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盼 辛江慧 文少波 曹遠國
摘要: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汽車保險營銷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越來越大。國內不少高校開設了《汽車保險與理賠》這門課程,其實踐應用性較強。然而傳統(tǒng)教學方法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為此,亟須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束縛,發(fā)展適合于本門課程的教學方法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文章重點探討了幾種教學方法在《汽車保險與理賠》中的應用,以期提高學生學習效果,鍛煉其實踐能力。
關鍵詞:應用型人才;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慕課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36-0199-02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其保有量迅速增長。然而,汽車在方便人們出行的同時,也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汽車事故時有發(fā)生,由此造成的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是驚人的。為此,我國在改善交通設施、完善交通安全規(guī)章制度的同時,應積極鼓勵發(fā)展汽車保險業(yè)務。
汽車保險業(yè)務的發(fā)展,亟須保險營銷員、事故定損員、維修顧問等應用型人才。國內不少高校開設了《汽車保險與理賠》這門課程,旨在為社會培養(yǎng)相關應用型人才。該課程實踐應用性較強,而傳統(tǒng)教學方法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忽視了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亟須突破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束縛,發(fā)展適合本門課程的教學方法。
二、教學方法研究
傳統(tǒng)教學方法重在強調教師的主體作用,教師主要通過課堂講授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汽車保險與理賠的相關理論知識,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與日后工作的無縫對接。
此外,汽車保險與理賠專業(yè)術語比較多,涉及相關法律條款也較多,單純通過講授的方式傳授相關教學內容,學生恐怕無法理解其真正含義,因此,需結合圖片、視頻、動畫等多種授課方式進行講解。
汽車保險與理賠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出汽車保險銷售人員、汽車保險定損員、汽車維修服務顧問等應用型人才。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注意課堂教學與課外教學相結合、理論與實踐交替進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實踐能力。
教學的目的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并提高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特點決定了其不能很好地完成上述教學目的。
下面就目前應用較廣的幾種教學方法進行總結。其在《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中的應用將極大彌補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不足。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被成功應用于美國哈佛商學院的MBA教學中,通過引入商業(yè)管理中的真實事件,激勵學生主動參與討論,從而掌握基本理論和知識。
案例教學法通過引入汽車保險與理賠的真實事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注意力,促使其積極主動參與課堂討論,并能培養(yǎng)綜合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習效果。
在教學中適當引入案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比較抽象、晦澀的概念,不會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比如保險利益這個概念,其定義為投保人對保險標的具有法律上承認的利益。只此定義的話,會讓人有一頭霧水、不知所云的感覺。此時,可通過舉例解釋何為保險利益。比如某人要給車輛購買保險,這個車輛應該是此人的或者此人所在單位的,不能給他朋友的車買保險,因為他和他朋友的車沒有法律關系。
(二)情景模擬教學法
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一種仿真培訓方法,是案例教學法的延伸。通過教師創(chuàng)設接近實際的場景,由學生分別扮演場景中的某一角色,將其置身于模擬的情景中,并基于自身角色提出觀點或給出解決方案,從而達到對學生技能訓練的目的。例如對投保環(huán)節(jié),學生可分別扮演保險公司的從業(yè)人員以及投保人,允許其自由發(fā)揮,充分應用所學理論完成汽車保險的投保流程。
教師可應用現代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仿真實際投?;蚶碣r情景,也可在實訓現場創(chuàng)設情景。角色分配好后,在課上進行模擬演練,學生應充分發(fā)揮其主導作用。演練結束后,總結得失評價優(yōu)劣。學生可先進行自評與互評,然后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和點評,在肯定學生的同時指出錯誤和不足。經過總結,學生進行再演練,彌補不足,提升自己對理論知識的應用技能。
情景模擬教學法實踐性強,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參與性、互動性,從而有效提高其創(chuàng)造性。
(三)任務驅動教學法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梳理以及綜合設計,將其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小任務,然后學生在這些小任務的驅動下,根據教學要求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一般分為布置任務、分析討論、實施、總結、再實施五個階段。
教師在該教學方法中應充分發(fā)揮組織、引導、指導的作用,輔助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學生作為學習任務的主體,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也掌握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任務驅動法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慕課教學法
慕課(Massive open 0nline courses,MOOC)是一種基于互聯(lián)網的開放式的教學方法,實現傳統(tǒng)課堂教學內容與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有效融合。在應用過程中,教師提前錄制課件視頻,學生利用課外時間完成在線視頻的自主學習,了解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視頻中適當布置思考題,教師通過思考題的完成情況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課堂上教師不再是教授知識的主體,而是與學生交流互動,答疑解惑。此外,學生遇到疑難問題可以在慕課平臺上提問,以獲得幫助。
慕課教學法強調講授為輔、交流探討互動為主的方式,真正實現了翻轉課堂和網絡資源的共享。
三、總結
針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無法鍛煉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缺陷,本文探討研究了幾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情景模擬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慕課教學法等在《汽車保險與理賠》課程中的應用方案。上述幾種教學方法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中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方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性、互動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鍛煉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以及實踐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以期培養(yǎng)學生成為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