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星茵
【摘 要】數學是一門系統(tǒng)性、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對于正處在幼兒園大班的幼兒來說,數學教學活動不僅要讓幼兒學習粗淺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還要求幼兒形成主動學習的能力。教師提供的材料、在游戲中扮演的角色、提供的指導等多種因素都會影響幼兒在區(qū)角游戲中“玩”數學的興致。因此,教師應重視數學在區(qū)角游戲中的呈現。
【關鍵詞】數學;區(qū)角游戲;材料;重視
大班是幼小銜接的關鍵一年,數學活動的重要性也顯得更加突出。所以,孩子在學習傳統(tǒng)的讀寫等知識的同時,需要掌握處理信息、解決問題的思考力,形成主動學習的能力。日常的集體教學在滿足教師高效率的同時,已無法滿足幼兒的個體需要。而數學角的設置正好延續(xù)和補充了集體數學教學中的不足,提供了個體活動的需要和機會。
引導大班幼兒在區(qū)角中進行數學活動,就能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的獨立性、合作性,使數學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筆者根據實際,淺談對區(qū)角游戲的思考。
一、現狀
(一)角色區(qū)
在強調“先付出才有收獲”,即先付錢才能買到東西、享受服務的基礎上,筆者加大了游戲難度。在小吃店菜單上,食物的價格不再是一個直接明了的數字,而是一道算式,要求“老板”報價前先算出;“顧客”購買食物時要求數量大于2或等于2,付錢時要求“顧客”算出自己應該付多少錢,“老板”驗算“顧客”所付數目是否正確。
(二)科探區(qū)
在科探區(qū),教師提供了猴子天平、分桃子等專項訓練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鍛煉計算能力;教師為多種實驗性材料提供了記錄表,讓幼兒在猜測、實驗、驗證、比較的過程中學會分類、歸納;教師提供了直尺、量角器等測量工具,讓幼兒在學會測量的同時關注自己身邊的事物,為小學生活做準備;教師提供了五子棋、圍棋、象棋等多種益智棋類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學會“走一步想三步”,拓展幼兒思維的廣度。
(三)建構角
在幼兒作品完成搭建、向同伴展示介紹時,內容要具體說明作品所用積木和吸管情況,即顏色、大小、形狀、數量等基本信息,隨后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最后說明在搭建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二、問題
(一)部分幼兒對游戲規(guī)則存有疑慮
個別幼兒選擇角色游戲、遇到算數問題時,總會要求對方“價格表在這里,你自己算”或是亂說一個數字,也不檢查對方是否計算正確、能否順利完成買賣;個別幼兒在完成試驗后雖有記錄,但對于實驗結果的比較和總結的描述有困難,甚至不愿意開口說。
(二)部分幼兒不愿進行帶有數學概念的游戲
個別幼兒在選擇游戲時總是有意識地避開需進行算術運算或是實驗的游戲,即使教師陪同在身旁,他們也會趁教師不注意去換玩具。
三、解決方法
(一)材料廣泛、新鮮,能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極強,在學習中他們往往以興趣為出發(fā)點,十分容易被新的刺激所吸引。這就要求給幼兒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須新穎、豐富多彩,適合其年齡特征。
但在平時的集體數學教學中,教師所需準備的材料量比較大,所以通常是幾套操作材料反復使用,陳舊單調的操作材料,極易使幼兒產生厭倦情緒,影響操作活動的效果。而數學角中操作材料的準備則相對的量比較小,來源就相對較多,如自已家的廢舊物、孩子們帶來的玩具等,都可以成為數學角的操作材料。
(二)形式豐富、多變,能提供主動學習的機會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活動中,組織形式大多為集體活動。這種形式的教育目標整齊劃一,全班幼兒按照一個目標進行學習,卻沒有考慮各個幼兒的發(fā)展水平,因此,不能滿足不同發(fā)展水平幼兒的認知需要,從而抑制和挫傷了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妨礙和影響了幼兒的發(fā)展。
利用區(qū)角學習數學,形式分散化,滿足了幼兒“動作”的需要、“理解”的需要,實現了幼兒的個性化發(fā)展。教師可以從“教”孩子學數學變成讓孩子“玩”數學,實現幼兒的主動發(fā)展。
剛投放猴子天平玩具時,只有算術能力較強的幼兒果斷選擇進行游戲、記錄,大部分幼兒選擇圍在旁邊進行觀看;慢慢地選擇猴子天平的幼兒越來越多,但算術能力較強的幼兒已不滿足自己單獨進行游戲,他選擇作為一個“小老師”指導同伴游戲,給同伴出題、檢查對錯;最后,能力較強的幼兒已不滿足于兩個數字相加得出結果,而是進行“連加”運算。
(三)隨機指導,鼓勵幼兒主動探索
在區(qū)角活動中進行數學活動,教師可以扮演多種角色,隨機對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有時,可作為活動的介紹者,向幼兒講解活動中的游戲規(guī)則與玩法;有時,可作為活動的參與者和幼兒的游戲伙伴,適時地加以引導、鼓勵,了解幼兒對各種數知識的掌握情況;有時,可作為活動的組織者,組織幼兒討論在數學活動中看到的現象、發(fā)現的問題或解決的辦法;有時,僅僅作為材料的提供者和活動的旁觀者。
但不管是哪一種身份,教師都應有一顆寬容的心,在面向全體幼兒時,應特別注意個體差異,發(fā)現不同幼兒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鼓勵幼兒不怕困難耐心實踐,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充分享受數學活動的樂趣。
綜上所述,幼兒園區(qū)角活動數學材料的選擇與應用要注意做到新穎多變,不斷引導幼兒主動學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需求不斷地調整材料,讓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興趣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材料進行操作活動。同時,教師也應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的數學環(huán)境,為促進幼兒的良好發(fā)展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