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燕
摘 要:在現(xiàn)代教育快速發(fā)展的今天,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也正在努力的進行改革和優(yōu)化,力爭與時代相接軌。為了推行素質(zhì)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逐漸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教育,讓小學生通過對教材內(nèi)容的學習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和策略做出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 情感教育 實施策略
為了發(fā)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小學生的思想內(nèi)涵,正在大力實施情感教育策略,旨在通過情感上的體驗來豐富小學生的經(jīng)歷。各位小學語文教師面對這一趨勢,應該積極的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理念,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幫助小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深入體會文章的情感。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設計的時候,也要從實際出發(fā),盡量使語文教學內(nèi)容貼近生活,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以生活化的案例提升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教師應該將小學生放在學習主體的位置上,注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需求,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尊重學生的想法,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基礎。
一、情感教學對于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的價值
1.促進師生互動,加深師生情感
在小學語文中開展情感教學的教學模式,教師通過對學習內(nèi)容的情感分析,加強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的了解所學知識。在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會逐漸加強,而且在教師為學生分析文章情感的時候,會與學生進行必要的交流和提問,這一過程中,也是教師與學生進行相互了解的有效時機。教師可以通過情感教育更加了解學生心中的真實想法,然后合理的調(diào)整教學安排,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也會體會到老師的一番苦心,在教師一點點的影響之下,學生會更加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將自己的想法和問題更全面地訴說給老師。如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可以幫助小學語文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在長時間的交流過程中加深感情。
2.提升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實現(xiàn)心理健康的正常發(fā)育
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剛步入校園,對于校園內(nèi)部的很多事情還不了解,再加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認知能力有限,常常會在成長發(fā)育的過程中,被一些不良因素所影響,嚴重時就會導致學生的心理健康產(chǎn)生問題。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教師的言行舉止之下,對外界的事物逐漸提升認知,對十分的分辨也逐漸清晰,培養(yǎng)小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提升小學生的審美意識。[1]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語文情感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自己飽含熱情的教學態(tài)度影響著學生,再帶領學生體會教材知識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能夠豐富小學生的視野,拓寬學生的語文思維。
3.提升小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深入實施的環(huán)境之下,對于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任務。因此,各位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全方位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文學知識,還應該提升學生在文學方面的情感素養(yǎng)。情感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正可以幫助教師發(fā)展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情感教學中,教師將教材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對生活中的種種事物進行體會,學習做人做事的道理,同時還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升小學生的生活技能。教師教導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熱愛探索,在發(fā)展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同時,提升學生的人文底蘊,真正的教學生做一個大寫的人,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二、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情感教育
1.尊重學生,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
在現(xiàn)代教育下,教師為了提升教學效率,與學生進行深入的交流,首先應該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尊重學生,為學生營造和諧平等的學習范圍,重視每一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無論在什么時候,教師都要尊重學生的想法,將自己置于平等的地位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只有教師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中“高學生一等、學生必須聽從自己的命令”的教學理念,學生才會愿意與老師交流,學生才會慢慢地打開心扉,當自身在遇到學習的問題時,尋求老師的幫助,和老師進行情感上的交流。[2]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交流活動或者是做游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讓學生逐漸放下心中的芥蒂,消除對教師的恐懼心理。然后教師通過具體的活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激發(fā)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離不開充分的交流,在教學中,教師既要保證自己與學生之間有效的交流,同時還要鼓勵學生之間展開合作交流。因為同齡人之間的代溝比較小,也愿意把自己的問題和想法拿出來分享。所以,開展合作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率,在合作的過程中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取長補短,在不同的思維模式下進行情感體驗,還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探索學習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對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敞開心扉,實現(xiàn)深度學習。
3.借助生活素材設立教學情境
語文教學離不開具體的生活實例,教師為了提升小學生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教學素材,提升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將自己帶入到事跡之中,進行身臨其境式的情感體驗。[3]教師根據(jù)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挑選教學素材,通過生活素材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將抽象的語言描述轉(zhuǎn)化為具體的場景,讓學生在更加直觀的場景下學習語文知識、進行情感體驗,與作者進行情感共鳴,加深學生對文學知識的理解程度。
結(jié)語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情感教育,可以讓學生在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模式上更深一層次的體會學習內(nèi)容,陶冶小學生的情操,開闊學生的視野,對于發(fā)展小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有很大的幫助作用。對此,各位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開展情感教育,讓學生獲得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文獻
[1]張玉芳.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和教學策略[J].教育.2016.08.17-18
[2]呂立尊.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J].華夏教師.2015.11.26-27
[3]李茂林.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及其實施對策分析[J].學周刊:中旬.2016.1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