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全國各高校的不斷擴招,大學生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每一屆學生的學習成績卻逐屆下降。各高校都采取了各種措施,進行各種教學改革,以增加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是任何課程都很難抵制電子游戲對學生的吸引,任何教學方法的改革都很難讓學生感覺學習比玩更輕松、更有意思。只有教師修正教學方法,而沒有嚴格的考核制度,學生沒有學習的主動性,沒有將心思和精力用于學習,任何教育改革都將是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很難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考前復習 平時成績 惡性引導 閱卷制度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
1普通高校學生考試成績現(xiàn)狀分析
大部分普通高校老師都發(fā)現(xiàn),學生的學習成績呈逐屆下降的趨勢,雖然在各高校和全社會的要求下,高校老師采取了很多措施,進行了各種教學改革,卻很難取得有效的成果。
表1:某普通高校部分專業(yè)學生成績不及格率調查表
表1是某普通高校部分專業(yè)的學生在大一、大二年級的成績不及格率調查表,很明顯,2010年之后入學的學生學習成績呈現(xiàn)急速下降的趨勢。這個成績比例還是有很多老師采取一些合理的保護措施之后的結果,而很多科目學生的實際卷面成績遠比此成績要差很多。
2當代普通高校學生期末考核現(xiàn)狀調查分析
2.1考前復習方面的問題
為了能讓學生取得好的考試成績,大部分老師會在期末結課時為學生強調一下重點。但是部分老師在學生的強烈要求下,會將強調重點變成了公布考試范圍,甚至有的老師會將大部分考試題目變相的透漏給學生。這種情況在社會上和網(wǎng)絡上有一些反應,因為學習情況差一點的同學會比較喜歡這種情況,感覺學習壓力比較小。而平時用心學習,想拿獎學金的同學就不太喜歡這種情況,因為他們感覺他們一直在努力學習,而其他同學在期末突擊一下也能取得好成績,甚至影響到自己拿獎學金。有的學生本來學習挺用心的,但是當他們發(fā)現(xiàn)期末考試的這種情況后,平時就放松學習,就等最后期末突擊背題目了。但是不管學習好還是學習差的學生,在網(wǎng)上和社會上給出的評價都是比較惡劣的,學習好的學生表示深惡痛絕,學習差的學生會以嘲諷的語氣表示大學學習的輕松。
2.2平時成績的不恰當運用
為了控制課堂秩序和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大部分高校老師對自己上課的科目可以給出一個平時成績,這個成績可以跟期末的卷面成績各占一部分比例,算出學生的期末總成績。以某普通高校為例,學生的平時成績一般占總成績的30%,期末卷面成績占總成績的70%。但是有的老師卻過于仁慈,利用這個平時成績在調節(jié)學生的期末考試總成績。有的學生卷面成績比較低,不及格,老師可以將平時成績提高一些,使學生的總成績及格。有的老師甚至將大部分學生的平時成績全給100分,那學生的卷面成績只要考43分就能保證及格。在審查不及格學生的卷面時,曾發(fā)現(xiàn)一份卷子卷面分只有16分,但是老師給出的成績?yōu)?0多分,這就是平時成績提高了學生的結課成績。
2.3補考時老師的要求太低
作為高校老師大都不愿意難為學生,往往本著治病救人的目的,學生初考沒有及格給他們一個教訓就可以了,參加補考的時候往往放松要求,想方設法讓學生能及格,不希望他們因為不及格,修不夠學分而影響畢業(yè)。曾遇到過有一位學生某科目期末考試的試卷上大部分題目都是空白,但在最后一題的空白處留言表示自己就是不會,補考也肯定能通過。對自己學習的過失沒有絲毫的認識,簡直是厚顏無恥,無法無天。
2.4退學制度的松懈
大部分高校都有退學制度,當學生成績不及格的科目總數(shù)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或未完成的學分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按規(guī)定學生就會被退學。但是現(xiàn)在很多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為了挽救學生,往往就是威脅他們一下,而一般不會真的因為學習成績差而讓學生退學,學生不會有被退學的壓力。
2.5高年級學生的惡性引導
大學新生經(jīng)過高中緊張的學習過程,考上大學后本來就希望能放松一下好好玩玩,他們剛入校時如果高年級學生給他們不恰當?shù)囊龑?,這將會是使新生放松學業(yè)的關鍵因素。新生入學往往會有學生以找老鄉(xiāng)的名義結交朋友,有的學?;驅I(yè)會給新生班級安排學生導員,這些都會給新生和高年級學生提供接觸的機會。學長們往往會告訴新生上述的“老師期末給考試范圍”、“卷面成績43分就能及格”以及“即使考試不能及格,補考也肯定能及格”等情況,使新生降低學習壓力,放松學業(yè),放心的玩或做一些與學業(yè)無關的事情。雖然高校老師對學生的考核一直在放松,但是學生期末考試的不及格率卻一直在增加,曾經(jīng)遇到過幾個學生,某個學期只有五門考試課,結果期末考試成績五門都不及格。造成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就是這種“流言”在一屆一屆的向下延續(xù),學生努力的目標就是期末背題目,卷面成績達到43分就可以及格了,所以他們可以把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其他方面而不是放在學習上。
2.6調查分析總結
高校老師的仁慈并沒有換來學生的尊重,在與部分有不及格的學科的學生交流時發(fā)現(xiàn),學生對于自己考試的不及格并沒有查找自己學習方面的問題,反而發(fā)出質疑:老師有這個必要嗎?抓我干嘛?他們認為自己學習情況是次要問題,即使自己考的再差,只要是沒有達到及格分那就是老師在故意刁難他,故意抓他。甚至有的學生通過家長,動用社會關系找到任課老師,希望老師能讓學生考試及格。現(xiàn)在考試不及格的學生幾乎都沒有認為原因是自己學習不努力的結果,反而都是對任課老師懷恨在心,認為是老師不讓他們及格。甚至在與那位卷面成績只考了16分的同學的交談中也發(fā)現(xiàn),學生對老師的不滿和對不及格的不屑,認為老師不讓他及格他也沒什么辦法。
3高校學生期末考核改革的方式
3.1糾正高校老師的考核思想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學生考上大學以后就基本上屬于成年人了,應該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為了自己的將來自己會知道努力學習。殊不知現(xiàn)在的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到大一直在父母的呵護中成長,上大學之前每天除了學習很少過問其他事情。中學時期學生一直是在高壓下學習,他們的目標就是考上大學。考上大學后,學生還感受不到工作和進一步學習的緊迫性,感受不到生活的壓力,此時的他們更不會去考慮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和人民做貢獻,只會認為考大學的目標已經(jīng)完成,可以放松一下學習了。高校老師應該通過期末考核給學生緊迫感,讓學生知道不用心學習就不能及格,不及格的科目達到一定數(shù)量就必須退學。這樣可能會有幾個學生因為不努力學習而退學,但是會給其他同學一個警示,讓其他絕大部分同學努力學習,學到真正的知識和技術。被退學的學生也不值得可惜,因為在嚴格的考核要求下他們都不能用心努力學習,那在現(xiàn)在的考核模式下他們能學到什么呢?將來可能也拿不到畢業(yè)證,即使是拿到畢業(yè)證也是混出來的,并沒有學到任何的知識和技能。不但不能為國家做什么貢獻,反而讓畢業(yè)生打著“大學生”的名義,而不愿參加一些動手操作方面的工作,為自己的怕苦怕累找借口。
3.2平時成績的管理
高校老師應該在期末考試前即給出平時成績并且考試結束后就不得再修改。這樣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學生的平時表現(xiàn)和期末卷面成績的合理性,不能讓平時成績成為學生期末考試的救命稻草。這樣可以讓學生明白,老師沒有能力左右他們最終的期末成績,想順利結課的唯一方法就是努力學習。
3.3嚴格閱卷制度
不同班級的試卷混合裝訂,打亂次序。流水閱卷,不同的老師批閱不同的題目,如同之前中學期末考試一樣閱卷,不能讓一位老師批閱整份試卷。老師見不到學生的姓名和班級,也不參考別的老師批閱的題目成績就不會感情閱卷,可以根據(jù)卷面情況給出更準確的考試成績。
3.4嚴格執(zhí)行補考制度和退學制度
補考的試卷難度要適中,批閱同樣需要嚴格,不能讓學生感覺補考就可以很容易通過。沒有取得規(guī)定學分的學生,或不及格科目滿足退學數(shù)量的學生要堅決退學,讓學生知道不努力學習就不能正常畢業(yè)。
4結語
有了嚴格的考核制度,讓學生發(fā)現(xiàn)不能輕而易舉的取得及格成績,這樣他們才會將更多的精力用于學習。通過高年級的學生向新生介紹,可以讓新生一入學就明白努力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感,盡早樹立好的學習風氣,杜絕他們松懈學習的思想。有了嚴格的考核制度才能讓學生真正明白考不及格是他們不努力學習的結果,而不是老師想刁難他們,而故意讓他們不及格的,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學習考試的成績問題上是處于主動位置而非被動位置。
作者簡介:徐振洪,男,1978年12月,山東煙臺棲霞市,煙臺大學海洋學院,講師/輪機長,碩士,船舶與海洋工程領域。
參考文獻
[1] 何苗.高校教育職員發(fā)展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5.
[2] 郭恩棉.我國高校創(chuàng)新教育與考核評價制度改革淺析[J].科技視界,2014(18):3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