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萍
【摘? ?要】? 現(xiàn)代文閱讀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一環(huán),不僅對學生提高文章閱讀能力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它是學習其他學科以及自學的基本功,只有具備足夠的閱讀能力,才能夠準確地理解其他學科的題目及教材。高中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能力。文章通過系統(tǒng)化教學,掌握閱讀方法;善于引導,仔細思考;擴展閱讀,提升閱讀能力三方面簡要探討了如何進行高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
【關鍵詞】? 高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
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占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它能使學生的思想情感、感知能力以及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內涵的能力大大提升。此外,良好的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只有能夠理解題目意思,準確把握文章意思,才能更好地學習一門學科。當前高中語文教師在進行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缺乏系統(tǒng)性,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閱讀范圍有局限。文章將就如何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進行高中語文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展開簡要探討。
一、系統(tǒng)化教學,掌握閱讀方法
當前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往往沒有制定相應的閱讀計劃,缺乏對各種閱讀方法的系統(tǒng)性教授。因此,在進行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系統(tǒng)化地教授學生相應的閱讀方法技巧,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思維能力。閱讀活動通常有通讀、提問、精讀幾個階段,每個閱讀階段又有各自的閱讀方法及技巧,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系統(tǒng)地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從而形成自己個性化、系統(tǒng)化的閱讀能力。在平時的現(xiàn)代文閱讀課堂上,語文教師不需要急于將文章的脈絡涵義講解給學生,教師要系統(tǒng)性地引導學生掌握自己的閱讀技巧,從而在今后的閱讀活動中能夠得心應手。例如,在進行《宇宙的邊疆》一課的閱讀時,高中語文教師就可以系統(tǒng)化地教授學生閱讀的方法。語文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教學工具簡要地向學生介紹一下作者以及作者的寫作背景,讓學生對整篇課文有一個直觀且整體性的認識。然后教師讓學生自行閱讀課文并在限定時間內找到文章的描述對象以及文章的結構。之后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成員朗誦相應的段落并找到段落中的抒情議論的句子,從而讓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情感。最后,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字詞,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真正的內涵。在這種系統(tǒng)化地閱讀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意思,從而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二、善于引導,仔細思考
在當前的快節(jié)奏生活環(huán)境下,很多學生在閱讀時都草草莽莽,不仔細閱讀仔細思考。而高中的語文教材都是經(jīng)過眾多專家學者深思熟慮層層篩選的,而且其中的現(xiàn)代文語言、文章架構都是寫作大家門經(jīng)過精心斟酌而成,所以它們都是具有深刻涵義并且語句優(yōu)美。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不斷總結教學經(jīng)驗,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善于引導,讓學生能夠在了解文章大意后能夠仔細思考文章的深刻涵義。教師可以通過朗誦、表演的方式來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對文章內涵進行深入思考,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現(xiàn)代文閱讀水平。例如,教師在進行《雷雨》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各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思考,從而使學生對封建資產階級家庭的腐朽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并且讓學生對作者個性化的戲劇語言和巧妙地沖突安排有所把握。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先利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雷雨》的話劇,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而直觀的把握,看看別人是從什么角度理解文章的。最后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在對文章有了深刻認識,對其中的人物有了自己的理解后各自扮演其中一個自己喜歡的角色。通過角色扮演,可以很好地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思考,從而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心理動態(tài)、情感變化。
三、擴展閱讀,提升閱讀能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然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也不能急于求成,它需要經(jīng)過日積月累,才能練就出一身好本領。高中語文教材中的現(xiàn)代文雖意味深長,但是畢竟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所以其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僅僅是閱讀書本上的文章還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提高閱讀量,進行大量豐富的閱讀,從量變到質變、厚積薄發(fā)的效果。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不要僅僅局限于某一題材的文章,要為學生提供全面、豐富并且優(yōu)質的文章。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閱讀雨果獎、諾貝爾文學獎等現(xiàn)代文學作品。例如,高中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堂所學的閱讀方法技巧,為學生推薦類似的文章,或者是同時期該作者的其他文學作品,比如說《雷雨》一課學習結束后,教師就可以推薦學生閱讀《日出》。此外,教師還可以推薦閱讀更多題材的文章,如巴金的《春》《秋》,莫言的《蛙》,老舍的《四世同堂》《茶館》,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余華的《活著》等等作品。積累豐富的課外文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讓學生具備一定的文學素養(yǎng)。
現(xiàn)代文閱讀能力的養(yǎng)成非一日之功,它需要長期累積,是一個漫長而系統(tǒng)性的工程。因此,高中語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學習閱讀方法,讓學生進行大量課外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使學生能夠把握文章脈絡,理解文章內涵。
【參考文獻】
[1]周嘉寶.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名師在線,2019(18):8-9.
[2]謝耀華.高中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培育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19(15):33-34.
[3]馮加喜.生本親近·生本碰撞·生本交融——閱讀教學中學生與文本情感隔閡消除的策略[J].語文教學之友,2019,38(05):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