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君
摘 要:小學數學教師要圍繞學生為中心的理念,組織一切教學活動,要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發(fā)自內心的熱愛數學,建立起來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教師尤其針對成績長期處于下游水平的同學,制定科學有效的學困生轉變計劃,讓學生們能夠學得得法,學的有成效。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困生 數學教學
關注學困生的情況,提高全體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讓學生們在數學的世界里,快樂而高效的學習,避免由于一些非智力因素造成學生成績長期徘徊不前的情況。在任何一個班級中,由于種種原因難免會有幾個學困生,所以,教師要了解這些情況,并且根據學生的具體學困原因,幫助他們有效的提升現有的水平。作為小學數學教師,要分析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分析學生之所以學困的具體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和策略轉化學困生,所以,在接下來的內容中,筆者將主要圍繞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幾個觀點。[1]
一、從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入手,傳授科學有效的提升策略
學生長期成績落后,想盡各種辦法難以提高經過了各種嘗試以后,學生的絕望心理會變得更加嚴重,容易形成習得性無助的心理狀態(tài)。所以,作為小學數學教師,重點關注到學困生的心理活動了解他們學困生形成的內在心理機制,而且是有什么樣的原因使得他們學空的狀態(tài)一直保持。所以,教師要充分關注到學困生的情況,發(fā)自內心的關愛學生的情況,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長期的工作實踐告訴我們,學困生一般在內心中也希望自己的成績能夠提高上來,但是苦于注意力水平學習方法以及基礎水平等的限制,一時半會兒很難提高,他們內心也很著急。因此,從每一位學困生的實際情況入手,急學生所急,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和生活狀態(tài),明確分析造成學科的具體原因,如果是綜合原因的話,就要從解決多個因素入手,共同來制定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提升學習狀態(tài)的策略。[2]
對于很多學困生來說,由于長期成績處于下游水平,他們在數學課上也表現得比較消極被動,在思維方式方面比較僵化刻板,由于基礎比較差,因此,在課堂之上一些互動,他們也難以應對,面對學生們這種種消極的情況,教師就要多向學生提問,多準備一些他們能夠回答的問題,進一步的鼓勵他們參與的熱情,讓學生思維逐漸變得活躍起來。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隨時注意觀察了解,努力捕捉“學困生”思想行為上的閃光點,要及時鼓勵。同時要注意實施分層評價,因為學生的認知方式等方面都是有差別的,“學困生”在這些方面表現更為明顯,如果以一種標準衡量定性,會使他們喪失學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師要注意學生在數學學習中自卑心理的調節(jié)
學困生一般會有自卑心理,自卑的產生主要源自學生與其他學生的比較,學困生一個最明顯的標志就是成績長期徘徊不前,因此,這或多或少都會給學生內心造成一定的壓力,而且,每一位學生其實都有一顆上進心,不過,因為成績方面難見起色,在數學學習這方面很多學困生都是有一種自卑心理的,他們可能表現得對數學上課不夠積極熱情,對于數學相關的問題盡量回避。所以越是這樣回避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所積攢的問題越來越多,他們的基礎也越來越差,而且對這些數學相關的問題比較敏感,從而在心理上出現一些自卑的情況。教師要從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角度給學生做一些心理疏導和認知重建工作,讓學生認識到面對目前的情況自己該以怎樣的積極的心理認知去面對,以及用什么樣的行動去解決自己目前的困境。
作為小學數學教師,一方面要傳授給學生數學的知識,鍛煉他們數學的應用技能,同時也要教書育人,做好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讓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都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學生們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得到轉化,才能在以后學習的道路上保持積極的狀態(tài),努力的戰(zhàn)勝困難。因此,教師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必須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和他們談話,以理相處,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關懷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在合適的時機和他們談談心,和他們交朋友,滿足他們心理需求,消除他們的自卑感。
三、整合多方面的資源,促進學困生轉化工作的高效進行
學困生的形成原因經常是多方面的,除了在學校之中,可能因為學習不得法以及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影響之外,學生在家庭當中以及在社會環(huán)境當中,都可能會遇到一些學困的易感因素。因此,教師要了解學困生的具體形成原因,并且從多個角度入手,讓家庭學校和社會形成合力,共同為學校困生的轉化工作發(fā)揮作用。
首先,從學校的角度來說,無論是教師還是領導,都要重視學科生的轉化工作,從政策上以及時間上給予一定的保障,能夠制定學困生轉化工作的有效執(zhí)行計劃,提高此項工作的效率,提高執(zhí)行力度。[3]
另外,教師也要注重良好師生關系的構建,讓學生能夠親其師,信其道,主動的接近數學老師,把自己在數學中學習的困難跟老師傾訴,從而在老師的幫助之下,提高自己目前的成績水平。對學困生我們應該實施鼓勵性評價,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立刻表揚,即使是作業(yè)做得好,為班做點小事也對他們予以鼓勵,樹立他們的自信心。 當然教師多采用積極的鼓勵,對學生來說必不可少,同時,科學的教學方法也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的感受,例如,將直觀生動的教學方式融入進去,就有利于學生去理解抽象的數學問題,這樣就降低了學習中的難度,提高了學生的興趣,他們在聽課的時候也會表現出更加積極的狀態(tài)。教師自身也要努力提高目前的水平,在綜合教育能力方面不斷對自己提高要求。比如語言表達能力,用自己的語言將繁雜的題目簡單化、系統(tǒng)化地交給學生,讓學生都能聽懂自己所要表達的意思,領會其中的要點。在教學過程中用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話語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而不是將書本上的知識一成不變地灌輸給學生。
總之,通過學習小學數學這門課程,讓學困生們都能夠逐漸的培養(yǎng)其自信心,消除自卑的心理,讓他們坦然地面對目前自己在學習中的狀態(tài),自己與其他學生相比較所處的位置,讓他們對自己的智力和非智力情況都抱有信心,并且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有收獲。幫助學生一起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轉化工作計劃表,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楊新華.小學數學學困生的心理特點及干預研究[J].新課程(中),2017,(04):272.
[2]楊達莉.小學數學學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5):162-163.
[3]仵敏.小學學困生轉化的個案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