方面有困難的學生,高??刹扇∫蝗艘粰n和專人聯系,動態(tài)管理與精準幫扶相結合的形式。采用思想上單列入黨計劃、學習上舉辦班導師輔導班、資助上考慮傾斜政策、心理上開展團輔活動、生活上進行一對一幫扶、就業(yè)上實施分類指導等措施,將“教育細化、管理細致、服務細心”貫穿日常工作中,知學生所學,明學生所想,將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同時,要注重師者人文關懷,用朋友的身份迎接學生,用家長的身份關心學生,用教師的身份指導學生,做到以情入手,以理服人。深入開展“進課堂、進餐廳、進宿舍、聯系學生、聯系家長、與學生交朋友”的“三進兩聯一交友”活動,與學生結對子、認親戚、話家常。
(四)聚焦示范引領教育功能,培養(yǎng)學生骨干隊伍
高校要樹立民族平等理念,為少數民族學生樹立自信心,更要有意識地加強少數民族學生干部的選拔、任用與培養(yǎng),可建立“整體考察,民漢兼顧,政治可靠,擇優(yōu)錄用”的原則,打造少數民族學生黨員、學生干部為主的學生骨干隊伍,鼓勵他們勇擔責任、展示風采、鍛煉能力、提升自信,挖掘和重點培育少數民族學生骨干典型,加大先進個人的宣傳力度,充分發(fā)揮學生骨干引領作用,進而構建學生自我管理體系,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在大學中既學到了知識又學會了做人,最大限度地形成工作互動與良性循環(huán)。
高校應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信念教育為核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為關鍵,進一步做好全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政工作,引導少數民族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提高其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縮小各民族間教育水平的差距,提高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能力,為培養(yǎng)政治過硬、信念過硬、能力過硬的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而砥礪奮斗!
參考文獻:
[1]余海蔚.新時代如何增強師范院校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生動力[J].文教資料,2018(2):130-131.
[2]王鵬飛.加強非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7.
[3]王非.淺析新時期民族院校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5):141-14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