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芬
【摘 要】目的:探究結腸癌晚期患者應用安寧療護對護理滿意度和不良情緒的影響作用。方法:將我院結腸癌晚期患者60例納入研究組(n=30)采用安寧療護、參照組(n=30)采用常規(guī)護理。結果: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QLQ-C30量表中的便秘、毫無食欲(單測項目)、情緒(功能項目)、疲乏、疼痛、惡心嘔吐(癥狀項目)等得分均有明顯改善(P<0.05);參照組干預前后均無差異(P>0.05),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明顯(P<0.05)。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3.3%(28/30)高于參照組的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結論:結腸癌晚期患者實施安寧療護可以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改善生活質量,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高。
【關鍵詞】結腸癌晚期;護理滿意度;不良情緒;安寧療護
【中圖分類號】R24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9)02-0194-02
結腸可分為升結腸、降結腸、胃盲腸、橫結腸、乙狀結腸等五部分,作為人體消化道一部分的結腸處于終端位置,與直腸共同構成大腸[1]。醫(yī)學上將結腸任一部位發(fā)生的癌變定義成結腸癌,屬于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當癌細胞已開始出現(xiàn)肝轉移、骨轉移等現(xiàn)象時說明已經(jīng)到了結腸癌晚期,與結腸癌局部晚期(若手術切除徹底術后積極配合治療,有很高的治愈可能性)不同。結腸癌晚期患者可有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癥狀,前兩者最為突出,腹水、浮腫、黃疸等為肝轉移征象;手術治療只能將局部腫瘤病灶切除并無法清除血液中的癌細胞,遭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極易產生不良情緒,影響生活質量。本文基于此探究安寧療護應用在結腸癌晚期患者中的效果,并作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該項研究對象均為結腸癌晚期患者共60例,為我院在2016年4月到2018年9月期間收治,以“信封盲抽法”納入研究組(n=30)、參照組(n=30)。研究組基線資料:男女比例為17:13,年齡40-73(54.6±2.5)歲;參照組基線資料:男女比例為18:12,年齡39-71(54.4±2.3)歲。兩組患者的基線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甚微,二者可比(P>0.05)。實施本研究前已向醫(yī)院倫理委員申請獲準,患者均符合結腸癌晚期病理診斷標準,臨床資料均完整患者均署名。
1.2方法
研究組患者均接受安寧療護,主要包括以下幾點:①借助疼痛量表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結合患者主述及陪護家屬的補充,如實完整轉達給主治醫(yī)生,按照醫(yī)生的囑咐施予患者相應藥物(芬太尼頭皮貼劑-無創(chuàng)性用藥)緩解患者癥狀,注意藥物更換頻率的合理性。告知患者可自行調整到舒適體位以緩解疼痛,盡量控制疼痛評分<3分(0-10分,分數(shù)和疼痛呈正相關),同時加強患者皮膚清潔護理和會陰部護理,并同時保護患者的隱私、維護患者尊嚴。②患者在接受治療時可能會出現(xiàn)各種應激反應,導致患者及陪護家屬對療效產生質疑,情緒波動較大,因此在心理、精神層面上的療護需對患者和家屬同時進行。耐心為家屬講解治療當中出現(xiàn)反應的原因,鼓勵家屬做患者最堅強的后盾給患者更好的精神陪伴,給家屬關懷的擁抱減少其失落和無助。用和藹親切的口吻與患者溝通,了解其未了的心愿并盡最大能力幫助其實現(xiàn),情緒狀態(tài)較差可通過心理醫(yī)師進行心理疏導。③動員患者參加院內抗癌、抗腫瘤交流會,借助社會的力量溫暖患者的那顆飽受折磨的心,鼓勵患者之間相互交流之前經(jīng)歷中最有趣的事件、取得的最大成就等,通過各種途徑轉移患者疾病的關注度,平緩情緒平和心態(tài)減少患者出現(xiàn)自我封閉的現(xiàn)象。參照組患者接受各項生命體征監(jiān)測、臨床癥狀護理、生活護理、病房巡視、皮膚護理等常規(guī)護理。
1.3評價標準
結合我院實際工作情況參照QLQ-C30(癌癥生活質量問卷)自評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失眠、腹瀉、便秘、呼吸困難、毫無食欲-單測項目;疲乏、疼痛、惡心嘔吐-癥狀項目;情緒、認知、角色、軀體和社會功能-功能項目)進行評分[2]。100分制進行評定,癥狀性項目分數(shù)與生活質量呈反向相關,功能性項目分數(shù)與生活質量呈正向相關,信度、效度均較好。護理滿意度圍繞患者護理、癥狀處理、家屬支持等維度以很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評定。
1.4統(tǒng)計學分析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并加強分析,用( )表示計量資料,組間差異用t進行檢驗,用(%)表示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用X2檢驗,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干預后研究組患者的QLQ-C30量表中的便秘、毫無食欲(單測項目)、情緒(功能項目)、疲乏、疼痛、惡心嘔吐(癥狀項目)等得分均有明顯改善(P<0.05);參照組干預前后均無差異(P>0.05),組間數(shù)據(jù)對比差異明顯(P<0.05)。
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93.3%(28/30)高于參照組的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3 討論
安寧療護是為老年患者或疾病終末期患者在臨終前通過對不適癥狀和痛苦的進行控制,給予患者身體、心理及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關懷等服務;安寧療護是我國政府力推的民生工程,一方面提供人文關懷滿足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生命質量;另一方面能夠降低無效醫(yī)療使用優(yōu)質醫(yī)療資源的占比,減少無效醫(yī)療費用減輕社會負擔[3]。結腸癌晚期患者大便次數(shù)增多,糞便變細并帶粘液和血液,還可能伴有排便不凈的感覺,當癌蔓延至直腸周圍而侵犯骶叢神經(jīng)時患者會出現(xiàn)巨痛,在護理中根據(jù)患者的疼痛情況遵醫(yī)囑予以藥物干預。在病情的影響下,患者常出現(xiàn)食欲不振、精神不佳、情緒消極等全身反應,護理中可根據(jù)患者的喜好予以營養(yǎng)支持,并施予心理疏導改善患者心理負擔,同時予以患者家屬相應的支持,促進醫(yī)患關系。對患者實施安寧療護,讓生命帶著尊嚴謝幕。
綜上所述,結腸癌晚期患者實施安寧療護可以有效緩解其不良情緒,改善生活質量,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較高。
參考文獻
[1]王曉華, 孟偉康, 梁曉慧,等. 安寧療護對老年腫瘤臨終患者主要照顧者負性情緒及心理應激的影響[J]. 河北醫(yī)藥, 2017, 39(22):3506-3508.
[2]佚名. 一例終末期結腸癌患者的安寧療護實踐[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 2018, 24(31):3746.
[3]黑維琛, 王輝, 張恒,等. 安寧療護對腫瘤晚期患者臨終期生活質量的影響[J]. 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 2018, v.25(0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