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先蘭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凈峰中學
分層教學法是一種教師為達到不同層次教學目標,在學生知識、智力、非智力因素明顯存在差異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教學的教學方法。初中階段,學生們掌握英語的程度參差不齊,學習效果也有很大的差異,分層教學法符合《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初中生由于先前接受英語知識的不同,造成他們學習基礎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現(xiàn)出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如語法不能熟練的掌握、詞匯量明顯不夠用、聽力有待提高、口語交流極度困難,更有甚者,由于對英語學習的認識不足,導致產生了嚴重的偏科現(xiàn)象。這諸多因素嚴重影響了學生們開展后續(xù)的英語學習進程,不利于學生們英語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目前的英語教學課堂上,仍以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為主。教師課堂上滿堂灌、填鴨式的教法,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易產生疲勞,使學生獨立掌握知識、提升訓練能力的機會越來越少。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因為中考對英語只涉及到筆試方面,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只重對語法、句型、寫作技巧的講解,忽略對英語的聽說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結合學生們的學習基礎、理解能力、知識水平,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有層次劃分,是開展分層教學的首要任務。教師通過參考學生的入學考試成績、結合學生平時的綜合表現(xiàn),將學生分為 A、B、C 三個層次。A 層次,學習主動性、自覺性好,接受能力強,基礎知識較為扎實,對英語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B 層次,具有一定進取心,接受能力相對薄弱、基礎知識不穩(wěn)固、有一定學習能力,但需要老師的督促與指導的學生;C 層次,自覺性差,學習基礎差,思維反應相對較慢,有一定的學習障礙,考試成績不理想,需要教師時刻督促與監(jiān)督的學生。筆者對于此次分組,沒有強制規(guī)定,在做好對學生能力方面的調查工作后,在學生明顯提高自身英語水平的前提下,可以隨時進行調整,讓學生跳躍到更高的層次中,這種方式,一方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一方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初中英語分層教學目標的明確,對分層教學進度的掌握有關鍵作用。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英語的學習能力,更新自身教學模式,制定相應英語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符合學生自身的實際發(fā)展,促進學生在教學中通過自身努力獲得學習上的進步,學習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完成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時,筆者做出了明顯的區(qū)分:C 層次同學,以詞匯背誦、學習教材、理解課文為主;B 層次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前提下,通過部分練習,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提高他們歸納總結的能力;A 層次學生,在完成 B、C 層次學生目標的基礎上,培養(yǎng)他們的口語交際與寫作能力,拓展語言能力的發(fā)展。對每層次學生,教師都應予以關注,幫助學生實現(xiàn)他們所在層次的教學目標,當學生們學習過程中取得了進步,要毫不吝嗇的予以表揚與鼓勵,如 C 層次的學生,可能一句“ Excellent ”都會令他們信心倍增。
檢驗英語教學質量的主要途徑是考試,有效的考核活動,既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又可以檢測出英語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在考核這一環(huán)節(jié)上,也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進行分層考核,便于教師整體的掌握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況,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給予妥善的指導,讓學生更好的獲取知識。
總之,就初中英語教學而言,實施以往落后的、統(tǒng)一的教學模式是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的,認識到學生學習狀況、知識水平、理解能力不均衡等情況,對教師采用分層教學法至關重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層次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取得學生英語學習能力方面的提升,推動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