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志珍
摘要:初中地理教學面臨諸多問題,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下,不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探究了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中學地理教學改革與方法的創(chuàng)新,希望能給地理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實現(xiàn)高效的地理課堂教學。
關鍵詞:素質(zhì)教育 ? 初中地理 ? 實踐教學
一、精選時事新聞,增強時代信息
作為一名地理教師,豐富的地理專業(yè)知識是必須具備的,相關學科的廣博知識也是不可或缺的。不僅如此,地理教師還要關心國家大事、世界大事,提升自身政治思想覺悟的高度。
隨著新時期我國建設的不斷推進,新出現(xiàn)的地理事實材料很難被及時編入教材。因此,地理教師要不斷地收集、學習、積累和組織新的信息,給學生提供最新的地理知識。對于國家建設成果更新、國內(nèi)外重要的時事新聞等內(nèi)容,教師要將這些新知識融入教學,給地理教學注入新鮮血液,從而增強教學的新穎感。
新聞中的每一件事都與地理環(huán)境有關。如各種媒體頻繁報道美伊關系緊張,并準備開展聯(lián)合軍事演習,教師可以結合“西亞”的教學內(nèi)容,適當?shù)叵驅(qū)W生介紹伊朗的風俗習慣、地理位置、自然環(huán)境、城市風貌、經(jīng)濟發(fā)展、國際交往等,從而加深學生對伊朗的認識。實踐證明,把時事新聞和地理知識教學結合起來,對于學生養(yǎng)成關心國家大事、世界大事的習慣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有利于學生深刻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際主義教育,拓寬學生思維的廣度,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借助古今詩句,拓展學生思維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的藝術性,把學生帶入知識的世界,教師需要像磁鐵一樣,始終牢牢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要做到這一點,教師的講課必須融入感情,富有啟發(fā)性,讓學生在學習知識時能夠眼前一亮,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獲得知識。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地理性、趣味性的詩詞,在講課時將它們?nèi)谌肫渲校c地理教學相配合,將地理知識與詩詞相結合,激發(fā)學生地理學習的興趣。
如在教學南部沿海地區(qū)“南嶺山地”的內(nèi)容時,教師首先可以告訴學生南嶺又稱五嶺,包括都龐嶺、大庚嶺、騎田嶺、越城嶺、萌渚嶺;其次,教師可以向?qū)W生講訴:“南嶺橫亙于粵、湘、桂、贛之間,高峰入云,綿延千里,地形復雜,可是這樣的崇山峻嶺對紅軍來說不值一提,就像七律《長征》中所說的,‘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兩句詩不僅將五嶺和烏蒙兩大山脈的地形描繪得十分生動,還將紅軍偉大的英雄氣概和豪邁的樂觀主義精神表現(xiàn)出來了。
又如在教學“西南三省”時,教師可以引入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句:“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币源艘龅貏菰礁撸瑲鉁卦降偷牡览?。這樣一來,不僅能使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還能讓學生在藝術享受中獲得地理知識,發(fā)展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
三、介紹文物古跡,開闊學生視野
初中是學生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也是塑造他們思想、興趣、情感、氣質(zhì)和意志的重要時期。在學習上,初中生擁有強烈的好奇心,愿意接受新鮮事物;在思想上,初中生的形象思維正在向抽象思維發(fā)展。所以說,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良好知識基礎的奠定、優(yōu)秀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智力的開發(fā)都是在初中階段完成的。因此,教師要將抽象化的教材變得形象化,以此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增強他們的記憶力。
如在教學“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時,教師不應該按照教材來介紹古都西安,而是要清楚地說明西安是新興的工業(yè)城市,還要重點講明它是我國建都歷史最悠久的城市,在這個城市中有許多名勝古跡,并且它們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名,如造型別致的唐玄奘翻譯佛經(jīng)的大雁塔就坐落在西安郊區(qū),被各國人民稱為“世界第八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教師通過講解這些內(nèi)容,不僅能讓學生在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事實證明,教師在講解教材內(nèi)容的基礎上或多或少地向?qū)W生介紹一些文物古跡,不僅能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他們的地理學習提供驅(qū)動力。
參考文獻:
[1]王成.淺析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教學質(zhì)量[J].文理導航,2016,(12).
[2]劉琳.淺議如何構建初中地理高效課堂[J].考試周刊,2016,(60).
[3]楊洪.淺析提高初中地理教學效率的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6,(2).
(作者單位:江西省贛州市贛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