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紅霞
摘要:小學的美術教師想要吸引學生開展良好的情感體驗就必須加強美術欣賞教學過程的趣味性,這樣一來還能夠改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高效的感受美術、欣賞美術。本篇文章從小學生的美術課堂教學現(xiàn)狀出發(fā),探究了如何去加強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趣味性。
關鍵詞:課堂教學、趣味性、小學美術
開展有效的欣賞教學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能夠顯著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yǎng)以及他們的審美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更加關注學生對于欣賞課的興趣,促進學生可以積極的參與。教師可以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段不斷的培養(yǎng)學生對于美術欣賞學習的興趣。
一、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去選擇美術作品
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上,進行良好的作品欣賞教學可以顯著的提升小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促進學生對美術知識的深入了解以及認識。這要求教師要足夠把握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一些色彩豐富的作品去吸引學生,進一步的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進而順利的開展美術欣賞教學。譬如,學習《遠古的動物》時,教師可以通過挑選一些美術作品來吸引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通過一些學生平時接觸較多的動物形象來進行欣賞教學。教師還能夠通過網(wǎng)絡來查找恐龍的相關作品,不斷的引導學生去學習。這一類的美術作品顯著的提升了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興趣,確保了美術教學的意義。
二、提供優(yōu)良的欣賞環(huán)境,保證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在小學美術的教學中,提升欣賞教學趣味性的同時還要提供優(yōu)良的欣賞教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深深的被美術知識所吸引,進而提高美術欣賞教學的效率。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刻的體會美術的知識。譬如,在進行《動物面具》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面具舞會的環(huán)境。教師提前安排學生制作不同的動物面具,然后要求學生攜帶好自己的面具參加舞會。在表演時分析和欣賞不同學生所制作的不同面具的藝術性。再讓學生進行討論,更好的幫助學生去理解和感受美術,將藝術層面帶到一個新高度,進而收獲一個更加出色的教學效果[1]。
三、通過游戲的方式來進行美術欣賞教學
想要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去提升美術欣賞教學的趣味性,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游戲的方式去進行教學。游戲相對來說更適合兒童,恰好學生最愿意接受的也是游戲?qū)W習的形式。這時教師就要把握美術教學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生的性格特征來進行美術欣賞游戲教學,通過強化美術欣賞教學的趣味性來提高學生美術的綜合能力。譬如,在進行《我設計的車》的教學時,教師要把握住學生的性格特征,組織學生通過進行游戲方式的學習。教師可以倡議學生進行賽車比賽,先要求學生自主設計、畫出自己的賽車,然后組織學生進行賽車比賽,每名學生在好勝心的驅(qū)使下都會表明自己的車最快、最漂亮,教師此時就可以組織學生來欣賞每名同學的不同作品,幫助學生設計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四、采用藝術角度觀察法進行教學
小學美術教學中欣賞教學的開展,要求教師運用藝術角度觀察法來帶領學生進行欣賞學習,幫助學生能夠體會到美術作品中所蘊含的藝術氣息。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藝術層面的高度去觀察美術作品,通過美術作品中的色彩、線條、整體構圖等具體的藝術形式,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這樣一來,能夠激發(fā)出學生對于觀察欣賞的興趣,充分的去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語言表達力。譬如,在欣賞教學時,教師將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作為例子,引導學生對作品中的線條美進行欣賞。這幅作品,齊白石憑借惟妙惟肖的手法,天水間不著墨色,這樣一來畫面感就虛虛實實,有效的將主體呈現(xiàn)出來,提升了畫面的層次感。教師通過講解和介紹齊白石以及其作品,幫助學生更加細致的去感受作品中所蘊含的藝術美,教學效果十分理想[2]。
欣賞教學借助于美術故事
教師在小學美術欣賞教學階段,可以借助于美術故事的形式來引導學生欣賞學習的進行。小學生通常來說比較喜歡故事,在故事中結(jié)合著美術欣賞,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濃厚興趣,確保美術的教學有效性。譬如,教師組織學生在進行《街頭的流浪兒》的欣賞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一個西方街頭流浪兒的故事來開展。故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感知美術作品中所包含的藝術氛圍,在欣賞學習的過程中豐富學生的美術知識,進一步的提升美術欣賞教學的效率,有效的改善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五、戶外美術創(chuàng)作也能夠增強美術學習的趣味性
生活與美術之間是息息相關的,美術是生活的提升,美術是生活在精神上的一種升華。所以,在小學美術的教育過程中,如果美術美感的教學方法不恰當,會使教學變得十分枯燥,很難去深刻的體會美術欣賞中真正的內(nèi)涵。教師應該不斷的引導學生主動的走向自然,在自然這位老師身邊探尋美術的真正奧秘。體驗美術與生活的奇妙之處。在真正的美術創(chuàng)作之中,戶外創(chuàng)作到處都是藝術的靈感,學生充滿好奇的目光、自然的景觀等,學生學習是處于一種輕松的狀態(tài),在這種安逸的氛圍中學生能夠感受到自然的奇妙,再借助于畫筆,呈現(xiàn)出孩子們眼中的世界,畫什么、如何去畫都讓學生自己去決定,充分的給予學生想象的空間,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再為大家講解自己的靈感,教師此時進行一定的引導能夠開拓學生的知識,更好的促進學生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3]。
結(jié)語
小學的美術教學,教師可以充分的去提高教學的趣味性,保證作品的內(nèi)容能夠與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相匹配,進而確保欣賞教學的有效程度,借助于恰當?shù)?、適合學生的作品,增強學生對于美術知識的求知欲和積極性,進一步的提升美術欣賞教學的境界。
參考文獻
[1]李萬華, 江蘇省海安縣海安鎮(zhèn)青萍小學. 增強小學美術欣賞教學趣味性的實踐探索[J]. 美術教育研究, 2017(2):178-178.
[2]范華 ?. 感受美 認識美 理解美 創(chuàng)造美——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方法的探索[J]. 中華少年, 2017.
[3]王天翼. 學會欣賞, 感悟美麗——小學美術欣賞課教學方法的探索[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8, 15(11):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