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兵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是小學階段教育的主要內容,并且語文教學的開展方式多種多樣,因此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在語文教學中展開德育滲透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本文根據(jù)語文教學的特點和優(yōu)勢提出了多種德育滲透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德育滲透 展開方法
小學德育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家庭觀念、責任觀念以及道德觀念。而語文是小學的主要學科,教學課時最多,師生接觸最多,教師能從語文課中最多的地了解學生的思想認知。而且語文學科是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工作的重要工具,同時還具有基礎性、人文性和思想性,語文課程的學科性質要求了其應肩負的思想品德培育的責任,因此德育是語文教學的非常重要的內容。
根據(jù)我在語文教學中的實踐經驗和其他教師教學方法的學習,我覺得在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一、直接利用教材開展德育滲透
教材是學生、語文教師和語文教學間最直接最緊密的聯(lián)系,小學語文教材中包含的內容非常豐富,不僅處處蘊藏德育內容,而且與學生的生活實際也比較貼近,但是大多數(shù)的德育內容比較隱含,這時作為語文教師應當挖掘其隱含內容,深度剖析文中句子與詞語,并聯(lián)系德育教育,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對學生進行積極引導[1]。例如在講解一些與國家相關的課文時,可以適當講解一些我國的發(fā)展歷程,過去的輝煌成就和現(xiàn)有的科技文化成果,不僅能豐富學生課外知識開闊學生眼界,而且能給成長期的孩子們一種民族自豪感。此外,還可以適當列舉一些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戰(zhàn)士們的英雄事跡和祖國成長的艱難歷程,讓學生懂得現(xiàn)在的和平與幸福的是老一輩革命家與英勇戰(zhàn)士用鮮血換來的,讓學生們有感恩之心,珍惜現(xiàn)在來之不易的生活,從而使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之中。
二、借助教學工具開展德育滲透
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事物的認知相對于高年級的學生比較的地直觀,學生的注意力特別容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這時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對其進行積極地引導,比如語文教材配圖豐富多樣,多媒體設施新穎生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教學工具適當滲透一些德育教育,這樣不僅可以使課堂知識具體化,讓學生在一種輕松快樂的氛圍中學習知識,還能同時開展德育教育,一舉兩得。
三、在寫作中進行德育滲透
寫作是學生對所學知識和自身思想最直接的反饋和表達,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寫作中最大限度地獲取學生學習水平和想法,同時也能將自己的思想和學識通過寫作命題和寫作評閱等方式傳達給學生[2]。因此在寫作中進行德育滲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比如小學教師可以通過作文選題讓學生圍繞德育相關的內容去寫作,引導學生學習方向,可以幫助他們培養(yǎng)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再比如教師也可以在寫作評閱中對學生的正確的積極的觀點進行鼓勵和肯定,對不正確的思想進行指正和引導。因此在寫作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是一種潛移默化而且又十分有效的教育方式。
四、在課后作業(yè)中進行德育滲透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學生的課堂教育是教學主要模式,但同時作業(yè)和課后練習也是教師們可以利用其進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的學習情況和思想狀況為學生選擇一些適當?shù)?、與德育相關的課后作業(yè)或資料,不僅能幫助學生鞏固在課堂所學習的知識,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發(fā)散思維,有助于學生更全面的發(fā)展[3]。
五、在課外閱讀中進行德育滲透
課外閱讀不僅能充實學生的精神生活,更能拓寬他們的知識范圍,并且課外閱讀的種類和內容豐富多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興趣愛好及其認知水平,向學生推薦一些符合其自身特點并包含德育內容的書籍,使其在閱讀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 [4]。
六、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實際生活中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心理成長的重要時期,而小學語文相對于其他學科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更加緊密,教師可以將小學語文中的德育教學直接地應用到學生實際生活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進行教學時可以圍繞生活中的很多實例展開,通過模擬日常生活場景和假設一些突發(fā)情況,看學生會進行怎樣的處理,例如在超市買東西看到有人在偷東西,看同學會有怎樣的回答,問清他們這樣做的原因,然后和同學們認真分析做法是否正確合理,并傳授孩子們正確的做法[5]。再比如可以讓同學們舉例身邊的好人好事,讓學生們發(fā)現(xiàn)自己身邊的美好事物和學習榜樣,不僅可以讓同學們對優(yōu)秀的品質和行為有比較形象的認識,而且還可以向他人學習,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質。
七、德育教育從自身做起
教師的品格和素養(yǎng)對學生有著直接的影響,要讓學生求真向善,學會做人,語文教師首先自己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品格[5]。因此作為教師要嚴于律己,為學生樹立一個學習的榜樣,首先自己要做到尊重每位學生的人格,公平地對待每一位學生,與學生平等交流;其次要學會去做學生的朋友,與學生間形成良好積極的相處分為,注意傾聽學生的思想與意見;最后加強自身業(yè)務素質的研修,提高語文教學轉型的能力。作為學生的道德與行為的榜樣,教師應該運用自己的影響力和感染力給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德育氛圍,讓學生的道德品格受到良好的熏陶。
德育教育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更是豐富多彩的,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的我們需要結合德育教育和語文教學的特點,探索更多的、更有效的及更適合學生的德育滲透方式,落實我們教育的工作目標,促進學生的健康的、快樂的、全面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德國.小學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實踐研究[J].亞太教育,2016(12):16-16.
[2]袁斌兵.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長江叢刊,2018(11).
[3]魏亮娣.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分析[J].新課程:上,2016(11):222-222.
[4]孫衛(wèi)新.語文校本課程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6.
[5]鄒志君.中學語文教學的德育滲透初探[J].當代教育論壇,2004(6):121-122.