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佩
摘要:計算機教學為未來學生適應現(xiàn)代信息社會、工作都奠定了良好基礎,屬于知識、技能相結合的獨立學科,對學生全面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趣味性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減輕其厭學情緒,同時,還能夠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操作,并及時調整各自的學習策略,使計算機教學事半功倍。
關鍵詞:計算機;趣味性教學;策略研究
引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計算機運用越來越廣泛,對于教授小學計算機課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多媒體技術制作因其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信息豐富等特點極大地優(yōu)化了整個教學過程,增強了學生對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和感受,提高了教學的生動性,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一、教學目標
學生對傳統(tǒng)死板的理論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厭惡心理。在對于計算機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當學生長期處于此種狀態(tài)下,反而是一種枯燥厭煩的過程。在每天上課的過程中,學生們都需要面對電腦,進行各種各樣的練習。這種過程持續(xù)一兩個小時還是能夠被學生接受的,但如果是天天如此呢?故,趣味性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通過趣味性教學,既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又能夠使學生正確的進行自我認知以及活躍課堂的氛圍,還能夠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這要求教師放下師道威嚴,圍繞學生的特點來展開趣味性教學,促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以確保學習效果。參照《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中的“以培養(yǎng)學生信息技術的興趣、意識為主,展開義務教育階段的信息技術課程”要求,制定的教學目標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加強學生對于信息技術應用環(huán)境、信息表現(xiàn)形式的認識。
2.加強學生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日常生活中涉及到的一些信息技術,以便提高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
3.加強與他人的信息技術合作,學會利用多媒體資源,來展開有效學習。
4.在別人的幫助下,利用通訊設備遠距離獲取信息如利用手機,加強與他人的語言溝通,培養(yǎng)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發(fā)展個人愛好 。
5.提高對應用信息技術系統(tǒng)、軟件的認識與責任,養(yǎng)成使用計算機的良好習慣和責任意識。圍繞教學目標展開符合學生發(fā)展特點的課程。尤其是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對計算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術還尚未有一個清楚地認識,在基礎知識教學中加強趣味性教學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趣味性教學實施對策
(一)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學生堅持學習的重要條件,尤其是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對新事物充滿著好奇;因此,興趣的培養(yǎng)顯得尤為重要。如在“五筆字形字根”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利用搭建積木的方式,讓學生聯(lián)想到搭建漢字,然后利用字根搭建積木,并且讓學生們都參與到搭建漢字的游戲中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搭建出更多的漢字。與此同時,可以適時地提出一些關于漢字組成的相關問題,讓學生從中認識到筆畫是組成漢字的重要基礎。使學生認識到五筆字型、字根、漢字、筆畫間的關系,隨后輕松引入教學的主題。在導入新課時,必須通過創(chuàng)建情景內容幫助學生思維過渡。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基礎導入,在烘托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情境中,激發(fā)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如在認識計算機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可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對計算機的了解,或是家長使用計算機辦公的情境,還可以通過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有關計算機發(fā)展的漫畫或視頻,讓學生了解一些關于計算機的故事,從而引發(fā)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增強對于計算機的認識和理解。
(二)寓教于樂
一些學生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自律能力較差,動手能力弱,尤其是在計算機教學內容反復練習環(huán)節(jié)表現(xiàn)尤為明顯。
1.教師應該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整理知識的時間,指導學生劃分學習的重點,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學習,遇到問題及時探討或向教師提問。
2.教師可讓學生們在娛樂中反復練習所學習的計算機知識。如在拼音打字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利用智慧拼圖、答題過關、賽車等游戲、青蛙過河、警察抓小偷等游戲引導學生反復練習拼音打字,使其快速了解回車鍵、光標鍵、空格鍵、換擋鍵的作用與功能。在此基礎上,通過獎罰措施,對游戲分數(shù)高的學生給予精神和物質層面上的獎勵。對于分數(shù)低的學生,讓其通過給表現(xiàn)好的學生頒獎,來激發(fā)學生成功欲望與練習的動力,從而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的內容。
3.通過競賽的方式提高學生對于學習欲望,包括小組競賽、女生與男生之間的競賽等方式,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規(guī)定的打字內容,對打字速度快的學生或其組給予獎勵。在課程結束的最后由教師帶領學生開展綜合性的知識鞏固,幫助學生加強對于知識、能力的理解。
(三)趣味性語言
計算機語言專業(yè)并且抽象晦澀難懂,如果運用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學生不僅不易理解,學習的積極性也會逐漸下降,通過借助趣味性的教學語言,可以讓學生更好的將課堂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在一起,減輕厭學情緒的同時,還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計算機語言。比如,將計算機的CPU比做成人的大腦,能夠讓學生快速理解CPU對計算機運轉機制的制約、運轉結果的儲存等功能。如在《動物裝飾--虎》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通過百獸之王、斑讕黃皮襖等謎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快速掌握老虎的畫法。課后可布置一些生活觀察方面的作業(yè),讓學生積極面對課后作業(yè)。激勵性的語言也是趣味教學必不可少的,計算機教學教授的知識需要學生不斷領悟,同時老師應該給予學生更多鼓勵,這可以激發(fā)其對于成功的欲望,繼而確保學習效果顯著。作為一名教師不能吝嗇對與學生的表揚,批評、指導的話語更需要委婉,應該在保護學生個性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
結語:
小學計算機教學應圍繞學生基礎的差異,靈活選用趣味教學的方式,如使用多媒體和制作精美有趣的課件等,以此烘托出有趣的課堂氛圍,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在教學設計、語言應用方面需加強趣味化,對學生積極性高漲、課堂氛圍活躍等有著現(xiàn)實意義。
參考文獻
[1]高加國.淺議如何增強計算機教育教學中的趣味性[J].職業(yè),2017(26):71.
[2]王守新.小學計算機教學中趣味性教學策略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