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燕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在小學階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語文一直是學生學習的主科目之一,尤其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語文素養(yǎng)的高低對于未來的發(fā)展也至關重要。小學語文教學與小學數學教學教學目標的著重點有所不同,語文教學目標是從思想品德方面幫助和引導小學生成長,包括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建立等。同時,小學階段對于小學生來說十分重要,是他們開始接觸社會的過渡時期,是對他們進行啟蒙的重要階段,是為未來發(fā)展打基礎的階段。因此,教師必須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視程度提高,相應的,小學語文中的重要部分之一——情感教學的實施也應該盡早提上日程。本文首先講解了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實施情感教育的意義所在,最后解決了如何實施的問題。希望本文能對實際工作產生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情感教育;實施問題
引言: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教育一直是人們關注和研究的熱點。小學階段除了教授大綱規(guī)定的課本內容之外,學生思想品德的發(fā)展、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等的樹立、提升道德水平等都離不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導。小學語文的教學,就承擔著此項任務。這項任務也表明了小學語文教學的不同之處,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也包括在教學目標之中,小學生情感素質的培養(yǎng)也不可忽視。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入情感教育,對小學生的發(fā)展大有裨益。
一、情感教育在小學語文中的作用
在經歷了新課程改革以后,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被逐漸取代,教學目標也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轉變?yōu)閹椭龑W生全面發(fā)展?,F階段在語文教學課堂中,要求不斷弱化教師在課堂上的地位,為小學生課堂參與度的提高不斷努力。要加強小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融洽師生關系。小學生對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激發(fā)。在經過研究和分析大量的語文教學實踐案例的基礎上發(fā)現,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課文都是經過專家精挑細選,所表達的思想情感清晰而強烈。小學生對于這種思想情感的學習和理解對于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氛圍從而增強語文學習的趣味性[1]。在學習課文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時,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感情有利于文章意境更好地被學生把握,學生的情操得到提升和陶冶,這對于學生審美水平的提高也十分有利,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大有裨益。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實施情感教育
(一)積極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在課堂中,教師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和情感體驗氛圍對于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熱情的促進有極大的好處,有利于小學生積極參與、自主學習。因此良好的課堂氛圍是對小學生實施情感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教師在課堂上,應該圍繞學生這個工作重心,努力促進學生對課堂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隨時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不應該再以灌輸式的模式進行教學,這對于小學生學習興趣的發(fā)展以及積極性的提高極為不利。教師承擔著指引學生學習的任務,在課堂上授課時,應該將每個學生都予以關注,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同時用較為幽默的語言以及親切的態(tài)度,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也可以用較為豐厚的物質、精神獎勵,對踴躍發(fā)言的小學生給予鼓勵,讓小學生用于展現自我、表達自我,活躍學習氛圍,使小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比如,為了使小學生更好地參與課堂、體驗情感,教師可以設計多項課堂活動,如朗讀比賽。朗讀對小學生學習文章有很多益處:一方面,朗讀的實施者是小學生,弱化了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提高了小學生對于課堂的參與度,將課堂上小學生的地位向重心轉移;另一方面,想要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朗讀作為十分有效的方式使得學生與作者的情感共鳴更加容易發(fā)生,充滿感情的朗誦有助于學生精準把握作者想表達的感情,快速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二)教師應該充分挖掘文章中的情感
小學生對于文章思想情感的認知程度取決于教師對文章思想情感的挖掘程度。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沉浸在作者情感體驗中,更好地理清文章脈絡和故事走向,使小學生的心靈得到洗滌[2]。比如,教師可以想方法讓學生融入文章中的場景,可以選取合適的文章片段,為該片段創(chuàng)設相應的情節(jié)和場景,要求學生還原和再現該片段場景。這種活動的好處就是能為小學生更好地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提供具體化的場景和氛圍。在特定的意境下,配合小學生的想象力,才能更好的將作者的心境體會出來。這種教學活動使得情與境相統一起來,不斷豐富小學生的情感體驗,也為對小學生的情感教育過程減少了阻礙,提高了教育效率,也有益于小學生的心理思維等不斷發(fā)展、強化,道德認知不斷提升。
(三)教師的真情實感能夠直接將學生帶入情感氛圍
在研究分析了眾多教學實踐發(fā)現在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時,在課堂上具有真情實感的教師的教學質量明顯比其他教師的教學質量高。教師在面對小學生時,精神面貌不佳會對學生學習造成不利影響。無論現實生活中有多少困難和不如意的事情,這些消極情緒若是被帶到課堂上,對于小學生的情感教育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教師在一進入課堂,就應該將之前的負面情緒藏起來,調整好自己的情緒,隨時準備進入教材角色,積極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此過程中,投入的真情實感對于小學生更好的投入文章、感受作者感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將作者的情感變化更好地表現給小學生,讓他們深刻理解和體驗。比如,《望廬山瀑布》文中,作者是帶著感激以及不舍的心情寫下的,教師在講解時應該將這種感情展現給學生。這樣做不僅營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圍,帶動了小學生的情感共鳴,使學生受到感染,引起小學生對于情感的思考,使課堂學習生動化。
三、結束語
情感教育對小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極為重要,小學生的道德水平的發(fā)展、對事物的正確認知等都離不開情感教育。但是,因為發(fā)展時間尚短,在實施情感教育的路上存在著許多的阻礙,比如,教師不能很好的營造合適的情感氛圍、教師對情感的挖掘不夠充分等。為了在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時獲得更好的效果,創(chuàng)新與改進是不可避免的。
參考文獻:
[1]李茂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學周刊, 2016,32(11):96-97.
[2]李玉山.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分析[J].教師, 2016(2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