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舒林
【摘 要】在高中語文課程教學中,散文閱讀教學至關重要,但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卻專注閱讀理解答題訓練、寫作訓練,忽略對學生散文閱讀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與素質教育目標相脫節(jié)。本文立足于教學實際,首先分析了目前高中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散文閱讀審美能力方面所面臨的困境,探討了突破教學困境的具體策略,以期為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提供教學幫助。
【關鍵詞】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困境;措施
在新課改教學理念的影響下,高中語文教師已經(jīng)初步認識到散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并已按照教學指導文件制定出相關的教學計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散文閱讀教學質效。但是,由于教學經(jīng)驗不足,教師對培養(yǎng)學生散文審美能力的重視還沒能體現(xiàn)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仍主要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展開教學工作,致使學生在學習后雖能在考試中按照既定模板進行散文閱讀答題,卻無法提升個人散文審美能力,而這恰是目前散文閱讀教學所面臨的主要困境,需要相關教師深入探討。
一、當前散文閱讀教學中面臨的審美困境
(一)不注重對學生進行審美引導
要提升學生的散文審美能力,離不開教師的審美引導。但是,部分教師在設計散文閱讀教學計劃時,卻往往會忽視這一點,始終緊緊圍繞著考綱、高考重點選擇散文、開展散文類閱讀題目答題技巧教學,沒有以培養(yǎng)學生散文審美能力為目的對學生的散文閱讀、散文欣賞進行引導。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很容易養(yǎng)成不正確的閱讀習慣與閱讀態(tài)度,習慣從機械化的視角看待或分析散文,忽略散文所帶來的美感享受,也無法從閱讀中有所得[1]。
(二)傳統(tǒng)散文閱讀教學模式單一
為迎合高考,教師在散文閱讀教學中,往往習慣將重點放在如何才能更加準確、貼切地進行閱讀理解文章答題上,刻板地分析散文內(nèi)容,概括全文大意,闡述散文思想,讓學生掌握相關答題技巧,卻忽略了散文閱讀的藝術性,以及散文教學所擔負的培養(yǎng)學生散文審美情趣的重任。同時,相比敘事文章、寫人文章而言,散文所蘊含的思想、情感都更為委婉、復雜,若學生不具備正確的散文審美態(tài)度,則難以體會散文內(nèi)涵,這也不利于學生學習成績的進步[2]。
(三)散文閱讀評價不科學
部分教師在進行散文閱讀評價時,習慣將側重點放在分析學生散文閱讀成績上,按照學生散文閱讀答題水平進行優(yōu)差等級劃分,忽略對學生散文審美能力的考慮,評價結果過于片面。這不僅會打擊學生進行散文閱讀的積極性,還會讓學生形成錯誤的散文閱讀認識,過分追求高分數(shù)。長此以往,其散文閱讀審美能力自然不會增強。
二、破除散文閱讀教學審美困境的措施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
學生散文審美意識的進步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需在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審美引導,讓學生的審美意識得到穩(wěn)步提升。具體而言,教師在教學時,要避免過于側重對散文閱讀答題技巧的講解,避免像公布正確答案那樣直接將散文思想、散文中心告訴學生,而應當交給學生更多的的自由,引導其自己進行散文閱讀與分析,讓其在閱讀過程中發(fā)現(xiàn)散文之美。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荷塘月色》時,教師可引導性提問:“同學們,作者在這篇散文中描寫了荷塘在月色下的美景,且運用了許多的修辭手法來進行表現(xiàn),你們說說看,自己最喜歡哪一個美景描寫片段呢?”這一帶有啟發(fā)性、引導性的問題可以帶領學生去發(fā)現(xiàn)美、體會美。
(二)運用多樣化教學模式
教師在教學中可結合多媒體教學法等現(xiàn)代教育方法來活躍課堂氛圍,增加教學互動性,讓學生可以更加準確、深刻地理解散文中復雜的內(nèi)涵與情感表達[3]。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故都的秋》時,為讓學生體會作者對秋的喜愛,對故鄉(xiāng)的眷戀,教師可讓學生分別說說家鄉(xiāng)秋的美景,從感情上拉近學生與散文的距離,之后再借助多媒體展示北方與南方秋天景色的不同,讓學生更加直觀地看到作者筆下所述之景,從中發(fā)現(xiàn)美。
(三)轉變傳統(tǒng)閱讀評價方式
散文閱讀評價是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個人學習問題的關鍵,故教師在評價中體現(xiàn)對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視,將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例如,在學生閱讀、學習《囚綠記》之后,教師可提出“用自己的話描述散文中最喜歡的段落”“哪些句子體現(xiàn)了作者對小綠芽最真實的感情”等考查學生審美能力的問題,通過分析學生的回答,判斷學生的審美水平。之后,再根據(jù)評價結果對審美能力較強的學生予以表揚,對稍弱的學生進行鼓勵,幫助其制定提升個人散文審美能力的策略。
三、結語
通過教學分析可知,之所以目前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存在審美困境,主要原因就在于教師仍未將審美能力培養(yǎng)融入教學目標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模式化嚴重、沒有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審美引導,且在閱讀評價時忽略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分析。為突破如此教學困境,教師在散文閱讀教學時,有必要革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深入發(fā)掘美和欣賞美,同時改變教學評價方式,注重對學生散文閱讀審美能力的分析。只有這樣,才能達到預期所定的散文閱讀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姜敬華.如何突破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J].漢字文化,2018(14):77~78.
[2]陳建平.關于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審美困境與突破的思考[J].漢字文化,2018(10):89~90.
[3]張建輝.淺析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與突破[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